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心理咨询师 通过1个真实经历 示范5个步骤 处理焦虑和失眠

心理咨询师 通过1个真实经历 示范5个步骤 处理焦虑和失眠

时间:2021-08-09 11:22:48

相关推荐

心理咨询师 通过1个真实经历 示范5个步骤 处理焦虑和失眠

现在是凌晨3:47,我依然无法入眠。

放弃了盯着天花板发呆,开始掏出手机翻看。

无意中翻到前阵子,自己发在网上的文章,发现恰巧在3:31的时候,有一位没睡的朋友,在文章下留言。

惊叹于“同是天涯无梦人”的缘分,我便给他回了消息。等到回复写完,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睡不着。

原来,我正经历着一场焦虑引起的失眠,甚至我都没有意识到,我在焦虑。

妈妈晚上23:00点左右,突然胸口发痛,喉咙发堵,吃了10粒速效救心丸,才慢慢好转。最近一年她的心脏总是不太好。看着她去睡觉了,我却怎么都无法入眠。

当我给留言的朋友写完回复时,才惊觉我写给他的话,实际上是在安慰自己。

原来我在为妈妈的病焦虑失眠。

我和我妈可谓是“无架不欢”的冤家。

我的青春岁月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和她斗智斗勇。

即便是现在,她已经是六十好几的人了。

在我的感受里,却依然是强悍得无法战胜的妈妈。她总觉得我态度不好,我也总是嫌她唠唠叨叨。

很多时候,我们劝别人洋洋洒洒。换到自己的生活里,也一样弄得乱七八糟。

林忆莲有首歌,叫《为你我受冷风吹》其中有段歌词:“有人问我是与非,说是与非,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

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自己的答案。即便经历很相似,也不一定会有完全一样的感受。

所以,我深刻地意识到,别人是无法解决我的焦虑的。只有我自己才能让自己走出情绪。虽然我自己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但“事到临头”也一样会无从下手。

记得读研时,我的导师,每天揪着耳朵提醒我们,每一个心理咨询的个案,都要当成唯一的个案来对待。

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经验。更不要相信,仅凭三言两语可以真的了解一个人。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得到的知识,在面对一个真正的人时,仅仅只能作为参考。不要妄图相信你比别人懂得多;因为人性,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善变。

如同每个人有不同的指纹一样,我们也有着不同的内心。即便你做过千万个个案,也要把面前的这一个,当成唯一的一个。这才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真正的职业素养。

在我从事心理行业的里,有段时间,常因一次救场沾沾自喜。并在给学生讲“共情”时,频繁地拿出来作为案例“自卖自夸”现在回想起来,甚是可笑。

那是6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工作室的同事应邀,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做一场心理讲座。

作为主讲的我,讲完了核心内容。把场地交给同事,进行互动分享,结果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同事当时说了一句新手咨询师常说的话:“我很理解你们的痛苦”

突然一个25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儿,暴怒而起!

他近乎狰狞地对着同事大吼:你理解什么?你知道什么?你真的了解我们有多痛吗?你经受过那种痛到无法入睡,痛到恨不得死去的感受吗?你经历过每月花光所有工资,只为买一瓶进口药的悲伤吗?你知道每天听到家人在背后叹息,你却无能为力地痛苦吗?你懂得越了解越清楚,自己根本无法被治愈的绝望吗?你口口声声说理解,不过就是在网上查了一点点资料,就来教育我们放下痛苦,坚强面对,勇敢生活。事实上你什么都不理解,什么都不懂。

连珠炮式的问句和指责,把同事轰炸得愣在当场,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我迅速地走到她身边,平静而又认真的听完小伙子的话。

然后说:的确,我们没有经历过跟你一模一样的痛苦。所以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你们的感受。我却很清楚另外一些人的痛苦。

我的外婆死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她最后的岁月里,整个后背长满了褥疮,瘫痪在床。每次帮她翻身都能听到“嚯嚯”的呻吟声。看到她挣扎的样子,我恨不得替她生病,替她死。

