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多数确诊已是晚期 胃肠肿瘤须普及规范化治疗

多数确诊已是晚期 胃肠肿瘤须普及规范化治疗

时间:2022-10-21 07:15:02

相关推荐

多数确诊已是晚期 胃肠肿瘤须普及规范化治疗

胃肠肿瘤方面的诊治有什么进展?五年生存率有否明显提高?第六届岭南胃肠道肿瘤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分会年会日前在广州举办。论坛通过3天的近20台手术直播和50多台专业讲座,线上线下结合,呈现和分享了目前全国乃至全球胃肠道肿瘤的诊疗的发展和热点。与会专家强调,我国胃肠肿瘤须提高早诊率,同时强调规范化治疗。

■新快报记者 梁瑜

我国胃癌、肠癌新发病例不断攀升,须重视规范化治疗

据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年癌症新发病例已达457万,其中胃癌新发病例约有48万,占10.5%,位列第三,死亡病例约37万,位列第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56万,占12.2%,位列第二,死亡病例约29万,位列第五。

“我们要强调对胃肠癌的规范化诊治。”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韩方海教授指出,我国的胃肠肿瘤早诊率低,不超过15%,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与日韩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提高胃肠肿瘤的早期发现率,另一个是已患胃肠肿瘤尤其对进展期病人,要倡导规范化治疗,将规范化治疗技术推广普及到各级医院。

韩方海教授表示,我国现在胃癌五年生存率由30%上升到超过44%,肠癌五年生存率从50%多到现在的60%多,这平均超过10个百分点的增幅,与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关系密切。而在规范化治疗更为普及的大医院,胃肠癌的五年生存率更高。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癌、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已达到63%和78%。

基因检测是规范化精准治疗的首要条件

规范化精准治疗的重要环节和首要条件是基因检测。“肿瘤的预后与生物学特性相关。”韩方海教授表示,判断肿瘤的预后,一是可根据临床表现,例如病人很早期就发生了转移,可见恶性程度很高,预后不良;二是可根据基因检测,发现哪些基因表达的肿瘤恶性程度高,哪些基因表达的肿瘤预后较好。根据基因检测,还可以决定精准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范围、化疗方案、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

“基因刀决定手术刀”,基因表达决定手术范围。“有时候手术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韩方海教授称。基因表达也决定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否适合选择有效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基因检测发现有某些突变,用相对应靶点的靶向药物就更为敏感,微卫星灶不稳定高表达时,则对免疫治疗敏感,这就可以对应选择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判断预后和复发。”

而且,对某些遗传性肿瘤患者来说,基因检测可快速清楚地判断患者子辈患上这一遗传性肿瘤的概率,从而为受检人群提供患病风险评估,并在早期干预或治疗期间提供指导。“例如CDH1基因突变与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有关,林奇综合征、家族性遗传性肠息肉都有明确的遗传性,家族中携带相关突变的,患病风险大为增加,就提示要更早更积极地开始做胃镜或肠镜,有的情况甚至提示要做预防性的手术。”

膜解剖、机器人手术让微创、快速康复更易实现

在第六届岭南胃肠道肿瘤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还分享了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外科手术方面的新进展。韩方海教授称,现在做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都倡导“膜解剖”的理念,要对系膜和系膜分布的解剖有详细了解的前提下操作微创手术。“膜解剖”属于局部解剖学,着眼于筋膜间隙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改变了传统单纯追求淋巴结清扫的观念,用立体化思维考量,找到正确的手术平面,其意义是防止癌泄露、提高手术质量。“外科医生的追求是让微创手术更微创、无血、快速康复、减少创伤和提高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膜解剖’让外科医生离这个追求目标越来越近了。”

TIPS

对待胃肠肿瘤,您应该这样做

与其闻癌色变,不如积极预防和早期发现。韩方海教授建议:

一、注重体检,重视早期发现。超过45岁的人,建议一年做一次胃、肠镜,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这在我国的感染率达到50%,它与胃癌有相关性。

二、不幸罹患胃肠肿瘤,要到正规、规范化治疗的医院就诊,同时选择胃肠外科专业医生诊治。选择正确的医生获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

【来源:新快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

如果觉得《多数确诊已是晚期 胃肠肿瘤须普及规范化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