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人生拐点跌宕中参悟智慧---修道与戒律的真实含义

人生拐点跌宕中参悟智慧---修道与戒律的真实含义

时间:2023-03-22 06:31:41

相关推荐

人生拐点跌宕中参悟智慧---修道与戒律的真实含义

大家好,今天我们谈谈人生转折点的问题,其实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的成长成熟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但心理的成长成熟则相当艰难,充满了跌宕和各种喜怒哀乐的交替,很多人可能经历了一辈子跌宕也不能成熟,所以太多的人临死前还不能安详,心中还有很多牵挂和遗憾。从这个意义来讲,人心灵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要付出很多代价,如果这些代价可以换取我们的快乐和智慧,那么这个代价是值得的。获得人生快乐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很洒脱,人生也很逍遥自在,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面对。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但现实中我们太多的人福报有限,遇到顺心的事情,似乎考个名校,跟梦中情人开始狂热的恋爱都会无比的欣喜,好像整个世界都光明无比。但是老子的智慧早已经指出,祸福相依,乐极生悲,有这些让你无比快乐的事情,必然有另外一些痛苦的事情等着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过分的狂喜让你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直到我们遇到另外一次考试,遇到挫折时,才会无比的痛苦。比如跟情人分手吵架。遇到钱亏了生意砸了就会无比沮丧痛苦,甚至会慢慢得抑郁症。实际上刚才所描述的两种状态,都是我们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所以我常说一句话:痛苦不一定是坏事,快乐不一定是好事。过分的快乐得意忘形过后灾难就不经意地到来,当我们无比痛苦的时候生命另外一次感悟,另外一个人生高峰就会悄然到来。

如果人不抽出时间跟心灵对话,不会独处,享受寂寞的快乐,这个人一生会活得很被动,因为他不明白其实人一生的本质是孤独的,从出生到死亡真正陪伴你的是你自己。也许从外表看起来我们,我们有兄弟姐妹、有老师同学、有朋友同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人陪着你,但他们都是在上车下车,这些人都是过客,当生命结束时如果还没学会跟自己心灵对话,那么在死亡前很痛苦恐惧,发现不得不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灵魂,而变得手足无措,这种情况下,生命的演化路程不以你主观意志转移,让你继续往前。所以我经常说:人怕死无非有两种,一是对死的世界一无所知,二放不下生前的荣华富贵,亲朋好友,所以会有遗憾,死了还不放下,会觉得恐惧、痛苦。如果一个人活着时候能明白真正能伴随自己走过一生的只有自己的心灵,荣华富贵、亲朋好友都是暂时的,终将离你而去,明白这一点就会变得很洒脱。要参悟这一点必须学会经常跟自己聊聊天,对对话。所以我们说心灵的成长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活到老,他的人格还经常处于分裂的状态,还不能够很好的协调自己内心与肉体的各种冲突时,那么这个人会经常处于喜怒哀乐的跌宕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本能地求助于外人,求助于神。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告诉你,佛、神、道就在你身上,就在你的心里。但人因为长期习惯了依赖外在环境,很少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所以遇到问题,遇到人生的拐点,遇到重大挫折,遇到顺境,很容易形成喜怒哀乐的跌宕。

人生有什么拐点,我们来简单归纳一下:自己的出生是一个重要的拐点,人的出生就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过程,但我们的大爆炸炸得太狠了以至于我们忘记自己是怎么来的,怎么经历怀胎十月、分娩的痛苦以及一两岁成长的历程,都忘了好多,对于三四岁之前的经历很多人基本上没什么记忆。其实人出生再到三四岁基本形成“我”的意识影子,已经包含两个人生拐点——“出生”、“我”的形成。每个小孩开始的时候对外界没有分别,他只是用身体感官去感受外在世界,不同事物不同声音好像一样,但慢慢大人会教他这是亲人,那是外人,这是筷子这是碗碟,慢慢就有了分别,“我”的概念形成了,小孩混沌无极世界变成太极,出现阴阳好坏对错。这个分化的过程又是其他拐点的基础。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慢慢趋吉避凶,远离自己害怕的东西,追求让自己好的东西,但没有问深一层,为什么自己喜欢这个,为什么自己讨厌那个?也没有再追问为什么自己现阶段喜欢这个,过段时间又喜欢那个?以前的抓周,似乎预示着以后兴趣的趋向xing。钱钟书先生抓周时抓到一本书,一生都爱读书。那为什么这个“我”喜欢读书,那个“我”脾气大,为什么这个“我”这么胆怯,我们很少去追问,而是太习惯由着自己xing子走,为什么是这个xing子,这个xing子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呢?什么是真正的好?什么是不好?所以我们一生中似乎在追求好的东西但实际上让自己反而更加痛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腿。

