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重庆马鞍山|渝中中轴线上的历史 比书里的故事更精彩

重庆马鞍山|渝中中轴线上的历史 比书里的故事更精彩

时间:2023-07-19 22:23:12

相关推荐

重庆马鞍山|渝中中轴线上的历史 比书里的故事更精彩

面对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从右边的小公路朝上行大约数百米,便是一个岔路口,老渝中人都知道,早年间这个地方因有几棵大枣树,兼之又是个垭口地形,故因此得名为枣子岚垭。

就在枣子岚垭的垭口左边,有座不高的小山包,被围在几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楼中。顺着山势有一堵青砖砌成的围墙蜿蜒朝上,墙顶用黛瓦略微装饰,墙下的地面上,大青石板铺陈的台阶显得古朴而又厚重。拾级而上,一个充满了民国风情的小院便在眼前。

这里便是马鞍山,一个曾经在中国抗战史和统战史上都书写下浓墨重彩的地方。

马鞍山因地形得名,顾名思义,系两头高中间低,形似马鞍。

上个世纪初,因重庆老城扩容,此地也被本地居民建起了房屋,名为游庄。

建国初期,因修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凿了马鞍山部分山体。故此地名虽还在,地形却已不复马鞍型。

1925年重庆城全图显示

大礼堂-马鞍山沿线地块当时仅为重庆郊区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重庆久裕钱庄经理李正铨买下了这里,并修建了三栋小楼,自上而下,分别以他3个儿子李忠良、李忠孝、李忠厚名字起名“良庄”、“孝第”、“厚庐”。也许这位钱庄经理李正铨先生从未想到过,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规划的这个小院,将见证和创造什么样的历史。

重庆枣子岚垭良庄资料图

01

马鞍山住进了一户“下江人”

1931年9月18日,中日战争启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随即,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一时间,几乎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英与资源都汇集于此。1938年前后,随着当时的国民政府逐渐地搬迁,重庆陆续搬进了一批“下江人”。他们或身着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帽,下巴上美髯飘飘;或身着挺括的西装,拄着文明棍,潇洒倜傥……虽然装扮各异,他们却都有着对重庆本土土著的亲近平和。

1939年沈钧儒于良庄居室中

一生爱石,自命居室为“与石居”

“与石居”横幅

这些都是随着国民政府搬迁到重庆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文人,进入重庆后,在选择居住地时,因为马鞍山视野开阔,气象不凡,又在当时的第一区(即今日渝中区)内,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相距甚近,亦可闹中取静,便将居住地定在了此处。

其中有个家庭住进了马鞍山“良庄”。那个家庭的男主人叫沈钧儒。

02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创始人

也许对于来说,沈钧儒这个名字并不太过于熟悉,但在略微了解中国现当代史的人心中,会很清楚他在中国当代史中的地位。沈钧儒本为前清进士,曾留学日本,后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1940年沈钧儒与叶剑英摄于重庆良庄寓所

1935年,沈钧儒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蒋介石下令逮捕,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领头人。之后,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

图为救国会主要领导人沈钧儒、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

参加上海各界群众的示威游行

该部分图文资料出自

朱凡《中国画主题创作"共赴国难"完成》一文

“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1936年5月31日,全国20余省市60多个救亡团体和十九路军代表共70余人在上海集会,宣告成立全国各国救国联合会,主要领导人有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邹韬奋、沙千里、王造时、史良、陶行知等。联合会发表《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号召全国各党各派停止军事冲突,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抗日政权,以团结全国力量,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朱凡以上图为原型创作的《共赴国难》大型国画作品

图中前排领头人便是沈钧儒

该部分图文资料出自

朱凡《中国画主题创作"共赴国难"完成》一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知名艺术家朱凡受“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邀请为其创作的展现当时情景的大型国画作品《共赴国难》(约4米长2米高),表现日本侵华后全国各界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带领下日益高涨的联合抗日救国运动。

该展览于当年8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展出。

沈钧儒在良庄接受《大公报》著名记者彭子冈采访

解放后,沈钧儒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等职务。沈钧儒先生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曾出席在柏林召开的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当选为国际民主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的沈钧儒,就这样住进了重庆渝中区枣子岚垭的马鞍山。

