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教育随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育随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时间:2020-02-23 17:02:24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鱼”与“渔”,音同而字异,形似而意非。鱼,水生动物也,肥大鲜美,营养颇丰,堪称美味佳品,谁不善食?“渔”,捕鱼之业也,须经历严寒酷暑、朔风炎日之磨练,忍耐风餐露宿、口渴腹空之苦忧,有谁却愿从之?但渔者虽苦,苦中却有甜。当人们食用鱼的时候,渔者欣慰之感油然而生。

教坛上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形:一些青年教师,用心良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宁可自己多吃苦,也不让学生面题发难。逐题而讲之,往往口干舌燥,精疲力竭,遇到学生难解之处,直接授之以答案,甚至代劳代抄,考试前猜题、押宝,其效果往往不佳。有经验的教师则不同,讲之虽然不多,却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法,遇题调动学生多想,然后掌握“火候”,适当点拨,交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精神。学生思想活跃,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故?前者可谓之“授之以鱼”,后者可谓之“授之以渔”。方法各异,效果不同。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授之以鱼”、无可厚非,但人们常常不如“鱼”得来不易,吃过后羡而淡之。学习也如此,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虽勿需多动脑但往往容易淡忘;“授之以渔”是教给人捕鱼的本领,然后让其捕鱼而食之,既知捕鱼之艰辛,又知鱼味的甘美,常常是刻骨铭心的。学习亦然,经过大脑反复琢磨的材料,令人终生难忘。所谓“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咋个来,咋个去”的谚语也可说明这个道理。

以我愚见:要想培养合格人才,教者应放弃注入式的“授之以鱼”,而采用启发式的“授之以渔”。

如果觉得《教育随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