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家揭示:输的起现在 不代表赢得了未来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家揭示:输的起现在 不代表赢得了未来

时间:2022-08-19 23:31:50

相关推荐

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家揭示:输的起现在 不代表赢得了未来

小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这样“至暗”时刻?

当你为了比赛付出努力却无果时,你的父母还不忘为你浇下一盆戒骄戒躁的冷水:“你还是不够努力……”

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你的爸妈还不忘为你做个比较,“你看看人家隔壁家的孩子比你强多少?”

暗恋的对象心中另有其人,你将这个苦闷的秘密分享给爸妈之后,他们没有给予期待的安慰,而是取笑你质疑你:“我看是你不够好,人家才不喜欢你。”

(图片源于网络)

父母一直告诫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仔细想想,这个描述却像我们常说的“正确的废话”——它听起来没错,也能让人为失败暂时找个开脱的理由。“你看,让你经受这些也是为了你好,你要从中学到经验教训”,“这次失败了,下次可得长记性,不要再犯同样错误了。”听起来十分正确,但这样的话孩子听的越多,效果就越差。古代作战讲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放在孩子们身上也依旧适用。第一次迎接挑战时,心中充满了鼓舞与力量,之后,随着失败的次数增多,自我否定的阻力就会越大,逆袭成功的几率就越小。

(图片源于网络)

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如果经历了九百九十九次的失败后,孩子还有信心和决心进行第一千次的重来吗?

(图片源于网络)

失败是成功之母?可能会为孩子带来“恶性压力”!

我们常说有压力就有动力,也一直将它付诸在育儿实践里,毫不留情地对孩子进行打击教育。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流传很广的“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是否是一种传播偏差?因为“逆袭”的故事大都跌宕起伏,更有故事性,比一个在成功的基础上取得下一次成功更有意思,所以大众媒介喜欢传播在失败中获胜的案例,因此营造了一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氛围。

(图片源于网络)

在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的支持下,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网络证明不同的压力确实会作用于身体和大脑,并对健康和疾病产生深远影响。

“良性压力”是具备勇气抓住机会,像是准备一次入学面试,或者和陌生人交谈,成功之后得到奖赏的感觉。“耐性压力”则意味着当某些坏事发生时,我们通过个体的资源和内部的支持系统来渡过难关。而“毒性压力”就是那些个体不能内部自我消化并解决的巨大难关,这种压力可以让我们身心俱损,并堕入无限轮回的深渊。

而孩子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的,基本上就是“毒性压力”。

(图片源于网络)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就是毒性压力给孩子带来的后果,意思是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等于,如果孩子总是经历失败,却又得不到足够的情绪支持,那么,他们便会在持续的挫败感中自我怀疑。慢慢地,只要碰到困难,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

让孩子反复经历孤立无援的时刻,向你投出求助眼神时,父母却故意冷眼旁观,让孩子独自面对,甚至有的时候,父母还会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就这样,我们最终,把孩子推向还没开始就自我放弃的境地。

(图片源于网络)

所谓的挫折教育的核心应该是鼓励孩子去试错,但是试错之后,一定要让他找到克服错误的出路,而不是放之任之,随波逐流。

(图片源于网络)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其实是赢家效应起作用!

为什么我们拒绝用不断的失败来促进孩子的进步呢?是因为很多家长并不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失败,我们习惯于批评孩子,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听“批评使人进步”这样的话语长大的,所以我们不习惯去表扬孩子的进步,而是只会一味盯着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

(图片源于网络)

但事实上,孩子能时常感受到小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才是通往更大成功的关键。

今年七月,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斩获了IBRO-Kemali国际奖,这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胡海岚教授有一项研究非常有意思,虽然是在小鼠身上做的,但是这项研究发现对孩子的教育也有启发,这项研究就是“赢家效应”。

(图片源于网络)

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两只老鼠鼻子对鼻子的放置在一段只能让一只老鼠通过的玻璃管道中,看哪只老鼠能把另一只老鼠逼退,研究人员发现,背内侧前额叶皮质(DMPFC)更为活跃的老鼠,会赢得这样的比赛。于是,研究人员利用光遗传学来刺激输老鼠这个部位的脑区,结果之前落败的小鼠几乎每次比赛都拔得头筹。

(图片源于网络)

这个实验最令人吃惊的地方在于:只要刺激小鼠大脑6次以上,6次以后,就算取消外部的刺激,它也会去勇敢的挑战地位高的老鼠,成为常胜将军。先前六次胜利经验,会重塑小鼠大脑的神经通路改变劣势老鼠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使它具有成功的信心,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图片源于网络)

“赢家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能够先战胜一个较弱的对手,那么之后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的胜算,会比最初就直面强敌大很多。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会给自己贴一些标签,比如“不擅长数学”,“不是写作文的料子”。有些涉及到更大的范围,比如“女生本身不擅长理科”,或者“男生语言学习能力不如女生”。这些标签就等同于把自己放置于一个劣势“小白鼠”的地位,并且大脑无意识的不断强化这个弱势。而之后一次次考试的失利,又不断证实了自己的“偏见”,形成了不断的恶性循环。

(图片源于网络)

