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今日朔州玉米价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玉米价格

今日朔州玉米价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玉米价格

时间:2023-08-22 08:20:55

相关推荐

今日朔州玉米价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玉米价格

#朔州头条# #我家乡的特色美食# 我的家乡 朔州,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物产丰富,而且美食也丰富多样。主要有莜面饨饨、莜面窝窝、抿拔股儿、炒块垒、油炸糕、烫面饺子、羊杂割、混糖月饼、怀仁糖干炉、应县凉粉、滴溜儿等等,说起来每一种美食都会让人流口水!

说起美食不得不提到“中国杂粮强市”这个称号,朔州位于北纬39.33,四季分明、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具有种植杂粮独特的天然优势,是北方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基地,盛产高粱、莜麦、荞麦、粟米、绿豆、藜麦、玉米、小米等30多个杂粮品种。这儿的好多美食都离不开这些特殊的杂粮食材,像莜面窝窝、荞面疙瘩、磨山药抿拔股儿、油炸糕、拿糕、块垒、小米稠粥等等。#我的生活日记#

玉米进口不用慌!小麦落价不要急!

1月23日全国玉米涨跌

山西朔州怀仁直属库开收二等14水3060元/吨

吉林梅花昨日涨200元,干粮2850元/吨,潮粮2800元/吨

山东七星柠檬落20元,执行3020元/吨

山东恒仁工贸落10元,执行3020元/吨

山东滨州金汇落6元,执行2954元/吨

山东天力药业落6元,执行2964元/吨

山东福洋生物落6元,执行2942元/吨

山东寿光金玉米落6元,执行2964元/吨

山东临清金玉米落6元,执行2914元/吨

山东禹城保龄宝落6元,执行2974元/吨

山东地区今早排队1104车,较昨日增加103车

锦州港今早108车,较昨日增加16车

1月23日全国玉米涨跌

河北柏乡五得利落5厘,普麦1.29元

河北深州五得利落5厘,普麦1.28元

山东发达面粉武城落5厘,普麦1.26元

山东利生集团济宁落3分,810容重1.29元,790容重1.27元

今日玉米市场大体维稳,山东地区由于到货量较多,个别厂家小幅三厘两厘回调。而目前的市场也基本年前尾声了,还有十多天就春节,厂家粮库即将陆续停收放假,基层粮商农户也即将步入春节过年。年前市场基本稳定,没什么波动。而近两日市场讨论得比较火热的进口玉米,部分人有些夸大宣传。前两天有一车乌克兰玉米专列到甘肃兰州,数量为1万吨,而市场有些夸大炒作,说什么一千万吨。这压根也不可能!第一、乌克兰新玉米产量仅为2930万吨,并且由于新玉米减产六百万吨,乌克兰近期正在考虑是否限制玉米出口。这会也不太可能出口一千万吨这么大数量。第二、乌克兰玉米是在720万吨配额以内的,但无论是海关数据还是各机构的进口数据,基本都没有说乌克兰上千万吨的进口。第三、国内玉米价格越来越高,进口玉米数量越来越多是很正常的!但重点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只有美国玉米能够满足进口几千万吨的可能性。几个月之前市场也一直有传言说今年将进口上千万吨美国玉米,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确切信息,并且即便是进口,也是陆续分批到港,也不会一下子几百万吨几千万吨突然出现。短期内玉米市场仍是偏强运行,利好因素较多,市场供需偏紧,在没有几千万吨的拍卖或进口等大调控前,玉米市场很难大跌!现在互联网时代,网上信息也很多,有些夸大虚假的一定要认清,别误导!理智看待市场,落价不慌,涨价不盲!玉米行情后市必创新高!关注市场购销上量节奏和后市政策引导为主。

