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杨万里饱含哲理的一首诗 犹喜相看那恨晚 故应更好半开时

杨万里饱含哲理的一首诗 犹喜相看那恨晚 故应更好半开时

时间:2023-10-09 22:40:25

相关推荐

杨万里饱含哲理的一首诗 犹喜相看那恨晚 故应更好半开时

梅花是冬天里受人喜爱和尊崇的花种,人们种植、赏玩梅花,不仅是怡情养性或点缀生活,也是一项有丰厚文化内涵的精神活动。文人墨客通过对梅花意象的塑造,更形象地揭示出它有别于一般的奇花异卉。南宋诗人笔下的梅花就被赋予了新意,同时又饱含哲理。

普明寺见梅

宋代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南宋大文豪杨万里的诗文风格纯朴,语言通俗,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后人誉其为一代诗宗。他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足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诗中常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南宋时期,小朝廷偏居一隅,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作者也经常遭到排挤、身处逆境。他虽有济世救民的宏愿,但现实的遭遇与心理期待的矛盾,让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失意情绪,形成了愤世嫉俗、孤傲清高的性格。这种情绪进一步导致其产生厌世和逃世心理,向往回归自然的隐者情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人喜欢梅花,因为梅花傲雪耐寒,品性纯洁。每到冬天雪后,梅花反而更加娇妍,诗人无论身体状态如何,都会抽空去欣赏梅花的盛开景象。可是诗人有意,岁月无情,再加上俗务缠身,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到户外观赏。

就这样,诗人错过了梅花含苞欲放的美好,不过他并没有感到很惆怅。普明寺是一处幽静的场所,诗人来此并非特地为了欣赏梅花,但是不期而遇,反而更让他欣喜。

冬天的夜晚,没有风雪,月光柔和,窗下灯影掩映,屋外梅树婆娑。诗人惊喜地发现此处竟然还有梅花绽放,一股幽香淡淡地飘来,杨万里简直醉到了心头。那梅花半开半闭,恍如一位佳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粉面桃腮,新浴出镜。

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杨大才子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却又为梅花的孤寂而感到有些不平和惋惜,今冬的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没能显示它的高贵品性,不过反而更加超脱和不凡。“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诗人在诗中采用了对比手法,“城中”喧闹、繁忙,错失了观赏的佳期;“僧窗”偶遇、初见,反而更加欣喜。这首诗从寻梅、赏梅、怜梅,再慰梅,层次分明,诗人觉得梅花“半开时”来观赏反而更好,充分表现了他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

其实再细细体会“故应更好半开时”,这句话还有更深的哲理。半开的花朵,味道正浓,既有含苞的新嫩,也有盛开的娇妍。也像一个人正行走在旅途中,沿路的风景慢慢地欣赏,没有启程时的急迫和焦虑,也没有到达终点后的厌倦和疲惫。很多事情虽然很苦很累,但只要学会享受过程中的乐趣和刺激,至于结果如何,倒显得并不是特别重要。

如果觉得《杨万里饱含哲理的一首诗 犹喜相看那恨晚 故应更好半开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