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李翰卿语录·谈治学方法(一)

李翰卿语录·谈治学方法(一)

时间:2020-12-23 18:36:17

相关推荐

李翰卿语录·谈治学方法(一)

 

作者/李翰卿

编校/三三

供稿/任重道远

【导读】李翰卿李老说,读书不可泥于章句;一个医生应具备辨证的基本功;学方药,重要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其话语之真切,令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1.读古人之书,尤其是医书,不可拘于章句,应分别地加以选择,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根据实践加以条理化。古人的东两,应该经过我们的再实践加以验证,有效的加以肯定,无效的给以否定,未经验证过的,不能否定,留待今后实践之。既不可教条地迷信古人,也不可无原则地一笔抹煞,因为社会是发展的。一切事情都不能割断历史,都是从古至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各种总结,也是为后人奠定基础的。

2.学习古典医学,要重点记忆,全面理解,融汇贯通,并通过临床实践加以验证.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补充完善。

3.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辨证的基本功。例如望神,什么是神,如何体现,正常人喜怒忧思,表情各有不同,可以从望而知之。这就是基本功,没见过濒死状态的人,病已垂危而不自知,这就是基本功的问题。所以,平时对各方面要多加留意,久之自然通达,这就是经验,这是书本上找不到的。

4.要想做到方药丝丝入扣,必须熟记数千方,数百药,否则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的。

5.研究处方,以胃苓汤为例,要注意它的配伍应用。方中之有人认为通阳,那么要问:通阳为什么要用?用其他药行不行?根据经验,的主要作用是除胀满,问题在于有降的作用,对泄泻不宜,故用量宜小。假如腹胀拒按,则不妨多用,甚则、亦可加入。如虚的方面显著,则须多用,甚则还须加。寒的方面较著,则可多用,甚则还须加。这样研究,处处结合实际,一通八达,又易理解,又易记忆,而且实用。

6.学习方剂,不但要从其正面、反面体会,而且要注意区別同类方的细微差别.举承气为例,研究大承气时,必须把小承气、调胃承气的应用一同加以区别,更须把备急、温脾的区别弄清楚,进一步再弄清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的不同用法,然后才能应用自如,取效如响。

7.研究药物,应从它的实际性能作用上入手,从它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上深究。这也是临床应用的关键。如配以补血,配以补气,配、治热盛伤津,配、治气虚亡阳,配治虚胀等等。只要把这种精神掌握住,临床应用还有什么问题呢?

8.下利一症,有需利尿法治之,有需消导疏通法,有需开提法。究竟什么情况下应使用哪种方法,这就要从正确的诊断上,从药物的选择上分析之。如因表证失于表散而有内陷之机引致的下泄,必须用升提之法;如腹痛拒按,有积滞者,必须兼用疏通之法。余者类推,可于临床上体会其精神。阅书时,亦须处处以临床应用的观点去体会之。

9.认真地作科学检查对于诊断是最正确的一种方法,对于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不然的话,治好了病也拿不出成绩来。

10.继承老中医的经验,不仅是要记住老中医几个秘方、验方,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老中医的治学方法与诊疗思路,临床上如何辨证,如何分析病情,如何处方用药,甚至于在用药的剂暈上、服用方法上,都应细心留意,才能达到真正继承其学术经验的目的。因为宝贵的经验并不在几个所谓的秘方、验方上面。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李翰卿》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由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尊重知识和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

--------------------------------------------------------

如果觉得《李翰卿语录·谈治学方法(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