在儿童教育中,“成长性思维”就好比是“激活大脑”的关键。只有让孩子相信,能力指数并不是天生的,或者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进行提升的,他们才会在种种困难前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成长”。

(图片源于网络)

小米有个好朋友,前段时间迷上了玩拼图,所以每次来我家做客时,总会拉着小米比谁拼的快,而小米总也拼不过他。几次后,沮丧极了,“妈妈,我不喜欢玩拼图了”。但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很多时候,孩子哪有那么多不喜欢,其实就是害怕面对失败,怕输。她就像那只相对弱的小白鼠,如果家长不干预,在拼图这件事里,她或许会永远的弱下去。

(图片源于网络)

为了帮助小米克服这个问题,我买了一些基础的拼图,陪她慢慢地玩,块数逐渐增加,一点点消除她对拼图的恐惧。而作为在她眼里更强的小白鼠,我也会和她比赛,她一次次打败我,逐渐建立起信心。在赢了我很多次之后,她就不怕和好朋友比赛了,虽然还是小米输的多,但小米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家长在孩子面对失败时适当轻推,协助孩子体验完成一件事情的快感和满足感之后,都会有助于孩子建立“我可以”的正向心里暗示,从而促使孩子具有独立完成该项事情的信心和能力,进而扩散到整体自信度和挑战完成新鲜事物能力的提升,才能获得更多努力的内部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

用成功去激励成功,用信心去滋养信心,才是陪孩子成长的正确姿势

你有没有用孩子之前告诉你的事情来反驳孩子?

你有没有用孩子的糗事在孩子面前和其他人“分享”?

你有没有把孩子私下告诉你的事情反反复复拿出来讨论?

你有没有因为听到孩子自觉告诉你的某件坏事,而愤怒地惩罚他?

不管有意无意,这些“嘲弄型父母”的教育方式,都可能会导致青春期少年对于愤怒情绪的管理失调——这种不当的愤怒,是情绪管理出现困难的标志,它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引发言语和身体上的攻击、敌意等。

(图片源于网络)

不恰当的人际关系,会从父母的身上传递给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困境。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Brett Laursen博士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贬低和批评会影响孩子,阻碍他们与同龄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

例如,孩子可能会将这种愤怒和羞辱,施加于同龄人身上,做出欺凌行为。又或者,当孩子在父母的打击中变得顺从和听话,自我感觉可能会被削弱,在面对同龄人的欺凌时,就会表现得更加被动和无力,成为受害者。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成为“欺凌者-受害者”,也就是成为了欺凌别人、同时也受到欺凌的人。研究表明,欺凌者-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糟糕,具有行为困难和自杀念头的风险也更大。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这些为了孩子成功的、像打击和讽刺这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已经给小朋友造成了长久的伤害。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助力孩子的成长呢?

1.将目标简单化,让成功助力成长

孩子是典型的需要即刻满足的生物,他想不到多么长远的未来,很难为了未来一个虚无缥缈的理由而奋斗。相较于只制定宏大遥远的目标,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制定短期内可及的目标和可执行的计划。

每一个小目标就像是孩子自己所设定的一场比赛,而每一次达成一个小目标,就好比获得了一次小胜利。正如“赢家效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胜利的经历会改变身体机制,从而影响后续的经历。

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在新年或者学期初始立下一系列“计划”,而且通常比较宽泛或者不现实,比如:一个月背诵完1000个英语词汇,新的一年每天额外运动两个小时,或是进行多个课外兴趣班。然而,一旦在开始的几天内孩子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 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就会自动将自己所立的目标看得不那么重要,从而避免失败带来的负面感受。“运动也没有那么重要,睡眠更重要”“我第一周没有背完单词,其实也没有什么”。这也就是年度计划总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图片源于网络)

小侄女从四岁开始学钢琴,每天都练琴至少一个小时,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一次我问她,练琴这么苦,为什么你一直有动力学下去呢?小侄女自豪的告诉我,当她可以弹奏美丽的曲子开始。每天弹会一部分新的曲子,就又有了新的动力,至此往复,才能长积累月地坚持下去。转换到学习里也一样,当孩子能挑战解题或者沉浸在书中的快感时,才有动力继续学下去。

2.将目标具体化,让成功持之以恒

不少家长在孩子没有得到这些快感前,在他们没有走到那个地步时,就开始不停地告诉他们,“你还是不够努力”“你看看别人做的多好,你怎么做不到?”“你这样以后怎么养活自己?”

(图片源于网络)

但我们最应该做的,或许不是对他们各种打击和批评,而是鼓励,并且非常具体地告诉他:你看到他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哪里做的很好,而不是发泄情绪式的批评。比如,孩子考试做错了题,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道题做错是因为没理解题目?没记对公式?还是看漏了题目?而不是指责孩子,“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你怎么这么笨”?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暂时落后的孩子,他们确实需要父母的一些引导,用一些方法适当地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体会到一些胜利的成就感。这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帮助他们建立起更多正面的心理暗示,更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而不是一次次地给自己贴上负面的标签。

或许,我们真的可以用“赢家效应”,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自己的赢家。

如果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科学家揭示:输的起现在 不代表赢得了未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