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如何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分享三个实用案例

如何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分享三个实用案例

时间:2023-11-12 08:37:26

相关推荐

如何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分享三个实用案例

你家里有孩子大学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吗?

如果你家小孩想学心理学专业,你会支持他吗?

最近开学,聊起这个话题,听朋友说,家里亲戚的小孩特别想学心理学,结果被家里一致反对了,觉得“学心理学就得去当心理医生,接触的都是精神病……”

一下子有点哭笑不得。

其实,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才正式确立的一门学科,简单来说,这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当然,由于现代心理学属于科学,而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可被证伪性”,所以,大学里的心理学属于“理科”,也是需要做大量实验的。

说到这里,今天就来分享三个“被心理学实验发现的理论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的。

1、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的定义是:

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也就是“付出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就越深”。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自己做的菜最好吃自己养的宠物最可爱自己手工做的东西最舍不得扔掉

甚至,为什么晒娃的妈妈比爸爸热情高?因为娃是自己辛苦生下来的,这种付出爸爸体会不到。

这个理论的应用非常普遍,我相信你肯定遇到过。

小米在最早开发MIUI系统的时候,就让一批用户参与设计,因为“有自己的参与”,所以这批粉丝的黏性和品牌用户度空前得高,可以说,“让用户参与”这个动作为小米积累忠诚粉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后来,小米还用一本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就叫《参与感》。

参与感 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珍藏版¥37.4京东月销48购买

很多农户在旺季的时候,也会开放一种“自采自买”的模式,自己采摘的草莓自己买下,自己钓起来的鱼自己买下……其实价格不一定比超市或菜场便宜,但你就是有满满的“收获感”和“满足感”,就是吃着更香。

昨天回来的时候发现电梯里的广告换了,变成了一家蛋糕店,上面说:“订蛋糕就有熊猫免费上门给你跳舞唱歌”,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拍照发在了群里,结果有人回复说:

还有一个好方法:留一小块地让用户自己写上“生日快乐”。

用鸡蛋理论看一下,我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因为一个动作,就让这个蛋糕变成了“全世界只有一块的蛋糕”,纪念意义一下子升级了。

除了商业上的应用,“鸡蛋理论”在日常时候也很好用。

如果孩子不爱吃青菜,可以试着让孩子参与做饭,把买菜、选菜、洗菜、摘菜等做成和孩子一起的小游戏,让孩子参与进来,觉得“这是自己做的饭”。

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烧烤”总是各种团建中不可或缺的项目……

2、达克效应

现在有很多的“打卡返现”活动,例如:

英语打卡100天,退还100%的学费还送某某奖励;跑步打卡7天,送你某某定制勋章;早起打卡30天,一起瓜分奖金……

其实,这些活动之所以不会“亏”,就是因为有“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的定义是:

个体在评估自己时,都会有一种高估的倾向,当一个人能力越差的时候,他对自己的高估情况就会越严重。

单独看这些打卡7天、21天、30天,或者每天五分钟或十五分钟的要求时,我们很容易觉得“这事还不简单”,于是果断交了“押金”。然而到了最后,能够真正完成的人往往不到10%。

我自己就是一个反例,上面说的活动我都参加过,至今“血本无归”……

相似的例子还有“自助餐”。

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十几块钱一个人,进去随便吃的自助餐,为什么没有倒闭呢?”

原因就是:我们对自己的食量也是容易高估的。

所谓“饿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吃下一头牛”,实际只要几口你就饱了……

另外还有“信用卡”。信用卡在提示你利息的时候,往往会用“每天仅需xxx”来表达,让你觉得“还钱很容易”。

公司刚来的实习生木木,第一天上班就带着蒂芙尼的新款项链,午休时间听她说起,觉得很喜欢就刷信用卡买了,“反正利息一天才几块钱”……

官网查了一下,2万1的原价,一天几块钱,如果是12月的分期,利息也是几千了,不比她的实习工资低多少吧。

所以说,虽然现在花呗、信用卡什么的非常普遍,但是在消费而非投资的时候,最好算算总账,毕竟你的工资可不是每天到账的。

蒋方舟在圆桌派里就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个女生想买CPB的水乳,一套二三千,然后利滚利就到了四五万……

对了,如果有人找你借钱,哪怕他说“明天就还”,最好也要写个借条,因为到了明天他可能就会发现:还钱真的不容易的。

3、心理账户

“伪精致”的故事我们看的很多,发生在90后和00后身上偏多,以至于上一辈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可每天吃泡面,也要用名牌化妆品和大牌包包?

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放在心理学上,可以用“心理账户”在说明。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把我们自己比作一个银行,把钱、精力或时间分门别类的存放在写有不同名字的账户上,例如“情感”、“生活开支”、“社交”、“个人发展”等等。

在每个账户上存放多少钱,或花费多少时间,这是因人而异的。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吃泡面”属于“生活开支”,便宜点无所谓;但“穿”属于“社交”,不能让人觉得寒酸。

而在长辈们看来,“健康”账户才是最大的投入,所以“宁可穿得久一点,也要吃得好一点”。

所以,为什么都说看人的时候不要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呢,结合达克效应和心理账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

人在“说”的时候,很容易高估自己;而在“做”的时候,才能从他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看出他对不同事情的重视程度。

写在最后

了解一点心理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很多“怪诞”的现象,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研究人类普遍心理和行为倾向不是目的,观察自己,帮助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做更理智的决定才是。

最起码,能帮助我们避开一些大脑的漏洞,也能省下不少钱呢,不是吗?

如果觉得《如何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分享三个实用案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