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乳腺癌发病年轻化 自我检查小妙招

乳腺癌发病年轻化 自我检查小妙招

时间:2021-12-06 12:08:55

相关推荐

乳腺癌发病年轻化 自我检查小妙招

今年的11月是第九个“全球肺癌关注月”。作为当今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肺癌在我国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三手烟”问题对儿童的影响日渐突出。天

1“三手烟”影响肺癌发病年轻化

今年的11月是第九个“全球肺癌关注月”。作为当今全球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肺癌在我国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三手烟”问题对儿童的影响日渐突出。

天津市河西区40岁的张先生工作非常繁忙,最近两年经常感觉双侧肩膀隐隐疼痛,起初以为是开车时间长累的,便找了一位按摩师按照“肩周炎”进行按摩、理疗。治疗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不明显。张先生于是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张先生的右肺上有一枚直径6厘米的肿物,病理诊断为肺鳞癌,癌细胞已经侵蚀了肩关节。张先生肩膀疼的元凶终于找到了,可惜的是由于拖延时间较长,他已经是肺癌晚期。

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疾病专家李维廉教授说,目前肺癌发病率大约为10万分之35,其中肺上沟癌发病率在肺癌中约占2%到5%。临床上,不少患者起初都是感到肩膀痛,于是到骨伤科“兜”了一圈后再回来,竟是肺癌晚期,还转移到肩部,延误病情。目前肺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而根据国外经验,在这方面的误诊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发现时,多半已是晚期转移了。

很多人都了解“二手烟”的危害,但对“三手烟”还不甚了解。李维廉教授告诉记者,根据美国研究机构发现,吸烟者自己的头发和衣服上会残留香烟气味及有害物质微粒,吸烟环境的地毯、靠垫等物品都会沾染有害物质。这里包含200多种致癌物。“三手烟”对儿童造成危害最大。儿童在有人吸过烟的环境中玩耍后,身上和皮肤都会沾染有害物质,甚至低龄儿童吮吸手指都会将有害物质带入体内。“三手烟”的危害并不是简单的开窗通风就能消除的,在儿童活动区域完全禁烟才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以往,我们认为肺癌往往是老年癌、香烟癌和男性癌,但如今,现代女性肺癌增加趋势反而比男性更快。”李维廉说,女性肺癌增长趋势加快,这可能和现代女性吸烟人数增多、吸烟年龄低龄化、女性被动吸烟以及女性接触厨房油烟较多等密切相关。目前大约87%的肺癌都与吸烟有关,其中还包括被动吸烟的风险。

肺癌是我国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其实,肺癌是可防可控的。专家表示,生活方式对肿瘤的影响要占到84%。如果不吸烟、少喝酒、改善居住环境、调整饮食结构、增强健康体检等,都可预防肺癌。此外,戒烟最重要。吸烟除了可诱发肺癌外,还会降低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效果。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其治愈率并不低。目前一期肺癌5年生存率大约可达到60%至80%,二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达40%至50%。专家提醒肺癌患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这很关键。如同“车要保养”,人也同样要保养。对于家族有肿瘤史,长期抽烟且大于50岁男性,经常有胸痛、声音嘶哑、咳血等症状,或肺肩部有肩痛感、手指麻木等,则需尽早筛查,以排除肺癌可能。

2恶性妇科肿瘤发病年轻化

妇科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内的肿瘤。还是要先申明一点,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肿瘤才是恶性的。妇科肿瘤中也有“黑白”两道:恶性的,要早诊断、早控制;良性的,要早治疗、防恶变。

恶性肿瘤发病“年轻化”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统计发现,每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人47万,每年死亡23万。差不多有一半的宫颈癌病人死亡。内膜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8.9万,每年死亡为4.5万,这表明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比较好。而卵巢癌每年新发病人为19.2万,基本上和内膜癌的新发病例数差不多的,但死亡人数却高达11.4万。所以,卵巢癌是我们治疗中的难点,也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