最常见的是谈情说爱,没有男女朋友的时候无比渴望、无比幻想,寻寻觅觅,男A找到女B那一刹那,会心一笑大家似乎找到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但往往一开始无比甜蜜的爱情不知不觉就会掉进剪不断理还乱的痛苦之中,这样的痛苦和快乐交集的世界,我们只体会到痛苦无比难受而快乐的时候总那么短暂,所以,这种人生的跌宕让我们搞不清楚我们究竟在爱什么?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习惯怨天尤人,太习惯把痛苦的原因归结于他人。大家看男女谈恋爱的时候,夫妻吵架的时候,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怨天尤人,却不知阴阳相互依存,如果我们现实中的痛苦是他人、环境造成的,那我们有没有反思: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为什么和这个人有这样一段关系?我又是什么?如果人能够在痛苦跌宕中静下来反思自己,看看自己的这种气愤、委屈、难受,是怎么一层层发生的,又是怎么一层层放大的?所以大家要在经过一些跌宕后不断成长,大家要养成一个习惯:凡是遇到很气愤很痛苦的事情你要学会停下来,先把别人和环境的因素放一放,自己看看自己在痛苦什么?为什么痛苦?为什么那么气愤那么委屈。我们都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我们现实中有太多的人发现自己跟别人沟通存在障碍,我经常开玩笑:一开始就有沟怎么通呢?因为你的潜意识就在想我和他不一样,我和他有沟。其实人xing都是一样的,你不说话,但你是笑脸还是苦脸、凶脸还是善脸对人,人家都非常清楚的。

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眼神也在默默地交流,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关爱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别人曲解自己冷漠自己,那么当别人曲解自己冷漠自己时,我们应该学会反思,为什么别人会曲解你?冷漠你?是不是自己给别人发送了一些让别人曲解你的信息?是不是自己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曲解别人对你的理解?其实我们在起心动念的时候潜意识都带着一个我,比如刚才有网友反映uc房间有点卡,断断续续,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卡的表象是网速的原因,实际上是心灵的原因。我们和别人的交流有时候好像很畅快,有时候却总是别扭,我们交流很畅快的时候其实是心灵的步调一致,当我们很烦恼很别扭的时候往往都站在自私自我的角度去考虑,去要求别人,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你经常把别人的意思断章取义。所以刚才看到反馈uc卡,当然肯定有网速的原因,但大家知道心念的速度绝对超过网速,如果一个人用神,用心和别人的内心做无缝对接,你不需要听到每个词,每句话,你会从看似断续的声音中理解弦外之音,所以:听神!一念藏万念,如果把内心所有的杂念全部归于天清地宁书院的讲座声音,自然不仅仅听到讲座的声音,更能听到声音之外的弦外之意,因为讲座的声音所触及的人生话题是无限的。

所以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我想是太过习惯把沟通障碍当成了自己怨天尤人的借口,没有想想为什么总是有沟不通呢?卡是表象,卡是自己的心理,我们没有完全打开自己的心门,喜欢的就打开,不喜欢的就关起来,但很少反问自己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所有的根都是依据我?那我是什么呢?我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没有我,或者换一个我,我们喜欢或讨厌的东西又全部都变了。所以我们遇到人生痛苦、人生拐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一层层地剖析,学会不断去追问而不是简单地怨天尤人。自我与外在的环境是一个事物的连续过程,所以佛家讲心净国土则净,心灵快乐就活在极乐世界,如果心灵痛苦就会活在烦恼的地狱。

