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开启西方心理学经典命题的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开启西方心理学经典命题的

时间:2024-06-29 19:34:27

相关推荐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开启西方心理学经典命题的

《俄狄浦斯王》是希腊索福克勒斯所作,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创作标志着古希腊悲剧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传说他一共写了120多部作品,但我们能看到的只有7部完整的,其中《俄狄浦斯王》可以说是开启了西方心理学的经典命名。

索福克勒斯的风格是悲愤、迷茫、庄严,而古希腊的悲剧中的精神其实都是昂扬向上的,因为悲剧是英雄的的悲剧,英雄的精神总是昂扬向上的,《俄狄浦斯王》尤为著名,亚里士多德称赞《俄狄浦斯王》是十全十美的悲剧。其最令我们熟知的,大概是它开启了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俄狄浦斯情结”。

这部悲剧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能得到“十全十美”的赞誉?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精妙情节,预定了人的悲剧:“一波三折”的情节,始终也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

《俄狄浦斯王》情节的精妙,在于故事的一波三折,但始终没有脱离“悲”的结局。故事整体讲述了拉伊俄斯的孩子将会杀死他,因此俄狄浦斯从出生就被神预言将会“弑父娶母”,所以他从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后意外被波吕波斯领养,在俄狄浦斯长大后,也听闻了神的预言,为了不让预言成真,他离家出走,远离波吕波斯,然而却成了悲剧的开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一波”体现在戏剧开场便是忒拜国爆发瘟疫,祭司带领忒拜人向俄狄浦斯请愿,后克瑞翁请求神谕归来,指出只要能找出并驱逐杀害拉伊俄斯(前王)的凶手,便可使忒拜人免除灾难。俄狄浦斯也应众人要求,势必要找出杀人凶手,驱逐出境。

“一折”表现为忒瑞西阿斯根据先知的预言指出俄狄浦斯就是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而俄狄浦斯则认为这是克瑞翁为了谋取王位收买忒瑞西阿斯诬陷自己。克瑞翁前来解释,两人争吵不休,伊俄卡斯忒过来制止才罢。伊俄卡斯忒说出当年她和拉伊俄斯曾经得到的神示,并说出拉伊俄斯是在三岔路口被强盗杀害杀害,而自己的孩子出生不到三天就被钉住左右脚跟丢到荒山,伊俄卡斯忒本想用事实证明天神的预言不可全信,也是为了证明俄狄浦斯不是杀人凶手。然而,俄狄浦斯听完,反而不安了。

“二折”为俄狄浦斯预感到自己就是杀人凶手,他说出自己也听到类似的预言,所以才逃离到外地,在三岔路口打死了一位态度粗鄙的老人,只是不确信这位老人是什么身份,唯有当时幸存的牧人可以证明。在等待传召牧人的时候,有报信人带来波吕波斯的死讯,这对于俄狄浦斯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以为自己不会是杀父凶手了。

“三折”则是俄狄浦斯的身世终于被揭示。故事来个大反转,报信人说出俄狄浦斯并非波吕波斯之子,而是他从喀泰戎峡谷放牧时从另一个牧人那里接来的,并指出婴儿当时左右脚跟是钉在一起的。而那位牧人正是他等待的牧人,牧人也证明了俄狄浦斯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之子的真相,俄狄浦斯意识到杀父娶母的预言已经应验。

最后伊俄卡斯忒自杀,俄狄浦斯自毁双目,自行放逐。

《俄狄浦斯王》以一个悲剧,写出了俄狄浦斯的一个勇敢反抗命运,但没能逃脱命运的英雄形象,他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命运的魔爪,但他接受命运的安排,同时履行自己的承诺,让人敬佩。

神的喻示,也是人心理的显现:“弑父娶母”的剧情演如何变成“俄狄浦斯情结”

了解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节,你是不是很疑惑,明明故事是“弑父娶母”,那与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有何关系?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从心理学定义上来说是孩子大概在3~5岁的时候,从一个对妈妈的依恋进入到一个三角关系,即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个三角关系里头会存在很强烈的竞争和性欲的部分。