小麦方面不用多说,虽然较多的面粉厂落价,但毕竟大家手里都是新麦,再怎么落,不能比拍卖的价格低吧。很多朋友也在寄希望于年后,但年后面粉厂需求逐渐淡季,拍卖一周四百万吨继续拍,中储粮轮换拍卖还得来,虽然市场余粮在逐步减少,但拍卖数量庞大的周周供应不断,也不存在大涨的可能性。预计后期小麦价格持续围绕在拍卖价格运行,也就是1.25-1.3区间。难有大涨大跌!下有底,上有顶!但优质麦则不同,优质麦只会越来越少,价格只会水涨船高。对于当前下跌的行情只能告诉大家有序卖粮,尽可能别扎堆吧。下跌也不会跌到哪里去的。市场底部是有支撑的。但也别妄想着1.4、1.5的价格了。

玉米又上天了,突破1.4,到达1.5,存玉米到现在的最有福了。三农小分队

这应该是好多农民的福气,在晋北大多数农民都会存粮到过年以后,平常卖的相对较少,这样就自然抓住了这一拨拨好行情。定襄、朔州等地朋友纷纷报喜玉米过1块4了,这比起10月份的8毛多简直快翻倍了。

最近玉米有个不正常现象,东北的玉米到不了山东,价格不差上下了,山东深加工企业一直处于收粮不充足的情况下。再加过年车辆不足,疫情车情不能动,更加剧了玉米供应量不足。

有人预测年后会过1块7,照这样子还真不是什么梦话。#三农小分队# #我们都是乡村振兴者#

春节临近玉米依然抢手,节后或波动上涨

三言两语

昨日玉米价格行情趋稳运行。进入春节模式,行情无明显变化。山东开始上量,企业涨价有效果,上涨步伐放缓。黑龙江省储受制于毒素问题,开的库不多,收的量不大,达标的粮寥寥无几。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国内玉米市场交投趋于清淡,部分囤粮者获利了结,现货价格小幅回落,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再度上扬,反应市场消费潜力仍然较强。短期内玉米供需格局仍然偏紧,买货热情因假日减淡,但节后需求可能还会反扑。

玉米最新涨价信息

(1)涨1分,各位客户您好,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2月3号6:30起本地自然干玉米价格调整为:1.51元/市斤,南厂、北厂、仓库抵扣0.5,新厂无抵扣。水份20%--25%每超一另加0.5,25%以上拒收,卸车中至少测量三次水份,以最高水份加扣标准加扣,毛粮另加1.0。邵疃库无抵扣,水份16.5%以内。

(2)山东米能生物玉米价格上调一分执行价格1.515

(3)广大玉米客户:陕西宝鸡阜丰公司从2月3日中午12:00时起玉米收购价格统一调整为:1.49元/斤,进厂车辆维持原价。

(4)希杰生物玉米价格上调一分执行价格1.495元!

(5)邢台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2880-292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元/吨。

(6)山西晋城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790-28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7)晋中地区水分15%玉米农户处收购价为2790-28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8)临汾地区水分15%以内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790-28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9)运城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810-287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元/吨。

(10)长治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790-28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元/吨。

(11)忻州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810-287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12)朔州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810-287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13)吕梁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2810-287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吨。

(14)鲅鱼圈港地区水分15%新粮收购价2880-2890元/吨,平舱价2930-29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元/吨。

(15广东蛇口港地区水分15%玉米主流成交价2930-296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元/吨。

(16)内蒙古通辽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为2810-2880元/吨,出库价格为2860-292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40元/吨。

(17)赤峰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为2810-2880元/吨,出库价格为2860-292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40元/吨。

(18)农安地区水分15%新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为2750-2800元/吨,出库价格为2800-284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40元/吨。

(19)大安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为2810-2830元/吨,出库价格为2800-288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元/吨。

(20)青冈地区水分15%玉米贸易商收购价格为2560-2620元/吨,出库价格为2600-266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0元/吨。青冈龙凤三等新粮挂牌收购价格276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20元/吨。

如期而至,山西今天真的降温了,伴着小雨,已经种上的玉米出了苗的看温度情况得防寒,没有种的就得再等几天了,特别是朔州大同一带,降温会厉害些。#农技科普大赛#

这是晋中太谷的玉米,最低气温9℃,没关系,不影响生长和种植。问了个农民为啥现在才种?回答挺妙,早就知道5月初会有降温,硬等到现在。多看天气预报还是有用的。#三农小分队# #春日记#

