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肾萎缩 肾萎缩的原因

肾萎缩 肾萎缩的原因

时间:2022-01-31 02:16:57

相关推荐

肾萎缩 肾萎缩的原因

一、肾萎缩的病因

1、病毒性肾萎缩: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登革热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肾萎缩態。

2、器质性肾萎缩: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多发性硬化、慢性肾炎、糖尿病病变、先天性肾病、血管因素等导致肾萎缩。

3、淋巴萎缩性肾病:体内的淋巴管、肾动脉、肾小球外囊炎均可导致淋巴萎缩性肾脏损伤,从而出现肾萎缩症状。

4、化学性肾萎缩:化学物质毒害的化学性肾病,有时也可引起肾萎缩。

5、外伤性肾萎缩:腹膜炎、横纹肌炎、对肾血运结构的影响、激素疗法等,都可以引起外伤性肾萎缩。

二、肾萎缩的病症

1、肾功能障碍:当肾萎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肾脏功能障碍,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血尿等;

2、血压异常:肾萎缩会导致血液重量或容量变小,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轻度、中度到重度低血压的症状;

3、肌张力增高:肾萎缩时患者的血容量降低,也会引起肾素的分泌及等活性内分泌激素的分泌降低,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肌肉的张力变高,造成患者肌痉挛性的症状;

4、营养代谢紊乱:当肾萎缩持续发展时,会伴随着血容量的缩小,使患者易出现营养代谢紊乱,从而出现乏力、便秘、胃肠道病变和骨质疏松等症状;

5、多汗:当肾萎缩持续发展时,患者的出水量会减少,会引起体内的水营养失衡,从而导致多汗的发生,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或者进食等都会有反应。

三、肾萎缩的诊断

1、血液检查:检查血肌酐、总胆红素、尿素等项目,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2、尿液检查:尿液颜色深,尿中混有尿酮体、白细胞,表明患者患肾萎缩;

3、彩超检查:利用超声对病人肾脏尺寸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进行检测,以查明肾脏是否萎缩;

4、CT/MRI检查:CT或MRI可以显示肾膜的分布及病灶的大小,从而确定肾萎缩症的类型;

5、血清尿蛋白测定:血清尿蛋白测定可以反映肾小球结构是否正常,便于诊断肾萎缩。

一、定义:

肾萎缩(Kidney Disease)是指肾脏自身受损害,其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蛋白尿和血液比重升高、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它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一种,也是肾功能持续下降最常见的病因,是机体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表现,是重要的代谢性疾病。

二、病因:

1. 长期受损害:肾衰逐渐地受到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慢性刺激,最后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血液、尿比重升高等症状,最终出现肾萎缩的病症;

2. 糖尿病:久病不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内分泌障碍和炎症反应,可以导致肾脏损伤,可能出现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最终可以造成肾萎缩病症;

3. 高血压: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对肾脏功能有损害,最终致使肾萎缩;

4. 其他如感染、毒物中毒、结缔组织病变、先天性肾功能异常、抗磷脂药物等,都可能诱发肾萎缩;

5. 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性病变,如果不加治疗,也会发展成肾萎缩。

三、临床表现:

1.蛋白尿:肾萎缩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是因为肾小球膜层损害严重,导致蛋白质渗透到尿浆中,表现为白色沉淀;

2.血液比重升高:由于肾脏造血功能减少,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血液比重升高;

3. 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指的是血浆中钠、钙、氯离子、磷离子及尿酸等多重电解质的水平出现异常,有助于诊断肾病的性质;

4. 组织变性:由于长期肾衰造成病理改变,肾实质大小及重量减少,最终会发展成肾硬化;

5. 其他表现:肾萎缩病期间,还可出现疼痛、乏力、心悸、持续性低血压、血压忽高忽低等症状。

四、治疗:

1. 控制病因:即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既往病情,全面控制及积极治疗;

2. 降低蛋白尿:通过输液、蛋白降尿素等治疗,可以减少蛋白尿;

3. 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给予矫正水、盐和电解质的方法改善病情;

4. 抗感染、抗炎治疗:给予定向抗菌药等抗感染用药,使炎症减轻;

5. 使用中药:中成药及其他三角药治疗,能有效缓解肾萎缩症状。

五、护理:

1. 饮食护理:肾萎缩患者应合理均衡营养摄入,多食清淡食物,减少盐、糖和钾的摄入,以及对含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的摄入;

2. 水果蔬菜摄入:饮食护理中,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维生素和钙等营养素;

如果觉得《肾萎缩 肾萎缩的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