在我国,恶性妇科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多发于50岁左右的宫颈癌,正悄悄逼近年轻女性,20-29岁的年龄段上升幅度显著。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以往发病年龄提早了近。此外,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发病人数比已由50年代的1∶5上升到1∶2。同40年前相比,卵巢癌发病率增加了3倍。

●宫颈癌

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

●子宫内膜癌

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子宫颈癌。其确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已经确证的是,雌激素若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使内膜因缺乏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抗衡作用而发生病变。

●卵巢癌

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素有“沉默杀手”之称。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75%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30%左右。患者往往有下腹不适、腹痛、腹部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

良性肿瘤埋“杀机”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良性肿瘤是机体内某些组织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呈膨胀性生长,像吹气球样逐渐膨大。这种肿瘤对局部的器官、组织有挤压和阻塞的作用,一般不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但研究同时表明,二症如长期不愈,又都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再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病率为25%~40%。患者往往有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疼痛、白带增多、不孕、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等症状。

子宫出血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出现于半数或更多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者月经周期缩短)为多,约占2/3。

疼痛表现为腹痛者约占40%,腰酸者25%和痛经者45%;亦有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背酸痛,程度多不很严重。

腹部肿块高达69.6%的子宫肌瘤患者出现下腹部肿块。

●卵巢囊肿

发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常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或待肿瘤长大后有并发症时才被患者觉察。巨大的卵巢良性肿瘤可产生压迫症状。如压迫横隔引起心悸、呼吸困难;膀胱受压时可引起尿频、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位于子宫直肠陷凹的肿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下坠感或排便困难;压迫胃肠道还可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

3宫颈癌发病趋年轻化 预防要从更早开始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那么,女性朋友应该如何防治呢?有幸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宫颈癌单病种管理首席专家刘继红教授,刘继红教授特别提醒,宫颈癌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对于年轻患者,还可能保留女性的生理生育功能。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宫颈癌首席专家 刘继红教授

哪些因素诱发宫颈癌?性生活和性行为不当要当心

宫颈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刘继红教授特别提到,她曾经接诊过一位年龄为18岁的患者,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患上了宫颈癌呢?性生活年龄越早,性伴侣越多,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也就越高,刘继红教授解释说。此外,性卫生习惯不良,包括外阴清洁不良以及不洁性生活也是导致宫颈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预防宫颈癌年轻女性也要定期检查

刘继红教授介绍,目前医院收治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到40岁,已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而且就诊的很多是晚期病人,所以刘继(整理)红教授建议,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要开始定期做宫颈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更要定期筛查,最好是每年或者每两年做一次宫颈检查。

筛查宫颈癌可选三种方法

高成本:液基细胞学+HPV DNA检测,这种方法准确性最高,但是价格较昂贵。

中成本:传统巴氏涂片+ HPV DNA检测,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建立细胞学筛查系统地区、经济状况一般的女性。

低成本:醋酸或碘染色后肉眼观察,这种方式不需要特殊设备,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但是如果坚持每年检查一次,并且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预防宫颈癌要多管齐下

首先就是女性朋友要注意经期以及性生活卫生,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和性生活混乱。

其次,女性要定期做宫颈筛查,有条件的朋友每1~3年做一次检查。即使每筛查一次也可以大大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HPV预防性疫苗是有效的病因预防方法,但接种了疫苗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因为目前的疫苗只能预防70%的宫颈癌的发生,注射疫苗后,仍然需要参加筛查。,

最后,对于已经发现的宫颈病变以及生殖系统感染,要积极治疗,对预防宫颈癌也有帮助。

本文指导专家: 刘继红,女,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妇科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宫颈癌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

1984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在该校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1993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1997年10月起任妇科副主任,10月至10月任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信息工作。11月起任妇科主任。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致力于对晚期及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研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因学研究,特别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研究方向——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

4肺癌年轻化 烟气是最主要致癌因素

在我国肺癌高发群体日趋年轻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本很多以为是老年人该有的癌症,现在越来越日益年轻化,如肺癌,胃癌等。专家介绍说,肺癌日趋年轻化究其原因在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养成。

有统计数据表明,肺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男性肺癌患者多于女性肺癌患者。重度吸烟者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和不吸烟者相比,重度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5.7倍。这一人群主要集中在35岁到55岁之间的中青年人。

烟气是肺癌最主要的致癌因素

吸烟过程中可产生69 种致癌物质,而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比烟草本身又增加了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所以85%的男性肺癌都是由于吸烟造成的,而丈夫吸烟,妻子患肺癌的危险性就增加30%!

