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原创】(散文)谈谈中国筷子文化的内涵和哲理

【原创】(散文)谈谈中国筷子文化的内涵和哲理

时间:2021-05-14 23:00:50

相关推荐

【原创】(散文)谈谈中国筷子文化的内涵和哲理

作者:姚国友

中国最早在什么时候有了筷子,至今它的上线还不是十分明了,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理论证,筷子的产生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筷子,在我国先秦时代叫做“梜”,到了汉代的时候称为“箸”,明代开始称作“筷”子。《礼记·曲礼上》载曰:“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礼记》郑玄注“梜,犹箸也”。《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走堂的拿了一双筷子两个小菜碟又是一碟腊猪头肉。”这些记载录制了筷子发展的时代身影。

筷子名字、材料、做工的时代变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日常劳作和生活实际中,根据当时民风民俗、文化礼仪、社会需求等方面逐渐形成,逐渐完善提高的。先秦时代人们生活使用的筷子叫做“梜”,因为那个时候,使用简易树条、树枝、木棍在热饭汤里夹捞食物、蔬菜等,最初是为了方便、节时发明了木制筷子,因为,这种筷子的产生主要作用是:代替手抓、将手臂接长、不怕热烫、少占汤盆空间(可以几人同时食用)、方便取食、能吃到温热食物等,制作材料是木制品,所以将这种餐具叫做“梜”,“梜”字,符合汉字六书:形声字造字规律,属于左形右声字。

到了汉代人们使用原来那种树条、树枝、木棍制作的筷子,远远满足不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和人际交易、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的需要。那种叫“梜”的筷子,外形粗糙,做工简陋,容易变形,另外,夹取食物、蔬菜送进口腔的时候容易产生异味,也容易脱落梜皮、梜屑,不卫生,不讲究。于是,产生了竹子材料制作的筷子,这种筷子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礼仪、民风、民貌、民俗以及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态度、观察事物的眼光、欣赏事物的水平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审美的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种筷子,制作方便,整齐划一,干净卫生,不易变形,光滑细腻,无异味。因为,它是竹子制品,所以,叫做“箸”,符合汉字六书:形声字造字规律:属于上形下声字。

到了明代,尤其是“吴中”一带,也就是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一带(今苏南及上海)。他们将‘箸’叫称为‘筷子’,这一叫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在日常生活中讲究和顺、圆满、吉祥,特别忌讳停住的“住”,“箸”与”住“谐音。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船民、渔民也就没有生意了;他们更怕更忌讳木船被虫子“蛀”洞,木船如果被虫子“蛀”了洞,不但不能捕鱼还有生命危险。所以,为图个吉利、吉祥、和顺、圆满,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时间久了,将快子的快,上面加竹字头,成为:“筷子”。这个筷子的“筷”,也一样符合汉字六书形声字造字法,为上形下声字。其实,这个时期的筷子,跟以前汉朝的筷子无论在做工上,还是在使用和质量上都大大提高了。

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筷),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不是妲己首创,应是更早的产物。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四千年前的夏代,箸处于雏形。

今天,在汉语方言里,“筷子”还没有完全替代“箸”。从地图上看,现在东南沿海(台州、温州、福州、潮州)以及其他地方,仍然还有“箸”的说法。譬如闽南话的潮州话用“箸”,稍北的同属广东省的梅州客家话里已经是“筷”、“箸”并用,再往北到江西省境内的赣语区(南昌),就大多数是筷子说法。

中国几千年的筷子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一,天圆地方敬于心,正直眼光,表里如一植于德,方正做人,圆活处世见于行。

筷子,一头为圆象征着天,一头为方象征着地,告诉我们敬天畏地;中间正直,意味着:为人正直,表里如一;三者,为天地人合一,中国哲学精髓。嘴吃圆,寓意:民以食为天;另一方为地,寓意:凡事留有余地;另外,方头和圆头,寓意:方正做人,圆活处世。

二,阴阳平衡在一手,万物完美寄于心;

太极是一,寓意:一根筷子;阴阳是二,寓意:一双筷子;