爱国从小事做起

清新溪水DP

真有心!朔州一女子玉米、红枣摆出中国地图、五星红旗,并在中国地图旁边用苹果摆出祖国生日快乐几个字,祝福祖国。女子摆出的中国地图并不是只有中国轮廓,中国各省份的行政版图也清晰可见。这幅作品是女子与孩子在一起共同完成的,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爱国意识,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女子摆生日快乐几个字,孩子在摆五星红旗,他们每一个人都很认真地去完成这幅作品时。虽然完成这个作品很费时间,但是他们心里很高兴,这个作品是他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神头镇,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面积159.2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人口1857。因附近有神头泉,故名。1951年属朔县二区。1953年设神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10月改镇。2001年大夫庄乡并入。地处源子河下游与七里河下游平川区。主产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油料作物。特产红鳟鱼,盛产甜菜、胡麻。有煤矿、电力、水泥、电石、铁合金、啤酒等厂矿。为朔城区东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北同蒲铁路、208国道经此。有马邑古城遗址。

神海湿地风景区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良好,芦苇、水草、湿地有1000多亩,大型岩溶泉群有100多个泉点。来神头镇的神海湿地,看一看终年不竭不冻的神头泉群,感受一下“神海”的奇妙景观,是一种美的享受。

东汉时,桑干河被称为漯水,神头海即为漯源,百姓把这方万古不竭的泉群称作“神头”,寓意神灵所在、百川之源。

神海湿地也叫神头海,有“塞上西湖”的美誉。神头泉群为山西省十九大岩溶泉水之一,泉群分布面积达5平方公里,主要由金龙池、五花泉、水围寺、三泉湾、黄道泉、玉龙泉和莲花池等组成。这里的泉水终年恒温,丰沛的水源构成了桑干河稳定的水量,形成了北方干旱地区的独特景观。当地政府规划设计有亭台水榭、小桥楼阁、北魏石塔,复建水月禅寺,呈现出一派湖光山色、梦里桃园的山水古镇美景。

巍巍洪涛山下,悠悠桑干河畔,横卧着一座“塞外江南”小村——东神头村。坐落于神头镇的东神头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风景宜人,民风淳朴。近年来,东神头村依托优势,以神海湿地为轴心,辐射连片开发旅游业。

史上最强春末“感冒”,一夜骤降30多度!前两三天中午还是30度,走在路上汗流浃背;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下着雪,冻得瑟瑟发抖。往年临近5月,即使是北方城市,也进入了升温节奏,感受到了炎热的夏天。各单位学校都有运动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穿短袖裙子的季节。然而,4月27日凌晨,山西大同、朔州普降大雪。

突如其来的降温和冷空气云层,持续的大风天气带来降水,急剧的降温带来厚厚的积雪,给三晋大地披上一层银色。但是,刚刚种下玉米和蔬菜种子,长出青苗的农民伯伯,会因为低温霜冻冻死,让一年的收成化为乌有。此外,刚刚开花的果树等待蜜蜂和蝴蝶授粉,由于雄蕊被冻僵,恐怕今年不会结果。原来,谷雨刚过,植物就长出了嫩叶和准备繁茂生长的嫩芽,但一出生就被“古雪”冻住了。

对于急着准备上班上学的人来说,大雪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和棉袄。很多年了,他们都没见过四月下雪的罕见景象。骑行上路和打滑摔跤在疫情下对老人来说更是致命的。即使做了手术,住进医院,器官也很难受到创伤。死亡率往往极高,甚至摔跤后袁隆平都没回来。更何况对于我们普通家庭的老人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天气。所以,千万不要让老人摔跤!

