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18.1佛教中的禅定

18.1佛教中的禅定

时间:2019-07-21 11:12:17

相关推荐

18.1佛教中的禅定

如第16.5.C小节所述,“禅”是梵文音译“禅那”的简称,而禅那的意思是静虑、思维修。从这个意义上,“禅”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是相通的,所以中国佛教里常常并称为“禅定”。如第17.3节和17.5节所述,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和大乘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都包含有禅定的内容,佛陀在开悟之前也曾经修习禅定,这些都表明禅定是佛教修行过程中一个重要方法[1]。

如第16.1节所述,禅定作为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方法,最早由东汉末期的西域僧人安世高(见22页)传入中国内地。安世高所传的禅法基本上是小乘禅法[2],大约稍后来华的支娄迦谶(见22页)带来了大乘禅法[3],不过其影响要小于安世高的禅法。这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不久,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大影响,禅学也仅是刚开始传播。当时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神仙方术,而禅定能够引发神通(见17.6节),所以禅学常常被人们视作是修仙得道的一种方法。

另外禅法重视师承,认为“无师道终不成”,而中国的禅学却没有好的师承,所以也很不系统。这种情况直到佛驮跋陀罗(见29页)来华之后才得以改变,佛驮跋陀罗自己精通禅修,又有良好的师承,他到中国之后开始广授禅法[4]。随着佛驮跋陀罗及其弟子们的推广,中国本土的禅法也开始兴盛起来。


[1]禅定的修行方法并非佛教的发明,在佛教创立之前类似禅定的修行方式就在古印度非常流行,它有一个现代人更为熟悉的名字“瑜伽”。如第11页注释所述,“瑜伽”是梵语音译,意译过来是“结合、统一”的意思,也就是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使自己和“梵(神)”结合的修行方式。有观点认为,印度文化中擅长瑜伽、禅定等精神修行的特点与当地炎热的气候密切相关。在炽热难耐的环境里,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心情平静,便会觉得舒服很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而印度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温的状态,在古代有没有特别有效的降温方法,于是人们也就发明出静坐、冥想等方法来对付炎热,瑜伽、禅定等含有宗教色彩的精神修行方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和提炼出来。

[2]安世高的禅法主要强调“止观”双修*,如第90页所述,“止”就是把心念从一切外境上收回,也就是“戒、定、慧”三学中的“定”。“观”就是用佛教智慧来观察一切境界,也就等同于三学中的“慧”,安世高的禅法基本上等同于小乘佛教的禅法。简单来说,安世高即强调坐禅等修行实践,也重视佛教义理的学习,不过安世高所传的佛教义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他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还是禅定等修行实践方法。

* 例如安世高所译的《阴持人经》(卷下)中讲:“一切天下人有二病。何等为二?一为痴,二为爱。是二病故,佛现二药。何等为二?一为止,二为观。若用二药,为愈二病,令自证贪爱欲,不复贪念,意得解脱。痴已解,令从慧得解脱。”

[3]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舟三昧经》把“般舟三昧”引入中国。“般舟”的意思是佛立,“般舟三昧”就是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里,例如每月的固定几天,不断地在心中或口中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见到诸佛显现于修行者面前,所以“般舟三昧”也称为念佛三昧。这对中国佛教的修行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东晋慧远提倡的“念佛三昧”(见29页注释)以及法华宗提倡的“法华三昧”(见39页注释)都与此类似。

[4]佛驮跋陀罗的禅学有良好的师承,在他翻译的《达摩多罗禅经》以及慧观为此经作的序中,佛驮跋陀罗的师承可以一直追溯到释迦牟尼。因此当佛驮跋陀罗在长安传授禅法的时候,中国本土的僧人“闻风而至”。由于受到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后来佛驮跋陀罗离开长安,率领众多弟子南下到庐山,受到慧远(见29页注释)的欢迎。正是在这里佛驮跋陀罗译出了《达摩多罗禅经》(又名《不净观经》或《修行方便禅经》),这部经被慧远称赞为“道冠三乘,智通十地”。不过此经现已失传,人们只能从经序中对其内容略窥一二。

佛驮跋陀罗所传授的禅法仍然以小乘禅法为主,其中特别重视数息观和不净观,这两种法门被称为“二甘露门”。数息观就是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以此来降低人的意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在禅坐的时候,在心中默默地数呼吸的数目,“一、二、三……”,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修行者心中的杂念,帮助他进入禅定状态(见88页注释)。普通人也可以利用数息观作为调节情绪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缓解一个人内心紧张、焦虑、恐惧等精神状态。不净观就是通过观想自己以及他人身体种种污秽不净的现象,以此来减轻或消除自己的贪恋,这是佛教对治个人贪欲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可以想象一个漂亮的女子(或男子)是由一具骨架加上一堆血肉构成的一个臭皮囊,以后不可避免地会衰老死亡,然后尸体就会肿胀腐烂、脓血横流、蝇虫遍布,最后只剩下一副白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一些人提倡修习不净观,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关于修行不净观的网站,里面有大量关于修习不净观、白骨观的内容和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数都过于恐怖和血腥,普通人观看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另外修行不净观需要长时间观看和回想这些恐怖血腥的场景,这可能会导致修行者出现精神异常,严重时会出现厌世、轻生、杀人等倾向。《杂阿含经》(八○九卷)便记载了“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所以佛教通常把不净观作为对治贪欲的权宜之计,并不主张过分地去修习不净观。佛教讲究“中道”,一方面让修行者放弃对色身的过分贪恋,另一方面也反对轻视、厌恶、虐待色身,贪恋和厌恶都是极端的观念,并不符合佛法的精神。所以说佛教的实践和修习一定要有名师的指导,否则往往容易陷入极端和偏见,可能会引起各种不良和严重的后果。

* 电影《色戒》(见98页注释)里就是类似的场景,当年轻的僧人塔西情欲难耐的时候,他的师父让他去见一个年老的喇嘛。这个喇嘛取出一些陈年的图画给塔西看,这些图从正面看是一副香艳的春宫图,从背面看则是一具具的白骨。小说《红楼梦》里的那个有关风月宝鉴镜子的情节显然也来自于佛教的不净观。第十二回贾瑞因为贪恋王熙凤而得了“冤业之症”,吃了许多药也不见效。一个道士送给贾瑞一面镜子,这个镜子从背面看是一具骷髅,从正面看则是风情万种的凤姐。道士让贾瑞只可照背面、不可照正面,贾瑞却忍不住照正面,于是就觉得自己荡悠悠地进了镜子和凤姐云雨一番。三四次之后,贾瑞终于命丧黄泉,“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

如果觉得《18.1佛教中的禅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