专家特别提醒要记住3 个“20”:烟龄以上的,20 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只要符合其中两个条件,就属于肺癌高发人群。”为此,专家建议,“凡45 岁以上,每日吸烟20 支以上或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 吸烟年限)大于400,有肺癌家族史者、肺癌发病率高的某些职业或工种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定期进行痰细胞学及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检查。”

专家特别强调,戒烟1~2 年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便有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趋势,戒烟5 年后,肺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15 年后就会和不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相仿。

吸烟患者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预防肺癌呢?

(1)禁止和控制吸烟:禁止和控制吸烟,首先要着眼于减少吸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需要制订一定的法律或条例限制人们,特别是限制青少年吸烟。

(2)控制大气污染: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从而达到预防肺癌的目的。

(3)职业防护:对开采放射性矿石的矿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辐射的量。对暴露于致癌化合物的工人,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

(4)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癌发病率高于无慢性支气管炎者,所以积极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对预防肺癌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要劝导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者戒烟,因为患慢性支气管炎又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更高。

(5)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对早期肺癌的筛检手段至今仍不令人满意,在人群中普查肺癌的费用非常昂贵,而对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可能性很小。

预防肺癌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预防肺癌的饮食有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

(2)预防肺癌的饮食应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鹅血、蘑菇、鲨鱼、桂圆、黄鳝、核桃、甲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枣、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虾、蟹、银豆、泥鳅、塘虱、鲩鱼、马哈鱼、绿茶、田螺。

(3)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

(4)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萝卜、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榄、橘饼、海蜇、荸荠、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无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罗汉果、桃、橙、柚等。

(5)发热宜吃黄瓜、冬瓜、苦瓜、莴苣、茄子、发菜、百合、苋菜、荠菜、蕹菜、石花菜、马齿苋、梅、西瓜、菠萝、梨、柿、橘、柠檬、橄榄、桑椹子、荸荠、鸭、青鱼。

5糖尿病年轻化的内外因素

“我常把同糖尿病进行斗争的糖尿病人比作是古代战车上的战士,他驾驭的战车是由3匹战马拖引的,那就是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和体育疗法。驾驭好一匹马需要技巧,驾驭好两匹马需要智慧,如果想驾驭好三匹马,必须是一位杰出的驯马师才行。若想获得真知,必须进行实践。” 美国的Goilslin医生最早提出了3驾马车的理论,他的这段话一直被我奉为经典。

我给向老师打手机,他正在第67界世界药学大会的休息室休息,他温和地告诉我:“下午,我要开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报告要准备。”

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陈述了采访的意图。向老师说:“我准备一下就开始谈吧。”像向老师这样既注重细节又有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给我很深的印象。

全球第二:糖尿病困扰一亿人

向老师说,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比率整体上要比西方世界要少,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我们的1%就相当于人家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了。就是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我国糖尿病人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1979年,我国进行过第一次糖尿病普查,那个时候,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尚不足1%。之后的1989年,由协和牵头做了第二次糖尿病普查,他是亲身参与了的,调查后的结果显示,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1倍。要知道,在我们中国,1%就是1000多万人口。后来到了1996年,又是我们牵头做了第三次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上升到了3.2%左右,北京等地区则已经接近了6%。这可不是增长率,从1989年~1996年,只有7年时间。

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病人已经达到400万人,2型糖尿病人则有4000万人左右。世界现在的糖尿病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我们位列第二名。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在欧美,而中国的糖尿病病人的总数已经完全超过了欧洲和美国糖尿病人数的总和。