一分为二,代表着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不能偏激一方,也不能忽略一方;好事,能导致成坏事结果;坏事,也能变为好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合二为一,是我们阴阳学理论最完美结合的结果。中国人讲究合二为一,比如,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而中国什么都是合在一起的: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

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所以,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筷子有两根就是二,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三,三才为乎中,五行居其末。

我们使用筷子的时候,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这是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理解。

四,酸甜苦辣在筷端,七情六欲留心头。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着: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感;六欲:眼、耳、鼻、舌、身、思六种不同的欲望;以此,来警示天下人,一日三餐,时时刻刻:做善人,做好人,做真人,做君子;做善事,做好事,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民族,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未来千秋万代的大好事。

五,中国人用筷子十二忌:

1、三长两短:

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案上,这种做法大不吉利。我们中国民俗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古人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当遗体入棺内还未盖棺盖时,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为之“三长两短”,所以,以古礼要求这是极为不吉利预兆,应当避免之。

2、食指谴贤:

这是一种极为不雅的持筷姿态。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握着筷子不同部位,而食指伸了出来。这种持筷姿态,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指着别人,是斥责他人的意思。有食指谴贤者,他自己可能认为是习惯动作而已,然而,在场的其他人极其反感。

3、品箸丐声:

在用餐时,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这种行为是极其缺乏家教、修养的行为,被众人视为下贱之举。因为,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散漫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噪音,更令人生厌。

4、敲盏若乞:

这种行为,通常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乞丐,才用筷子击打饭盆作响,嘴里哀告,让行人注意给其施舍。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拿着筷子,在菜盘里来回翻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目中无人、无礼粗陋之举,很令人反感。

6、舞箸盗墓:

是指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停地扒拉,以求寻找自己爱吃的,就像盗墓刨坟一般,这种做法类同“执箸巡城”且更为严重,令人生厌。

7、箸泪遍野:

实际上这是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法不干净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盘里或桌面上。(必要时可以用公筷、公勺),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用餐时,将筷子大头颠倒使用或者一大一小混用,这种做法,在聚餐时偶尔有之,表面看起来无大碍,有时会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其实,在重大场合应当避免。

9、独剑刺君:

在用餐时,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这种行为被大家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不敬,在用餐时作出这种举动,同在欧洲当众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也是极其无礼之举。

10、插筷燃香:

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好心帮他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双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会被人视为不礼貌!因为,这是为死人上香时一种做法,尽量应避免之。

11、交叉否客: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意交叉放在桌案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这种做法其实对自己也不利,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故,这种行为一定要避免。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是指就餐者不小心将筷子掉在地面上。这样在过去,是对祖先大不敬!因为,祖先们全部长眠在地下。解决办法:在自己所在位置的地上画一十字,其方向先东西后南北,默念:“对不起祖先!”解之大吉。

六,馈赠亲戚朋友筷子十寄语:

1 送新人, 寓意: 珠联璧合 快生贵子;

2 送恋人, 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3送朋友,寓意: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4送师长, 寓意:正直无私桃李满天;

5 送老人, 寓意: 快乐永久 福寿无疆;

6 送孩子, 寓意:金色童年天真筷活;

7 送老外, 寓意:两好友谊万年长青;

8送商友, 寓意:双喜临门合作长久;

9 送爱人, 寓意:比翼双飞 幸福美满;

10送乔迁,寓意: 快快发家 乔迁之喜!

中国筷子,是我们国人吃饭的餐具,也是做饭的用具;是一人美食的见证,也是众人聚餐的象征;筷子,一根代表着阴,一根代表着阳,合起来夹着菜成为阴阳平衡的营养;一头代表着天,一头代表着地,五指持筷,成为家人朋友天地人合一的高度完美;小头为圆吃在嘴里,那是民以食为天,另一端大头为方向上,那是告诉世人凡事给自己留有余地。洗筷子时,一手抓住天,向地顺捋擦洗,然后,倒过来,另一手在抓住地,向天顺推擦洗,一尘不染,那是敬地拜天,心地虔诚;最后,双手在静水里周围搓滚,一丝不苟,那是我们祖先对后辈“方正为人,圆活处世”一日三餐的训诰。

如果觉得《【原创】(散文)谈谈中国筷子文化的内涵和哲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