所以从三四岁形成“我”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生跌宕的历程,而这个历程每天都在悄悄建立,只是遇到重大事情,如跌宕、幸福、痛苦这种轮回转换的信息时才会大量显现,所以我们要学会总结,学会反思。人生从有“我”开始,我们就慢慢地跟婴儿期、孩童期的纯真告别,长大烦恼也越来越多,而且痛苦总是很漫长,而快乐时间总是太短暂,所以时间是相对的,空间也是相对的。

我你她就是空间,那什么叫我,什么叫你,什么叫他?已经有很多固化的隔膜,为什么我们会心一笑就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而当我们固执己见时无论如何努力对方都不能接受呢?就是一句话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太把自己的“我”固化了,所以我们说你不理解他人就是你不理解自己,不知道我是怎么形成的,你不清楚这么多痛苦的跌宕就是因为这个固化的我,而我们很少去追问我是什么?

其实每个阶段的社会价值标准是约束“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数理化哲学是比较吃香的,但80年代末,出现下海,在社会做生意远比政府机关好,但现在大家又挤破头去考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工作稳定收入高。其实好和不好都在变化,都是相对的,一个人的快乐和悲伤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他人和社会标准来决定,所以这个人就成为“我”的奴隶。我们太多地把社会某一个阶段的标准拿来框住自己。

举个例子:一个月2000元的“我”和一个月入10000元的我,表面上是不一样的,但深入去想:月入过万,看似花钱很潇洒,但现在道德沦丧,很多人喜欢一夜情,一个月一万块钱的人可以不停地换女友,谈情说爱,表面上一万块钱很潇洒,但很快他的身体不行了,出现前列腺病、肾亏,然后上医院打针吃药也不管用。到这个时候你再来看看什么叫乐?什么叫苦?月入过万是乐极生悲,月入两千每天加班挣钱忙于生计,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反而免了这么多的风流病。

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活着的每分每秒都在和别人攀比怄气,那我们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我们的痛苦太多的依靠外界的金钱、人、环境了。我们跌宕但很少参悟自己为什么这样?我们看清自己,我们就可以看清他人,看清社会。我们都被来自别人的喜怒哀乐、来自社会的好坏多寡等反馈信息影响了,找不到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潜意识不断被纷繁变化的“我”而套住了。

8月份,一个毕业的学生找我诉苦,他之前在一个大公司上班后又考了公务员,但公务员一年试用期后有可能不被录用,他觉得很恐慌。我就告诉他:你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真我活过。他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没有真我,因为害怕找工作,为了逃避就考研,但又不清楚该考什么专业?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考研之后要干什么?折腾了一番后好不容易终于考上了,但现在又出现找工作的烦恼。其实,我们都被社会的标准左右了自己,没有了真正的自我。通过这个案例,我发现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在云雾中迷失了自己,在极端痛苦的时候就依赖求佛来保佑自己,很多人遇到爱情、工作烦恼就开始学佛,表面上开始远离痛苦,但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有求于佛的人又陷入了另外一层烦恼。学佛,应该是出大智慧,脱离烦恼,是学习佛陀怎么样去认识自己,进化自己,提升自己,恢复自己本有的佛xing,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光明,找回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依赖佛。很多人强行压制自己的yuwang,一旦fangzong就非常后悔,到佛前痛哭一场,觉得还是佛最理解自己,然后就习惯凡是遇到烦恼的时候就拜拜佛,哭一哭,但没过多久又重复这样的问题。其实这一类学佛的人没有认真去想“我学的是什么拜的是什么?”佛法无边,是因为我们心的能量无边,心门打开可以超越以前无法超越的困难。我们遇到困难时很本能地求助于身边的高人,这个高人或者是身边的一个从容智者,或者是一部佛经,或者是清净庄严的佛像,但我们的心都太匆忙了,没有认真读懂身边智者给予我们开解心结的话语,没有将其中的智慧拿来开解自己的烦恼,没有把佛的从容微笑的能量融进自己,所以我们越学佛好像越不自由,天天都是阿弥陀佛但还是很多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已经守戒律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烦恼呢?接下来我们讲如何通过红尘中的各种经历来参悟戒定慧?修道的本质在哪里?学佛的真正禅意在哪里?

