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

时间:2018-12-11 05:19:37

相关推荐

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

一、记叙人称:

1、第一人称:

(1)定义: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

(2)作用:文章以第一人称记述,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亲切自然,能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3)举例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去看天山洁白的雪莲。

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更能使读者切身体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第二人称:

(1)定义:以“你”、“你们”的口吻和角度展开记叙。

(2)作用:以第二人称记述,便于情感交流,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3)举例分析:

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对蔡老师全文都用的是第三人称“她”,但“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中改用第二人称“你”,通过这句话来表示情感激动到极点,抒发了“我”对蔡老师至今仍有的崇敬、思念,感觉更加亲切。

3、第三人称:

(1)定义:以“他/她”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

(2)作用:文章以第三人称记叙,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3)举例分析:

海飞《蝈蝈为什么鸣叫》全篇作品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一个看不见的“他”来开始故事的讲述,但在具体的叙述故事时,又是以天乐的眼睛和天乐的心灵去审视。

因为有第三人称的方法,作者可以自由穿插爷爷的故事和徐老师的故事,这样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全部知道,爷爷卖蝈蝈的挫折和被迫的乞讨,也知道徐老师的女朋友离开他的原因,那读者知道的这些原因,而作品中的人物“天乐”却不知道。

又因为作者又选择了天乐的眼睛和心灵来讲述故事,所以文章以一种儿童的快乐色彩和诗美感觉来单纯地推进故事发展,这样就构成了“作品人物不知道,读者最清楚”的小说艺术效果。

二、记叙结构:

1、开头:开门见山、环境描写。

(1)开门见山:

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引起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举例分析:

“他为鸟儿感到难过,尤其那些柔弱的黑色燕鸥,它们一直飞,一直寻,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

海明威《老人与海》,小说整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留白的方式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国演义》的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句话对历史的概括性就非常强,开篇直截了当的点名了主题,说话不拐弯抹角,寥寥数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明中心,摄魂魄。

(2)环境描写: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举例分析:

《水浒传》中“晚上的雪下得特别大,雪下得越来越紧,最后天地间全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这一句环境描写,其实是为了林冲的茅草房被压塌做的铺垫。

《水塘边的鸟巢》中,描写了夏和秋,池塘边的景物,繁盛的榆钱,热闹的知了、青蛙,自由自在的蝌蚪,小筛锣似的鸟窝。

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先渲染出一个气氛。通过对夏季和秋季池塘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美好和谐的氛围。

2、过渡:

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

举例分析:

《太阳》有这么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课文先写先描写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远之后,为了引出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使用了这一句话转折式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过渡的非常自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像这类过渡句来给课文分段,不仅分段明确,还能帮我们概括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结尾:

深化中心,升华感情。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标题)。

如果觉得《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记叙文(人称 结构 作用 举例分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