03

重庆文化氛围的聚集地

毫无疑问,在以丘陵地带为主的重庆,尤其是市区,并不存在很高的山巅,但就从1938年开始,随着来自全国最顶尖的文人、经济学家、政客、商人来到这里,就为重庆平添了很多高地。马鞍山在这个时间线上,便是当时重庆的文化和政治氛围的聚集地之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也正是马鞍山此刻的写照。伴随着沈钧儒的进入,马鞍山变得热闹非凡。在沈钧儒的交往中,无论是有共同政见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极为广泛。在那个通讯并不算发达的时代,倘若需要沟通交流,大抵是需要上门拜访的。因此这里迎来了大量的客人,而且还大都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爱国民主人士、大文人,社会名流等。

1939年萨空了离渝前于7月3日

与救国会同人摄于良庄院内

“马鞍山下粉墙边,一树桐花紫可怜。揽尽锦江春万里,低回不及此门前。”这是沈老写在其三子沈叔羊所绘《衡舍图》上的题诗,系为怀念忘年交邹韬奋先生所作。

沈叔羊1943年所画的衡舍图

上有沈钧儒的题诗

据资料记载,那个时候经常登门的名字,就有周恩来、叶挺、王若飞、王炳南、冯玉祥、于右任、田汉、郭沫若、沙千里、张申府等,就在那栋两层小楼里,经常交流的问题也许真的就是“中国向何处去?”

一切恍若昨日,一切恍若隔世。

04

这里在影响历史的进程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邻居的进入。

为了交流和交往方便,就在枣子岚垭马鞍山一带,许多社会贤达亦租房居住。如邹韬奋、李公朴、黄炎培、史良等,都租住在枣子岚垭、马鞍山一带。

马鞍山逐渐成为爱国民主人士聚会的重要地点,就在沈钧儒居处旁边一座小楼,现在被命名为马鞍山28号的小楼,更是成为了中共南方局外事组的办公地点。当时中共南方局书记正是周恩来同志,在这里,他与各民主党派、进步民主人士进行聚会与座谈,共商国是。

1939年10月,叶挺来渝将返回军部前

沈钧儒等人欢送其于良庄

我们已无法还原那个场景,但可以想象的是,各种与抗战相关、与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相关的议题在这里形成共同认识,并变成决议执行下去。也许,在与日本人对决的战场上,这些决议就直接变成了暴击侵略者的武器和力量。就在这片不大的地方,所发生的一切也深切地影响到整个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甚至是整个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抗战时代,重庆是整个远东的指挥中心,而当时的政府更是在重庆完成了《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的准备工作。

05

民国时期的盛大婚礼

1940年1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简朴但盛大的婚礼。

新娘是沈钧儒的女儿沈谱,新郎则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知名记者范长江先生。

是的,就是那个国内最高的新闻奖项“范长江奖”的范长江。

范长江、沈谱婚礼时与沈钧儒、王炳南合影

“那天来了260多位朋友,我们都穿着蓝布大褂,没有交换戒指,父亲给我们带了两朵大红花,新房就设在父亲卧室的对面。”——多年以后,沈谱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王玲的访谈时,对她与范长江先生的婚礼场景的描述。

当时的范长江,刚结束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中国的西北角》。虽然依照夫妇俩所愿,“新旧仪式,一概从删”,但两人特别的身份,却使得这场简单的婚礼注定不那么平凡。

范长江、沈谱婚礼时与沈钧儒合影

婚礼的主持是由沈谱的父亲沈钧儒先生。结婚当天,周恩来亲临祝贺,冯玉祥和于右任院士送来了贺联,黄炎培、王昆仑、郭沫若、田汉为他们写了贺诗。因病正在疗养中,未能亲自前来的邓颖超,也特地书写了贺柬。

范长江、沈谱与李公朴合影

范长江、沈谱结婚启事

婚礼的地点,正在马鞍山“良庄”,而范长江先生与沈谱先生的新房,则正是位于“良庄”的那栋小楼中,沈钧儒先生卧室对面那个房间。

06

《风景谈》的写作地也在这里

1940年11月下旬,另一个人也来到马鞍山居住。

他叫沈雁冰,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较为陌生,但说起他的笔名——茅盾,想来华语区就几乎没有人不知这个名字了。这多半来自于以其笔名为名的中国文学至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而另一半则来源于至今还成为广大文学青年必读书目的《子夜》、《林家铺子》等作品。严格地说,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茅盾居住在马鞍山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是1940年11月到1941年3月下旬期间,“皖南事变”后便离开重庆远赴香港。但就在他生活在马鞍山的那短短两三个月中,完成的著作却是那篇脍炙人口的《风景谈》(1941年1月10日发表于《文艺阵地》第六卷第一期),以及其他著作如《雾中偶记》、《“家”与解放》、《旅途见闻》、《听说》等。