学佛的真正内涵

在讲守戒之前我们看一些现象。我们很多人学佛,但还有很多烦恼,犯了戒律又很后悔。其实戒律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守戒?什么才是真正的戒?很多人不明白,所以在世俗的烦恼里面又多了一个守戒的烦恼。在修行中戒定慧,是三位一体,但很多人把他们割裂了。人没有智慧是看不清烦恼的本质是什么,真我是什么?什么叫定?没有定很难谈真正的戒,我们守的戒都是表象的、不究竟的戒。为什么定不了?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智慧,我们在认识人,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把本没有烦恼的事情变成了烦恼,太着相了。例如,我们为了身心清净而吃素,但把吃素强加给别人而形成冲突,那就不对了,如果明白吃素的本质是心素,是身心的清净,是源于慈悲之心,源于智慧的透视,就不会因为吃素的形式和别人发生冲突。所以真正明白学佛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加圆融,身心更和谐,和社会外部更和谐,那么形式是相对的,身心和谐才是本质。但没有定,没有智慧就达不到身心和谐、圆融智慧。为什么我们不能随缘,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难以摆脱的惯xing力量,就是习气。三字经“人之初xing本善,xing相近习相远。”人之初是说人生命之初、生命的源头是至善至美的,“xing相近”,善良的本xing是一样的,而习气不同。所以回到讲座的最开始,我们人生的跌宕就是从我们投胎开始,在投胎、破胎,形成“我”的过程中慢慢形成。

大家可以反观,自己身上很多脾气xing格其实和自己的父母有某种类似、那么习xing同气相求,同场共振,我们经常埋怨父母,父母也经常埋怨子女如何如何,但埋怨是没有用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惯xing习气,我们和这个男人或女人结婚是因为我们有在本质上有相同的习xing,这个习xing恰恰是我的烦恼根源。所以修道修佛首先要守戒律,这个戒律是让我们不良习xing不要继续。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生生世世形成的习xing惯xing很大,所以我们理xing知道自己不要这样做,但理xing不能控制,所以每一次习xing发作的时候我们都很痛苦。不学佛不修道的人不知道这是自己习xing的原因,就寻求外因,怨天尤人,以为通过离婚、换工作等就能改变命运,但如果习xing不改变,命格也不会改变。

是富是贫取决于以前习xing积累起来的布施心,长命短命取决于以前习xing积累起来的放生多还是杀身害命多?所以为什么不能吃肉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更好一些。我们不明白这些道理,遇到问题很少反思,稀里糊涂在积累一些伤害自己的业力,因为杀害生命会形成一种反作用力的场而伤害到自己(《天清地宁讲座之从身心的多层次看道德与人的关系》、《天清地宁讲座:积福还是消福?》)。

所以守戒律目的是让过去不良习xing得到改正,不做违背宇宙规律、道的事情。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人不理解戒律精神强行压制自己的习xing而不是转换,所以越压越痛苦,压的过程中也会出来很多副作用,表象上这个阶段没有爆发没有副作用,但过一段时间大爆发。

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为何守戒持戒,如何守戒持戒,我读一段我自己在经历人生拐点后参悟的一些东西:

