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老子和庄子有何不同之处

老子和庄子有何不同之处

时间:2018-11-08 02:06:43

相关推荐

老子和庄子有何不同之处

道家学派最有名莫过于老子和庄子,可以说是道家的两位祖师。老子其人其事存在于各类典籍的只言片语中,没有很明确的说法,他的生平就像《道德经》一样没有人能够完全弄明白,但我们一般认为老子是写《道德经》的那个人。

庄子倒是确有其人。本名庄周,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与孟子同时而稍晚。庄子曾任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 “漆园吏”。 “漆园吏”是干什么的?是漆园这个地方的小吏,还是看管漆树园的小吏,反正是个小官。我们只知道,庄子一生都很穷,长期住在贫民区。他也经常没有饭吃,饿得面黄肌瘦。估计和我们想象中的仙风道骨还是有差距的。在《庄子·外物》中就有庄子借米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同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他们俩风格迥异。大家都知道道家倡导“无为”,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有为”,甚至是“大有作为”。《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为无为,则无不为矣!”而第二十二章则又说:“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据说,这就叫“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而庄子是真无为。其实庄子不是没有机会当大官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记载说庄子曾经拒绝楚威王的拜相。为什么要拒绝呢?看看庄子的《逍遥游》就明白了。庄子是主张逍遥的。在庄子看来,功名利禄都不是生命的目的,也不是人生的价值。他向往的生活,是旷野之处有一棵没有用的大树,却能够“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他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

其次,老子比较寡情,而庄子多愁善感。老子像是一个彻底的哲学家,基本上是不动情的。比如《道德经》第五章开头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就是不当回事,所谓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也就是天地和圣人不把万物和百姓当回事了。

与老子相比,庄子就要感性得多,他更像一位诗意的文学家。学术界普遍认为《庄子》一书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北冥有鱼”、“庖丁解牛”、“庄生梦蝶”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学性极强。这样的文章,老子不可能去写,估计也写不出来。

老庄的第三个区别是,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对于同一问题同一结论,在老子那里可能是逻辑推理,在庄子这里却多半是人生体验。老子的道与庄子的道,虽然都是“无为”,也都“不可说”,但又颇不相同。老子的道是干巴巴、硬邦邦、没滋没味的,因为它是逻辑。庄子的道,却是生动鲜活、充满情感、有声有色、可以感知的。在庄子那里,道不可说,却可以体验,就像风。在《齐物论》,庄子说,你听过风的声音吗(而〔尔〕独不闻之翏翏乎)?那天地之间喷将出来的气,就叫做风啊(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这风不吹则已。一旦吹起来,那是一呼百应,地面上所有的孔穴都会发出声音。前面的吹着,后面的跟着;前面的唱着,后面的和着(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如果是微风,它们就轻轻地哼(泠风则小和);如果是狂风,它们就高声地唱(飘风则大和)。可是,风一停,就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了。然而,这时你去看那些树呀草呀叶子呀,大的也好,小的也罢,不都在那里尽情摇摆吗(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道德经》一书中多有权谋,《庄子》一书中则充满灵慧。这就是老庄的第四个区别。权谋用于政治,灵慧用于逍遥。虽然庄子也有饿得要向别人借米的时候,但他内心深处是向往逍遥的。有一次,惠子跟他讲: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种子,我种了下去,结果长出能装五石米那么大的葫芦。这东西可没什么用。用它来盛水吧,皮薄,盛不住;做瓢吧,要那么大的瓢干什么?我就把它砸了。庄子说,你也真是!你就不能用它做“腰舟”(相当于现在的救生圈),把它绑在身上在江湖之上飘?

老子就没有那么逍遥了。他其实很关心政治。比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比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比如“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比如“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等等。不过我们要知道,老子所谓“圣人”,并不是孔子、孟子,而是“圣明的统治者”或“英明的领导人”。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老子“以无为求有为”,庄子“以无为求无为”。所以读《道德经》可以治国,读《庄子》只能修身。

如果觉得《老子和庄子有何不同之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