如果我们细算起来的话,我国的糖尿病人每天都要增加3000——4000人,每年至少要增加100万——200万人。

除了4000万糖尿病患者之外,我国至少还有6000万糖耐量异常的人。也就是说,我国糖尿病的预备军数量更为庞大。这些加起来可是1个亿人口啊。所以说,我国的糖尿病正在暴发流行,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8岁孩子:

糖尿病逐代年轻现象

向老师告诉我们,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讨论主题是青少年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他刚刚才做出了报告。

以前人们普遍的认识是糖尿病属于老年病,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同了,许多青少年都患有2型糖尿病。

在家族糖尿病史里,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逐代年轻现象。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比如:在糖尿病家族里,祖父母可能60-70岁得病,父母就可能是40-50岁左右得病,而子女这一代就可能是20-30岁左右得病,越来越早。不仅如此,现在有很多儿童都已经加入到了2型糖尿病队伍里了。“我见过的最低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只有8岁。”有的小孩从小生活饮食都不正确,造成极胖的体型。脖子特别黑,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脖子很黑又很粗糙就责怪孩子不洗脖子,其实这种粗黑我们常称之为“黑棘皮病”,这是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结果,除了减肥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外,别无选择,根本就洗不干净。

目前我国儿童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了儿童糖尿病总数的一半,有些国家比如日本已经占到了70-80%左右。我国照这样发展下去,也有此趋势。

不过虽然很多儿童的血糖已经高到了可以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是却暂时不用打胰岛素,只要减肥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喜欢吃和吃得起

——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就其内在因素来说,人们对生活态度的认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如果分年龄段来看的话,大致有这么几种心态:

年轻人,这个时期,人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受到美味的诱惑,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很容易发胖甚至引起糖尿病,但是最能抑制青少年饮食结构的父母却恰恰在这一时期,不予节制。许多青少年(包括儿童)的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增加营养,岂不知道,过犹不及。过度的补充那些所谓的“营养”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大量的油脂和粗蛋白进入人体形成了很多垃圾,而该补充的营养,像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却根本没有足够的摄入,这是一种营养极不均衡的“营养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肥胖或者得糖尿病。

中年人,中国人喜欢储存,以备万一。这和中国人曾经长期挨饿有关。很多中年人有一种心理误区,就是趁年轻把该储存的能量补足,等到老了以度晚年。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很多中年人一日三餐甚至四餐都暴饮暴食,最后的结果呢?年龄不大,落得一身病。

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大多数都经历过一些特殊时期,应该说是艰苦和贫困的一代。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年人往往有这样一个心态:我年轻的时候想吃什么吃不着,每天拼命干活。现在退休了有钱了,我得把过去欠下来的补回来:我得休息,我可不能运动,我得吃,过去想吃吃不上的我得都吃够了,过去没见过的好东西,我更得吃足了。在这种心态下,想不得糖尿病都难。

就其外在因素而言,大致也可以分出这么三条:

生活水平提高了,具备了很高的物质条件。以前国家经济上困难,人们买东西要凭票,像粮票、饭票、油票、肉票、面票,甚至过节吃花生都要凭票购买。我相信很多人都对那个时期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个人每年就是那么点东西,用完了就没有了,想多吃,你根本就吃不到,想胖想得糖尿病都很难,因为没有那个物质基础。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手里有钱了,想买什么买什么。没有了限制,自然糖尿病的患病率会跟着提高。

人均寿命提高了,尽管糖尿病有着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以前全国人均寿命才39岁,很多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患病就死去了,现在我国已经逐渐步入到老龄化国家。什么是老龄化?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群达到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群达到7%以上。人均寿命延长了,得糖尿病的几率自然就增加了。

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普查制度的完善。以前我国医疗水平极端落后,根本没有很明确的、很严谨的普查,糖尿病患者少,人们在检查的时候也很少重视像血糖、血脂的检查。现在无论是检查普及程度还是检查的精准性都大大提高了,已经发展到了“滴血查糖”的检测水平。

提高生活水平是我们的国策,是奋斗目标,延长寿命和改善医疗条件更是如此,这三项只能越变越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只能从内在因素抓起,即改变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觉得《乳腺癌发病年轻化 自我检查小妙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