戒律的精神

戒律是约束自我身心不良的fangzong。在持戒过程之中,单纯约束而不懂得转化不良习气,必然在一定阶段之后不良习气大爆发而再度沉缅其中。

戒律的精神原本不是为持戒而是让众生明白正道与邪道的区别而避免再次陷入不良习气的熏染之中。但是,当不良习气积聚能量非常大,而正道之觉不明,往往戒律难守,再次陷入邪魔外道。在这正反、阴阳的反复争斗之中,我走过无数曲折艰辛之路。每次对于前途迷茫的时候,难免将自己再次陷入邪道浸染的泥潭,其中的痛苦实在难以言语表达。

吾心本明,何须苦苦外寻圣道,把握那一段清宁和美好,便渐入了圣境。解脱就在这一刻的祥和之中。

执着于正道,以正道为正道,本身就是无明虚妄。道本无体,执著即非道。严守戒律之形而不明(忘记)戒律之原本旨归,其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修道修佛有三乘修法。上乘修法针对上乘根器之人,即阐释戒律之旨归,明道之体用,直达本源,此修法不著形式,守戒破戒均是明心见xing过程不同阶段修习内容及方法,这里戒指形式之戒,非戒之旨归,守戒破戒均使修习者自身明悟佛与魔不同境界之差异及成因,方达最后“转识成智”、“佛魔不二”之最高境界。

所谓上等根器就是参悟人生烦恼苦海的根源,明白自xing真我之所在。上等根器的修法是不着形式,守戒破戒都是明心见xing过程不同阶段及内容的修行方法。这里的守戒破戒是指戒的形式而不是指原本旨归。比如说吃素:我们食欲一fangzong就会追求味觉的快感,从吃素慢慢转变为吃肉,其实肉原本是腥臭的,但我们用葱蒜等作料来掩盖,然后用混合的味道暂时满足自己的食欲、身心,殊不知吃肉积累了很多祸根,等到祸根爆发身心得病时就后悔。为什么需要吃素?其实就是为了让身心清净然后去体验身心清净的智慧本相。现在智者已经告诉我们吃肉就是杀身害命,会阻碍我们寻找身心清净的本源,所以我们开始吃素,但上等根器的人知道,其实吃素只是一种表象,我们的本质是恢复我们的正觉,让自己处于智慧澄明之中,所以不会执着于和别人吃饭时吃肉还是吃素的问题。如果因为吃素和别人发生争吵,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么不知不觉我执就会增加,这样的死守戒律本身就是本末倒置。所以上等根器人不会和别人执着于吃素,表面上应酬吃了肉,但吃的过程中他的心是定的,他的自xing真我之心是澄明的,他的内心不是贪婪那块肉,而是随缘与众生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他的吃素与智慧正觉的正气可以相互脱离,是两个层次。当然要达到这个层次首先得定,然后才有慧。如果我们原本内心就贪恋肉的快感,又以所谓上等根器的修行方法来遮掩自己的贪念,必然继续陷入痛苦无明之中,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们不理解济佛的修为层次,更不理解济佛是为了调侃那些满脸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假和尚的初衷,不清楚济佛内心的澄明。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内心没有那种澄明,又把上等根器对戒律的做法作为自己的标签,所以越修越远离正道。

所以上等根器的人不着形式,守戒破戒均是修习者自身明悟佛与魔不同境界之差异及其成因,最后转识成智,佛魔不二的最高境界。如果修道的人发现自己今天动了贪念,贪着了肉的香味之后,晚上入静的时候必然心浮气躁,贪心一起yin欲生,很容易就蠢蠢欲动,在借助酒力,邪yin一生,很容易降级。真正修道的人哪一天在吃肉的时候动了贪心,由于这个贪心所引发的后果会在他入静之后全部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他会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所以这个过程对于修佛修道的人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因为通过这个痛苦的,违背戒律原本精义的过程让他明白了戒律的真实意义。

中乘修法,通过严守戒律、正道行为引导,把业力之情欲之火逐渐化解,避免业力之火烧焚其身。小乘佛法之出家、归隐即是中乘修法之典型。这类修法适合有出离心而缺大智慧者。使其先明了道体与用之区别,引其清净下来。不过其最高境界不过是明了“空”,不敢起用。需其历经多次入世修行,方能达到上乘根器,再行上乘修法。