四月是世界上美好的一天。本来是花开的季节,现在天气反常。积雪导致道路结冰,还会带来交通事故。对于崎岖多山的晋西北来说,更要尽量减少出行,确保人身安全。#山西#

#朔州头条#

腊八粥的传说

在我国北方广大城乡农村,每逢腊月初八这一天,就会用米、豆、麦混合熬成一种粥,称之为 “ 腊八粥 ” 。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伏牛山下住着一户人家,老俩口生了一个儿子,老头是一个勤快的老实人。虽然已是年过花甲,但还是仍然天天鸡叫起床,打扫院落,上街拾粪,天亮下地干活,精心耕耘。八亩坟地里年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除了日常生活以外,还有节余,用来出售卖点零花钱。院子里树木成林,瓜棚遮天,菜豆鲜果,一年四季不断。除一家人吃喝以外,还能换回不少银两来,那日子过得真是 “ 吃着甘蔗上山,步步甜,节节高 ”。村里人问他:“ 你家是种有摇钱树,日子过的挺舒服?” 老头笑着说:“ 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的两只手。” 因为老头每天早起,人们送他个外号叫:“ 打鸣鸡 ”。

而老婆也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妇人,一天三顿饭,精打细算,闲时吃稀,忙月吃稠。平时多把菜,省把面,邻居说她:“ 你家吃穿不愁,你仔细干啥?” 老婆说:“ 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饱时想饿时,丰年想旱年。” 老婆不仅吃的节省,穿的也节约,做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照样穿。

老俩口生有一个儿子,一家三口人年年丰衣足食,而且还常常拿出余钱、剩米接济左邻右舍。有人问:“ 你家业不大,怎过的这么舒坦呢?是不是家里藏了个聚宝盆?” 老婆说:“ 聚宝盆不算好,勤俭才是无价宝 ”。因为老婆不抛米不洒面,不随意乱花钱,邻居都称她是:“ 不漏汤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儿子已经长到了十七、八岁大了。这个儿子虽说长得五大三粗,挺壮实的,可是跟爹妈不一样。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大了也是饱吃饱睡不干活。人们送他个外号叫:“ 瞌睡虫 ”。

有一天,老头摸摸胡子,知道自己老了,就对儿子说:“ 爹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 ”。靠天靠地靠爹娘,都不如靠自己劳动付出,你往后不要只顾睡觉了,也得学会种庄稼过日子啊!。“ 瞌睡虫 ”儿子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照样睡他的懒觉。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个媳妇成了家。这个媳妇,和他儿子一样,也是一个好吃懒做,日头不落便睡,日出三竿才起。不拿针线,不进厨房,跌倒油瓶也不扶,整天挥霍浪费,不懂得节俭,今天扔块馍,明天倒掉剩饭菜,人们送她个外号叫:“ 没底锅 ”。

有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的白发,对着儿媳妇叹声道:“ 初一扎针十五拨,强似挨门求人家,家常便饭吃的长,粗布衣裳穿的久,嫌吃嫌穿没吃穿,过日子可得会精打细算啊 ”。儿媳妇只当耳边风,一句也没往心里记。

过了几年,老俩口同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就把儿子、儿媳叫到面前,再三嘱咐:“ 要想日子常富有,鸡叫三遍离床铺,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 男当勤耕种,女当多织布 ”。说吧,老俩口同时闭眼去逝了。这时儿子和儿媳看着满仓的粮食,儿子说:“ 吃不愁,喝不愁,何必种地晒日头。” 再看看 “ 被满床,衣满箱 ”。儿媳接着说:“ 冬有棉,夏有单,何必纺织月西斜 ”。小俩口一唱一和,谁也没有把二老临终前说的话牢记在心上。

转眼又是一年,八亩坟已变成了荒草地,家里的柴米油盐,一天比一天少,衣服鞋袜,一天比一天烂。树叶一青一黄,燕子飞来飞去,年复一年过去了,地里颗粒未收,家里吃穿用尽。春夏过去了,秋冬又来了。小俩口呆在屋里,只得忍饥挨饿。好心的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俩口面子上,这家给一块馍,那家端一碗汤。于是,小俩口又在想:“ 这样也能混日子过。”

