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JIN媒体:河北6代同姓村民过年祭祖磕头

JIN媒体:河北6代同姓村民过年祭祖磕头

时间:2023-09-04 18:23:37

相关推荐

JIN媒体:河北6代同姓村民过年祭祖磕头

有关磕头拜年的话题不是新话题,我年前也谈过一次,年后又成为热点话题,很符合自媒体属性。

我来自山东,今天就再谈几句,让大家了解跪拜文化或过年跪拜风俗。

如果说,跪拜祖先和父母,我想没有人会争议。上跪天、下跪地,跪拜祖先。这是对天地自然的敬重,这与封建迷信和陈年陋俗没有一毛钱关系,非要扯在一起,非蠢即坏。

当然你也可以斗天怼地表现你的大无畏,这是每个人的权力,别人不阻拦你,你也别嘲笑他人。

对父母跪拜也是天经地义,身体来之于父母,成长也因之于父母,跪拜之礼表示孝道、感恩也再正常不过。这对不善于直接表达对父母之爱的国人一种表达方式吧。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少时娇贵,大时平等,很少有子女能有场合跪拜父母。即使结婚传统中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很多人也被西式化去掉啦。

在春节这个国人最看重、最讲究的传统节日,既有阖家团聚的欢乐,也有祭天敬地迎送祖先的庄重仪式,在部分地区还保留跪拜仪式的风俗不是一件坏事、丑事、见不得人的事。

你可以不学习,不认同,但诟病、批判就有点过了。你不外尊程序、内从内心孝敬父母,还不允许别人这样做,岂不是咄咄怪事?

争议比较大的是对同村长辈的跪拜磕头,即使有争议,与”站不起来”还是两个概念。

大家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磕头拜年风俗的地方是山东大部和河南河北苏北部分,这些区域正是华夏文明、中原文明的发轫之地,也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的地方。民国后废除了公共领域(官方)的跪拜礼,但并没有禁止私人领域的跪拜,后者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风俗。只要与民无害的风俗,可以不认同,但要尊重,这是一个基本素养。

北方有跪拜,南方也有引以自豪的宗祠文化。不是传统的就是好的,但存在自然有存在的道理。传统可以继承,当然也可以创新、摒弃。

再譬如日本人的鞠躬礼、跪拜礼,人家就是一种礼节,你可以不适应、不学习,但非说人家丑陋就有点过了。

我不赞成对父母以外的人做跪拜之礼,但赞成春节走家串户去长辈家面对面拜年的形式,这要比电话、短信、微信、视频强得多。

春节农耕文明形成的节日,拜年文化也是乡村熟人之间的文化,城里人相互不熟悉、有戒备心理,过年见了面还要说句过年好,在农村相互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一年到头,与长辈见次面嘘寒问暖、谈谈近况、表达关心,还有比这更温暖的事吗?这一方式,如不遇到疫情,值得提倡、保留。这非常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至于到长辈家拜年是不是非要跪拜磕头,这可以探讨、变通,因为毕竟其他长辈与父母的重要性还是不一样。

从记事起到参加工作,每年初一早晨,跟着同姓同辈男丁到长辈家拜年有几十年了,说实话,我也不愿意磕头,小时候一是怕弄脏新裤子,二是跪的膝盖疼,于是常常躲在拜年的队伍后面,前面跪拜的人太多没地方跪拜,我在后面自然都免了。往往因为我是同行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长辈都会特意拉住问几句有关读书的话,以示关心。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变得开通,只要来拜年看看他就知足了,至于是不是跪拜已不太在意。

一般拜年的对话如下:

拜年队伍领头大哥说,大叔大婶(或爷爷、奶奶),我们给你拜年了。

老人会说,别磕了,来了就是年,新社会不讲究这个。

带头大哥说,哪怎么行,一年就一次,这头必须得磕。

大哥带着大伙做出要跪拜的架势,老人忙拦着。大哥顺势就不跪拜了。后面有太实在的傻小子也不看大哥还站着自顾跪下磕头。

大哥就问老人,过年起得可早,身体怎么样,今年的收成如何,在外地的孩子们回来没有?

临走时,老人往往说,换支烟、喝杯茶吧?

带头大哥就说,不了,还没拜完呢,拜完年再说。

老人送拜年队伍出院,还不忘给小孩子们抓一把瓜子水果。

带头大哥带着大家再去拜下一家。路上不变的话题就是,不该一户户拜年,这样太累,应该把人们聚集在广场,按辈分站成一排排,一次性就把年就拜了。也有的说,希望自己熬成最大辈,不用拜年,只等着别人来拜年,也不拦着,就得真磕头。

我不在老家过年已十几年了,拜年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在城市过年,缺少了这样的风俗文化氛围,儿子既不给磕头我拜年,我也不再给老母磕头拜年。

说实话,还是很想念农村的拜年风俗。##山东跪拜磕头拜年#

如果觉得《JIN媒体:河北6代同姓村民过年祭祖磕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