说到“俄狄浦斯情结”,我们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他说:“人性的两大动力是性的动力和攻击的动力”,在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会体现得淋漓尽致,3岁以后的孩子,他会有很明确的性欲,这时他的性欲就会指向异性的母亲,而他的攻击欲就会指向同性的父亲。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父亲拥有对其姐妹和女儿独占的性权利。于是儿子进行反抗,杀掉父亲并吃掉。由于感到罪孽深重,儿子压抑了对母亲、姐妹和他的女儿的性欲。

“俄狄浦斯情结”有一部分是儿子要杀死父亲,从而取代父亲位置,这种杀死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所以是想象层面的东西,但即便如此,这种想象也会给人带来一种深深的罪恶感。

如果要说《俄狄浦斯王》与“俄狄浦斯情结”有何联系?我想可以从时间和情节上进行解释。从时间上来说,佛洛伊德提出“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术语,经过考证这一词大约出现在1905年,“俄狄浦斯”部分来自希腊的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其次从情节而言,不能以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完全简单化的等同于《俄狄浦斯王》的戏剧情节——弑父娶母。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故事来叙述是出于一种对关系的象征比喻。

人的这种本能愿望是从原始人的心理中继承下来的,不可避免,无法抗拒,永远留存在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它持续活动,以性本能为核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总是产生悔罪之感。

第一次听到时会觉得是大逆不道,荒唐至极,但俄狄浦斯理论真的是深入人心。即使我们难以认同,也不得不接受“俄狄浦斯情结”具有传承性,是从原始继承下来的无意识活动。

“俄狄浦斯情结”在心理学上的经典传承、表现及研究

《俄狄浦斯王》为西方留下了一个“弑父娶母”经典悲剧,而弗洛伊德根据自己儿童时期的经历,汲取了《俄狄浦斯王》的戏剧精髓,形象地比喻了“俄狄浦斯情结”的精神表现,西方心理学的经典通过戏剧的影响得以传承及流传。

心理成长上将“俄狄浦斯情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俄狄浦斯期(3~6岁),俄期围绕的是性的羞耻感,不容易被发现,但仅仅通过领悟就可以解决问题。第二个阶段叫做前俄期(0~3岁),即前俄狄浦斯期。前俄期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安全感,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他会很容易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而解决的方法是需要时间去与生活中的某个人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最终在长期稳定有质量的关系里,重新获得安全感。

科胡特认为一个体自我人格的发展,不是来自本能性力的驱动,也不可能离群索居而独自炼就。婴儿降临世界之初,尚不具备自我,而是父母依照想象中婴儿的自我来对待婴儿,这种亲子间的关系酿就了婴儿的自我概念。

“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得到了普遍性的研究。科胡特(1913-1981),著有《自体的重建》和《自体的分析》,他的自体心理学开始尝试以新的理解去诠释“俄狄浦斯情结”。古典的“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症起源的原因,而在他的新解释中把“俄狄浦斯情结”当作一种结果来看待,在《俄狄浦斯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儿子先对父母有竞争和攻击的威胁,而是父母先钉住自己孩子的双脚然后抛弃,给孩子留下了创伤才导致了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因此父母在孩子良好心理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这也让“俄狄浦斯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当代社会思潮,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不管承不承认、接不接受,“俄狄浦斯情结”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我们要做的是正视,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俄狄浦斯情结”,可以把它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我历练,这个过程需要学会“压制”,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也压制自己的攻击。既压制了恨,也压制了爱。慢慢成长,最终发现自己对父母的爱与恨,就是对社会爱与恨的源头。外在世界的善与恶,就是内心世界善与恶一个投射的结果。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也就找到了“自我”。

“俄狄浦斯情结”心理,其实和《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一样,都是一个抗争的过程,不一样的是,一个是对命运的抗争,一个是对精神的抗争。

如果觉得《《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开启西方心理学经典命题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