到了数九寒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天气越来越冷,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大雪封门,北风呼啸,小俩口在一起冻的 “ 筛米糠 ”,肚里没饭,身上衣单,命在旦夕。他俩眼盯着地,手扶着墙,忽然发现地缝里有几粒米、麦、豆等杂粮。这可是救命的宝贝呀,一米救三荒,赶快放到锅里去煮,把最后的一把柴草也拿来填到炉灶里,煮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米粥。有大米、小米、红豆、玉米、萝卜叶、红薯叶,凡是能充饥的全都煮进了锅里。小俩口这时才想起了二老爹娘的话,可是已经晚了。“ 腊七腊八,出门冻掉下巴 ”,小俩口一人盛了一碗杂七杂八粥,端起来,刚吃了几口,一阵大风刮过来,由于房屋破损年久无人修补,被风刮倒了,等邻居们冒着风雪赶来,扒开房子一看,小俩口已经冻死了,每人身边放着半碗杂七杂八粥。

从此,每年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也熬这样一锅粥,让孩子们吃,边吃边讲 “ 瞌睡虫 ” 和 “ 没底锅 ”饿死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从宋、元,明、清一直传到现在。由于熬这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所以人们就叫它 “ 腊八粥 ”。

山西运城永济任阳村,是我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1929年,我的父亲郑林(原名赵汝森)离开家乡,投奔省国民师范上学的老乡张青巽(李雪峰)到太原求学,并在他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8月12日上午,我和家人回到村里。这是我第五次回老家。

第一次可能是1962年夏天,我不满三岁,依稀记得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五人,从县城坐着马车经过大半天时间才回到村里。走时母亲准备了一大叠手绢,足有几十块,见了乡亲们就当小礼物散发。然后的记忆就是每天喝玉米糁子粥,和在太原喝小米稀饭不同,那次在村里住了好几天。

第二次是1970年的夏天,我12岁,随母亲下放到运城原王庄公社姚孟大队,然后去永济任阳村看望年迈的奶奶,那时奶奶93高龄,已不认识我们。可能住了一两天吧。临走时奶奶好像弄清楚我是谁了,说告诉你爸爸,不要回来看我,花路费呢…其实我心里清楚,父亲当时还被关押,根本来不了。

第三次来是1997年的秋天,到运城出差顺道回村里,那时老家已人去屋空,大门前杂草丛生,找来亲戚打开门锁,小小的四合院空空荡荡…

第四次就是前年,听说乡亲们在村里自发搞了李雪峰郑林生平展览,并成为了永济爱国教育基地,91岁的母亲说生前有一个愿望,就是再回永济老家看看(我母亲是朔州平鲁人)。那次我们陪老母亲和村里乡亲见面座谈参观…中午还请乡亲们吃了一餐饭。

这回是第五次,村里依旧平和安详,半截老屋残缺不已,熟悉又陌生,像是无声诉说着流逝岁月。

村里的老人说,1908年的冬天,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这间老屋里。可问屋外青台上,是不是还有父亲小时候读书练字的印痕…

老屋的房顶上长着茅草,窗框还在;院里的灶台、织布机依稀可见;残缺的半壁墙,那应该是清朝时的砖和瓦…

最后一张,是我奶奶的相片。

#朔州头条#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初二日为龙抬头节,亦称为龙头节、春龙节。在朔州俗称 “ 引钱龙 ” 。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 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兴云布雨,雨水一天天多了起来。” 据《中国文明大观》记载:“ 武则天篡位称帝后,惹怒了天宫中的玉皇大帝:‘ 岂有此理,女人哪能执掌天下?’ 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不得下雨!” 司管天河的御龙自言自语地说:“ 这可把天下百姓坑死了!” 不久,他看见人间赤日炎炎,百姓叫苦连天,饿殍遍野,忍心不过,就偷偷给人间下了一次雨,被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把他压在了山下,金豆开花后才能放他出来。结果,下了雨以后,天下百姓种上了玉米,秋天,人们翻晒玉米,爆玉米花庆祝,一位好心的天官登上灵霄殿奏请玉皇大帝快到南天门俯视金豆开白花的盛况,玉帝看完后,无话可说了,于二月初二日,把御龙放了出来。民间为了纪念善良的御龙,希望他继续为民间兴云布雨,每到二月初二日,家家户户于清晨到井里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点灯,烧香,上供,称为 “ 引田龙 ” 。让能布雨的御龙关照百姓生存的田地。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据《中华民族风俗辞典》记载:“ 骊山马额塬村有一个叫 “ 水生 ” 的小伙子,为百姓寻找水源对抗旱情,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二月初二日这天,在深山幽谷中找到了水源,人们说他真能干,降伏了小龙,也怪,二月初二的这一天正巧下起了小雨雪,于是,传为 “ 二月二龙抬头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水生,每年的二月初二引田龙。

