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印度孩子 中国孩子 美国孩子 | 我在硅谷做幼师(868期)

印度孩子 中国孩子 美国孩子 | 我在硅谷做幼师(868期)

时间:2022-02-26 19:37:23

相关推荐

印度孩子 中国孩子 美国孩子 | 我在硅谷做幼师(868期)

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文 | Ms A来自“我在美国做幼师”(noteofeceeducator)

导读:美国硅谷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此共生共存的美国人,印度人,中国人也一直是大家热衷讨论的话题。

为什么在硅谷有那么多全球有名的大企业的CEO都是印度人

为什么在硅谷职场上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竞争总是差人一步

为什么中国人在硅谷的职业天花板被美国人和印度人牢牢控住?

有很多文章讲述这些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但是我还从来没看过有人从小孩子的教育这个角度去尝试做一些观察和分析。今天这篇从一个幼儿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提供一些文化和教育上的有意思的观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昨天和一位印度朋友聊天。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在中国白手起家开了好几家自己的公司,并且还在最近成功把公司开到其他国家去,可以说是在中国的外国人里小有所成了。

聊到印度的教育和孩子们,我告诉他我曾在硅谷呆过一所一半都是印度孩子的学校。他很好奇这些印度孩子给我怎样的印象,尤其是在硅谷这个地方。(加州拥有全美国最多的中国人华裔群体,也拥有全美国最多的印度人群体。)

当美国孩子,中国孩子,印度孩子作为主要的群体一起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有怎样的观察和感受。

我说,很有意思。

美国的孩子,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很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It"s all about me(全都是关于我我我). 比如I wanna do something(我想做什么什么事情),I feel... (我感觉……)他们也完全不拘泥于表达自己的拒绝和不认可。

美国人对于自我有绝对自信和绝对认同,美国孩子的特点很突出地表现也很明显地符合了美国individual-centric(个人中心,个人至上)的文化。

而中国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的孩子,相对于美国家庭的孩子来说,懂事儿很多。

曾经一个60多岁的在幼教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白人同事和我聊天的时候说,中国的孩子们比起白人孩子来说好管教多了。

更多浸染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孩子,很知道如何去服从管理,从规从矩,表现出明显的顺从,但是可能很多时候并不知道为何去顺从;

在不知为何的情况下,也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思考,和反抗。相反在第二第三代移民的孩子身上,会看到他们更多地询问why,和与你讲述道理。

但当一个班级里的大多数中国孩子都是第一代移民的孩子的情况下,这些移二代移三代家庭的孩子也倾向于和集体一样保持缄默。

总体来说,中国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呈现group-centric,即集体中心的东方文化特征

而印度的孩子则有趣地介于两者之间

他们清楚地知道如何表达自我,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调自己的权利,懂哭懂笑,他们也是会哭的娃,知道怎么用哭闹换来奶吃,但是也知道怎么融入到集体中去以至于不让自己的自我太多突出。

在成人面前,他们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心眼和思考,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和知道如何去讨别人的欢心。

你会常常听到美国人用Smart来形容中国人和印度人,但是说中国人时,常常这个词更偏向于Clever,而形容印度人则是更加贴近Smart这个词本身,就像美国人很崇尚的一种生活哲学中提到的Smart一样:Work smart,not hard.

这里的Smart就很值得玩味了:不是一味埋头努力的苦功,而是更多审时度势以后的精进;不是一味地顺从听话,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并且适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质疑。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可能就是印度的孩子更加灵活

他们懂得如何用迂回的方式加上语言的技巧去挣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三四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这么做但是他们自己还不懂得他们在用这种方法,但是在五六岁的时候,一个印度孩子已经很知道如何使用这种方法并且知道自己在使用这种方法了。

我们总说印度人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很自信,表达流利,能言善辩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印度孩子几乎从来不起英文名字,他们喜欢让别人直接叫他们的印度本名,不管那个名字对于别人来说有多难发音。

不像我们中国孩子,八成都会有一个英文名,即使他们有自己的中文名,也很少用自己本来的中文名字作为在英文环境下别人叫自己的FirstName。

例如,他的中文名字是XiaomingWang,王小明,他的英文名字80%不会是Xiaoming,而是Jason,William,Eric等等。

用我当时黑人邻居的话说就是,you chinese girl do like to have a white girl name huh dont you?(你们中国女孩还真是喜欢起个白人女孩的名字)。

而常常印度人从Firstname就可以分辨出来,Zoya,Maya,Akash,Tanya,Sabeer,Vinod,Aunu)。

也许这也是侧面反映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许范本有限不足以盖全,但是在我呆的那个学校十几个班级里,每个班总有一个印度孩子混世魔王,让老师绞尽了脑汁也收拾不了,而且好几个都是那种:他/她知道明白懂得你所说的一切,但是他/她假装不明白所有的一切,并且一直在试探老师的底线,玩心理战,心计颇深。

当然也会有美国白人孩子混世魔王,但是他们往往没什么很深的心眼,不懂太多的道道,也没那么多的心思,只是任性被宠坏了,直来直去。生气了打完一架还是朋友。

白人孩子总体上来说“bully”(校园霸凌)的现象比亚洲人严重,不过这种bully主要集中在身体冲突上,语言也多见,总体来说比较直接。

中国和印度孩子的霸凌,则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孤立和让人玩味的带来压力的表情,这一点让我这个老师也着实感到有些惊讶。

中国孩子总体来说相对内敛,不太爱闯祸捣蛋,有的阶段性地皮也常常过了这个阶段就被老师收编进入聪明的好孩子队列。

我就遇见过一个真的中国小孩混世魔王,是由于藏匿太深的童年阴影和家庭创伤,太特殊不足以作为代表。但即使是个例,他隐忍的表达方式也明显区别于印度孩子和美国孩子。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要结束啦,主要写了我在硅谷幼儿园所见的中国孩子,印度孩子,美国孩子的差别。

其实中国孩子和印度孩子也有很多相像之处,但就在这相像之中也有诸多差别,今天先说这么多啦~

作者:Ms A,学前教育学士,美国早期教育硕士。曾在美国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工作实践,也曾在国内幼儿园承担园所管理工作,曾为知名幼教集团提供研发顾问和发展咨询工作。

· End ·

喜欢就点个“在看”+转发吧

往期文章回顾:

孩子,我希望你“不乖”

美国情绪训练专家把家长分为两类:你是情绪抹杀型,还是情绪管理型?

超前学习的优势到4年级就没了?这个教育实验震惊了所有人

如果觉得《印度孩子 中国孩子 美国孩子 | 我在硅谷做幼师(868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