茅盾在重庆寓所写作

1941年2月,茅盾在离开重庆前,转移至离重庆约二十公里的南温泉,住的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社的房子。因要等到正在召开的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结束后才能离开重庆,他利用这段时间继续写“见闻录”。这个时期,他一口气写了六篇——《兰州杂碎》、《风雪华家岭》、《白杨礼赞》、《西京插曲》、《市场》、《“雾重庆”拾零》。

后来,重庆方面多次邀请茅盾回渝,于是在1942年底,茅盾便动身再次来到重庆,常住市郊唐家沱新村门牌为天津路一号的一栋小楼的底层。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3月16日,他才离开重庆转道香港去上海。这个时期,茅盾在除了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主要是在1943年和1945年的8月,分别完成了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和话剧剧本《清明前后》。

茅盾在重庆期间写的中篇小说《走上岗位》手稿

这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字,也是见证了我们青春的文字。至今我都还记得语文老师在课外阅读上充满抑扬顿挫的朗诵《风景谈》的样子,而茅盾先生写下这些文字的马鞍山“良庄”,应该值得所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去看看吧!

茅盾在重庆期间写的《茅盾随笔》书影

和《时间的记录》的《后记之后记》的手迹

1946年1月茅盾夫妇与子沈霜在重庆合影

07

故事还未结束

事实上,发生在马鞍山的故事,远不止如此。抗战时期,从宜昌到重庆,沿长江而上,地势高处皆设有观察哨,时刻关注日机动向,一旦发现敌情,立即电告重庆防空部门,然后,在重庆位置较高处升起红气球,告知全市市民避险。马鞍山正是升起红气球其中地点之一,这也许是烽火台的另一种形式。而那颗升挂而起的红气球,则如同一轮红日,点亮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而在马鞍山47号楼下,曾内设防空联络电台,终日长短波此起彼伏,就在这里,一组组日军的空袭密电被截获、被解密,为抗战的胜利更是奠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此外,中国近代重要的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更是将三联书店搬迁至马鞍山附近,为此地的更是凭添了文化及进步氛围。

很明显,在那个时代,马鞍山已成为重庆最具备影响的所在之一,而到了现在,则是最能代表母城记忆和重庆历史文脉的名人故居群落。

08

马鞍山的复兴之路

解放后,重庆伴随着祖国的成长变得愈发繁华,直到1997年成为直辖市,而马鞍山也陆续住进了寻常人家。也许住在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居住这的这一栋栋小楼,曾经有过多么璀璨的岁月。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马鞍山良庄,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枣子岚垭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楼房之中。

茅盾在重庆与老舍、于立群合影

日月更替,斗转星移,时间一转到了,马鞍山成为了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这里也自然而然成为了重庆最佳人文会客厅。

渝中区将这个即将复兴的项目命名为马鞍山·堂里,定位于“人文渝中的会客厅和都市旅游目的地”。在修缮过程中,渝中区一直将自己的工作定义在“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这三句话里。

对重庆母城渝中来说,这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块,更多的是被记录进时光和史书中的气度与辉煌。那是属于重庆的城市记忆,是重庆的城市文化溯源,是重庆人的精神原乡,更是母城渝中的精神气度所在和人文渝中的兼容并蓄。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见渝中区的愿景,是要再现这个地方的二次辉煌。

时间来到8月,“马鞍山·堂里”的西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而曾经窗前站立过各种大师的小楼,亦已修缮完毕。一路黛瓦青砖,朱红大门,天井连着院落,狭长巷道贯穿其中,条石台阶、青瓦红墙的老建筑点缀其间。光影透过参天的黄桷树投射在青石板上,壮硕的树根窜出泥土攀上石墙,仿佛紧紧抓住了那些流淌的时光……

在区位上,马鞍山“堂里”已与大礼堂及三峡博物馆成为一个立体组合,构成极具魅力的重庆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也许,这才是马鞍山“堂里”的正确打开方式。

—— 马鞍山·堂里——

地址:渝中区枣子岚垭正街

(人民大礼堂背后)

-END-

如果觉得《重庆马鞍山|渝中中轴线上的历史 比书里的故事更精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