我们一般的人由于厌倦了世俗的烦恼轮回的生活,发愿出家归隐,就是中层修法、修小乘,适合有出离心但缺乏大智慧者,通过严守戒律,不断熏习正道的行为,如在寺庙修习,每日早晚课、挑水、做法、诵经、入禅定,看似僵硬但规规矩矩,就是让平时fangzong惯的习xing走回正途,适合有出离心,但缺乏明心见xing大智慧者,让他明白体与用的区别。如果说真正有烦恼的人到那些以修心养xing为本的庙或者书院生活,会发现在这样的场里体会的清净和自己平时的生活非常不一样,因为跟着这些修行人的步骤走,你不知不觉就会清净。但这种清净是不究竟的,因为你的心还是着相。毕竟这个清净的场和红尘很不一样。所以定力不好的人要先跟定力好的人在一起,帮你明心见xing。中层的修法表象是严守戒律,但其最高境界还达不到高层的修行,他只能体验空、静,只能自我清净,还不明白自我和红尘众生本是一体,他还不敢起心动念和世俗打交道,他怕自己再度熏习世俗恶习。还得经多次入世,发愿救度众生才能达到上等根器,再来行上等修法。

下乘修法,通过止恶扬善,多多积功累德,使其在行为结果之中明白善恶之区别,体悟因果道理,调整自我情欲生活,以使得自己回归人之基本道德层次。通俗而言,保证其人身之存在符合人到基本要求。这种修法合适愚钝、顽劣之下等根器之人,使其先明了正道方向,提升xing灵层次。因此,下乘修法以做善事为主体。

下乘修法以做善事为主题,因为下等的人yuwang很浓烈,他不知道自己遇到的灾劫是因为自己的习xing而造成的。有些人犯邪yin,不懂得邪yin对身心的害处,这边口口声声说修道,那一边却玩小资情调,小资情调的本质就是fangzong自己的yuwang。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我们这个时代流行小资本是就是一个fangzong自己yuwang的主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感官刺激的小资生活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把自己清净的身心变成翻江倒海的世界。其实修道是修一个安字,让自己身心和谐、没有烦恼,无忧无虑,而你自己一边去幻想情欲满足的感官世界另一边又想修道修佛,其实所谓修道修佛只不过是你宣泄的垃圾桶而已。而佛、道的本质是什么根本就不清楚。所以一般的人满口阿弥陀佛,但内心充满yuwang,平时压制了自己的yuwang还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身心挺清净的,一遇到情欲的机缘被压制的yuwang就会爆发出来,这种表现之后往往怨天尤人,而没有用佛的智慧、道的智慧反省自己,所以这类人现实生活中很多,表面是修佛但内心是玩小资fangzong自己,其本质是把佛、道当成自己fangzong后害怕经历劫难的救命稻草。所以很多人表面很虔诚地拜佛但还是不可避免遭受因果报应,反而埋怨佛没有保佑他。所以求佛求道保佑自己其实就是求心中的智慧光明照亮自己无明昏沉的世界,让自己明白光明的道路在哪里。所谓佛保佑你,就是你智慧的光明保佑你不在昏昏沉沉,不再陷入痛苦的泥潭,所以我们在经历跌宕、拐点的时候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跌宕其实包含了很多机会,只要我们认真和自己对话,认真从身边的智者和佛经里面寻找智慧,深入剖析自己,看看我的烦恼,我的跌宕是如何引发的,那么这种跌宕是弥足珍贵的,因为不经历这种痛苦你很难珍惜开悟那种洒脱、清净和光明。

所以佛和魔是相互依存的,有佛就有魔,魔考就是自己的贪欲的爆发,刹那快感后反而陷入痛苦泥潭,而这种痛苦更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会这么痛苦?如果我们有跌宕之后的慎思明辨,那么跌宕就是我们人生境界飞跃的一个助跳板,是非常重要的一笔财富。

如果觉得《人生拐点跌宕中参悟智慧---修道与戒律的真实含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