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医者仁心的典范——“药王”孙思邈的几则故事

医者仁心的典范——“药王”孙思邈的几则故事

时间:2020-09-30 19:43:32

相关推荐

医者仁心的典范——“药王”孙思邈的几则故事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完成了著作《千金要方》。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唐永淳元年(682年),孙思邈与世长辞,享年142岁(也有说180岁的,反正是高寿)。

孙思邈早期曾经在今陕西耀县城东的北五台山隐居,后世人为纪念他,将此山为“药王山“,并在此处修建了药王祠,迄今尚存药王大殿。

孙思邈是道教的药王神,在很多宫观都有药王庙或设药王殿供奉。

下面是关于孙思邈治病救人的几则动人故事。

开棺救妇。 有一天孙思邈外出行医,看见一行出殡的队伍迎面走来。他按住棺材说:“人还没有死,你们怎么忍心埋了呢?”众人就打开棺材请他看。只见一个妇人面黄如纸,腹部高隆。孙思邈试了病人的鼻息和脉象,取出三根银针,一根刺人中,一根刺中脘,一根刺中极。三针扎下去,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众人把孙思邈当成了神仙,一齐跪下磕头。孙思邈让他们起来,又送给病人的丈夫一剂药、一幅图。结果,病人不但没死,回去还生下了一个大胖娃娃。

巧识脚气病。相传,唐时长安城内有几个富翁身患一种奇怪的疾病,只见脚胫日趋浮肿,浑身肌肉酸痛麻木,身倦乏力,众医诊治均束手无策。为了查明病因,他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对粮食精制特别讲究,派人将米面反复加工精碾细磨后才作为主粮食品。

孙思邈立即建议大家将每日主食全改成粗粮糙米,并且将一些细谷糠、麦麸皮煎水服用,半月之后这种疑难病竟神奇的康复了,病人精神好转,浮肿全消退了。消息一传出,长安城内外市民一片震惊,赞扬孙思邈真是天下神医!

“抓药”。 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他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

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地上,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他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

屠苏药酒。唐朝初年,中国南方时有瘟疫发生。孙思邈在常州一带,日夜奔忙,抢救瘟疫病人。经过半月的努力,瘟疫得到有效地控制。然而过了不久,瘟疫又从小孩到大人流行起来。为了长期地预防和治疗此病,孙思邈经过潜心研制,拟出了一个以大黄、肉桂等配伍的药酒配方,取名为"屠苏药酒"。人们喝了这种药酒之后,瘟疫再也没有复发。孙思邈为了普及防疫知识,就找来一大张黄绢,把屠苏酒的处方及炮制方法都清楚地书写在上边,张榜公布在屠苏庵的山门柱子上,让人们广泛传抄。人们十分赞叹孙思邈的重普及、不保守的可贵精神。后来,岁未饮屠苏酒,深化为习俗,在江南各地很流行,此习俗并传到日本。

悬丝诊脉。 相传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因难产而生命垂危。唐太宗便派遣使臣星夜奔赴太白山,诏孙思邈进京。孙思邈被引入后宫,因封建礼仪,不能接近皇后的"凤体",只能一边向宫娥细问其病情,一边要来太医的处方病历认真阅读。之后吩咐取一条红丝线,自己捏着一端,另一端穿过竹帘,系在皇后的手腕上,为皇后"引线诊脉"。原来皇后是胎位不正,于是让宫娥把皇后扶近竹帘,孙思邈选定穴位后,猛扎一针,皇后疼得浑身颤抖,不一会儿,婴儿呱呱出生了。皇宫内外好不高兴,对孙思邈更加敬佩。

葱叶导尿。在太白山区,有人得了个怪病,已经几天了,一直尿不出来,疼痛难忍。其家人请来孙思邈给他治病。孙思邈观察了病人的症状,用手摸病人鼓胀的腹部,诊断此人肯定是尿道闭塞了,服药扎针,无济于事,这时恰有两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根葱叶子,扑拉扑拉地吹着玩。于是,他取来一根青葱,掐下细长的葱叶,擦洗干净后剪去葱叶尖,把葱叶缓缓地插进病人的尿道。他对着葱叶用力一吹气,果然病人的尿道冲开了,积尿排泄了,病治好了。

医者仁心。医生和教师一样,都是非常高尚的职业。药王孙思邈,医术仁爱,天下敬仰,让人永远纪念他。

如果觉得《医者仁心的典范——“药王”孙思邈的几则故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