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的生命,在你眼前一点点消逝,内心的痛苦,犹如凌迟。

所以我虽不能真切地感知你的痛,但却百分百地了解你亲人的苦。

你的坚持里,同样也有他们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虽然现在很痛苦,但明天还是值得期待的。

只要你愿意,我们很想去了解和倾听你的痛苦。虽然不能让你身体的疼痛,减轻半分,但是我们愿意一起分担你心里的苦。

说完这番话,小伙子平静了下来。逐渐跟我们交流起来。我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在心里为自己的临场反应点了个赞。

当时觉得是多么漂亮的一次救场啊。如今回想起来,却觉得很是拙劣。

无非是利用“共情”的技巧转移了别人的注意力,化解了一场尴尬。

我只是短暂地安抚了他的情绪,却没有真正理解他的痛苦。我只是运用了一个技巧,却不会真正改变他的感受。他那些,深深被隐藏在情绪之下的失控感和无力感,我无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帮他澄清。

这种感受,就如同今晚,妈妈吃下去的10粒速效救心丸一样。只能短暂地安稳她的心脏,却无法救下我的心慌。

甚至只有在这一刻,我才能真的理解,原来那个铁娘子般的妈妈,已经不再是钢筋铁骨。

还没等我跟她“斗出胜负”,她就已经开始“枯萎”了。

这才是我无法接受的现实,你怎么可以老去?我怎么竟然眼睁睁地看着你变老?你应该还是战斗机一样的妈妈;怎么能就这样衰弱呢?

在我们面对一件不太容易接受的事情时,最先碰到的一定不是真相,而是情绪。

情绪在蔓延的时候,是很难停止的。只有这种情绪被你自己看见,或者被你希望看见的人看见,它才肯暂停下来配合你。

情绪缓和了,你才会看到隐藏在它背后的真相,那些你无法面对,只能靠情绪伪装的真相。

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

怎么可以……

你应该……

怎么可能……

全都在宣告我是多么无助,而这份无助的背后,是失控感和无力感带来的焦虑。

现在已经是早上6:08了。从昨晚的23:00到现在已经6个小时了。

我用了整整6小时,打败了自己焦虑的情绪。

先是11:00~3:31,不知所谓的失眠(心理学上称之为症状)

然后是3:35通过网友的留言,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焦虑(心理学上称之为澄清)

随后是3:47~6:08,我开始写这篇文章,其中经历了混乱,迷茫,不安到清晰的过程。

运用了叙事,联想,时空联系等心理技术(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揭露)

我终于认清了情绪背后的真相。

那就是无法接受,原本健康坚强,甚至天天和我争吵的妈妈。随时可能病倒的事实。

最后我清楚,陷在情绪里,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将如何面对(这个阶段叫做修通)

最终做出行动方案(这个阶段叫做建构)

1、我将重新审视自己和妈妈相处的模式,不能再以原来针锋对麦芒的方式相处。我不能再让她生气。以免引起情绪波动,从而波及到心脏。

2、我要开始陪着她打拳,既可以锻炼她的身体,也可以锻炼我的身体;同时关注爸爸的身体。

3、监督她早点睡觉,不允许她看电视剧到半夜。

4、开始学习急救技术。

5、尝试着每天跟她聊两句,了解她的生活。

现在是早上6:30,我用一个晚上为自己做了一场心理咨询。

虽然说医者难自医,但只是难医,不是不能医。

心理咨询之所以起作用,也在于,激发人自身的自愈能力。

当摆脱情绪的控制,看清面对的事实,并为之思考,做出行动时;我们就活在了可以把握的当下。改善也从此刻开始。

最后感谢那位3:31给我留言的朋友。

如果没有你命运般的助推,我不会快速地理清自己,谢谢你,祝福你!

如果觉得《心理咨询师 通过1个真实经历 示范5个步骤 处理焦虑和失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