以上虽然都是传说,但在人们奉信神龙治水,没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出于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理,二月二引田龙逐成为了习俗。

在朔州二月初二这一天有以下几项活动:

①、引钱龙,是日清晨,家家户户把方口铜钱用红线串成长龙形,挂在水桶上,挑上水桶,带上香、纸、炮,到平常挑水的水井边、河畔边,在预先贴好的 “ 井神 ” 或 “ 河神 ” 神位前焚香敬纸,跪拜响炮,然后挑两桶水回到家中倒入水缸内,盖上缸盖,上面摆从水桶上摘下来的方口铜钱串,钱龙饽饽,龙御乾隆铜字钱,焚香上供。

据《白泽图考》和《辑柳编》记载:井神名观,是一位美女,因为她爱吹箫,别号吹箫女子。《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二《井神现身》记载:井神乃一很爱干净的女子,江苏宜兴荆溪边村人,经常保护井水卫生,不让百姓喝上脏水。邻村还有个心地善良,好为别人做好事的独身男子名叫吴湛,为了百姓能够喝上纯净的水,不让灰尘、粪土、杂草、乱柴被风刮到井里,就编织了一个竹排井盖,把井盖住,从此,百姓喝上了井里清澈甘甜的水,从来没有得过病,这件事情感动了井观这个美貌的女子,便常常偷着给吴湛去做饭洗衣,吴湛很是奇怪,便藏了起来要看个究竟,当井观又给吴湛做饭炒菜时,吴湛猛然出现,井观含羞地说:“ 我爱干净,你为百姓,你我志向相投,让百姓喝上了卫生甘甜的水,我实在过意不去,才给你去洗衣做饭的。” 话未说完,二人恩爱相抱。从此二人结为夫妻,为百姓守护水井,后人为了报答井观的美德,把她尊称为井神。此外,《中国百神全书》记载:井神乃螺女、井泉童子郭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引钱龙的活动,百姓已经不再进行了。

②、捻顺气线,二月初二日清晨,妇女们不见太阳起床,用棉花和预先染红的棉花分别捻上白线和红线,最后并在一体捻成线,名曰 “ 顺气线 ” ,顺气线五寸左右长一绺,家里大人小孩都在衣扣上系上一绺,房屋门上也挂一绺,预祝一年好运,事事顺利,一直到换夏衣时才不再带了。

③、咬金咬银,二月初二日早饭,家里人们都要吃煮鸡蛋,叫做咬金咬银,意为发财致富,有钱花。

④、挑龙衣,亦称为吃 “ 龙须面 ” 二月初二日这天,家家户户午饭吃擀豆面或白面面条,意为龙行天下治雨,丰衣足食,禾苗茂盛,年景美好。

⑤、剃龙头 ,二月初二日理发称之为:剃龙头,民间有 “ 二月二,剃龙头 ” 的说法。这一天说 “ 理发去旧迎新 ” 。孩子理发,叫“ 剃喜头 ”,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希望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 剃龙头 ”,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鸿运当头,福星高照。二月初二日这天理发,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年前还有: “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 的说法。年也过了,闲了一个多月了,头发也长长了,所以也就该剃头发了。还有的地方,女孩在这一天要 “ 穿耳眼 ”。因此,民谚说: “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民谚还说:“ 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可见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理发,一是一种习俗,另外也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如果觉得《今日朔州玉米价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玉米价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