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时间:2020-05-17 14:49:36

相关推荐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先谈谈什么是黄疸,人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如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表现

黄疸这种疾病多发病在新生儿身上。他多发病在出生两天以后,也有发病在后期。黄疸的发病的病理不通好转的时间不一样,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性黄疸的症状和病程。

生理性黄疸病症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天最黄,足月儿在第&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周&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宝宝的了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不有治疗自然会消除,但要是宝宝在出生患病两周不见好转而且伴有发热是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了,精心护理。还要及时去就医。

2皮肤发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您了解这些的区别很都有哪些症状吗?对于黄疸一直不退的宝宝,又该如何合理的护理呢?

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忽然皮肤发黄,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被称为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有哪些症状

1. 皮肤发黄。通常呈现淡淡的黄色,多分布在面部和躯干部位。

2. 眼睛发黄。眼睛巩膜(俗称白眼球)也有不同程度的发黄。

3. 大便发黄。处在生理性黄疸期的宝宝,有时大便颜色也是黄的。

4. 小便发黄。小便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发黄,但不会污染尿布,能洗掉。

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 ~ 3 天开始发黄,一般4 ~ 5 天发黄达到高峰,7 ~ 14 天左右自行消退,早产儿可能会延迟至3 ~ 4 个月才会完全消退。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先谈谈什么是黄疸,人体内一种叫胆红素的物质增高所引起的皮肤、眼睛巩膜的黄染,称作黄疸。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衰老死亡后的产物,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如果以上环节某一个地方出了问题,例如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肝功能受损,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胆道阻塞(如结石)使胆红素不能排出体外,都可以引起黄疸。黄疸一般情况下是疾病的表现,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却是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而非病理状态。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2~3周消退,在此期间小儿除黄疸外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佳,无其它异常情况,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预后良好。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⑴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⑵黄疸程度深;⑶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要及时治疗。如果你对你的宝宝出现的黄疸拿不定的话,建议你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宝宝出现黄疸是很正常的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护理黄疸宝宝呢?本文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现的正确现象之一。据调查,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出生2-3天后出 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出生后3-5天后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4周。

生理性黄疸原因:胎儿期需要较多红细胞才能携带足够的氧来维持生命,而生后自主开始呼吸,由肺进行气体交换就不需要如此多的红细胞。这样,过剩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大量胆红素,在超过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时,过多的未结合胆红素停留在血液中,渗出到皮肤、呈现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观察:黄疸程度;黄疸上升的速度;黄疸出现时间;有无其它不适。

生理性黄疸处理:保证及时喂奶,增加肠蠕动,以促进排便;中药退黄;蓝光治疗。

病理性黄疸特点: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或每日上升超过一定的幅度;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原因:感染(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风疹、败血症);新生儿溶血;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是因为婴儿喂养母乳而出现的黄疸。过去认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大约只有1%~2%可出现母乳性黄疸,但近年来由于此病逐渐被重视,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远高于此值。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在病因学上可占新生儿黄疸的82.7%。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 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有哪些发病机制呢

每一位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当孩子患上新生儿生理黄疸以后,就会出现很多的症状,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发病机制

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多 新生儿每天生成的胆红素(8.5mg/kg)超过成人(3.8mg/kg)的2倍还要多。

2.血蛋白联结运送不足 新生儿刚出生后存在或多或少的酸中毒,故常显示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不足,特别是早产儿白蛋白水平偏低,如用药不当,医源性地加入了争夺白蛋白的物质,使胆红素运送受阻。

3.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如肝脏摄取、改造、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过程中一系列酶均需能量与氧气,若新生儿产时、产后缺氧,寒冷损伤,酸中毒,以及感染时产生的毒素等情况发生,则酶功能受抑制。特别是起重要作用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刚出生新生儿的肝内含量甚低,因而造成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4.肝-肠循环负荷大 因新生儿肠内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使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在肠腔内被重新吸收。新生儿每天形成胆红素约20mg,若胎粪排出延迟则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负荷增加。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新生儿生现性黄疸的发病机制有哪些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多了解相关知识,平时做一些预防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减少该病的发生,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

如果觉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