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我要去深圳!我要去罗湖!

我要去深圳!我要去罗湖!

时间:2019-01-25 03:47:13

相关推荐

我要去深圳!我要去罗湖!

“我要去深圳!”

要知道,这句话放在三十多年前,就相当于“我要去罗湖”。

不止是来深圳的外地人这么说,即便是蛇口宝安龙岗等深圳本地人,也会把“去深圳”挂在嘴边,因为当年的“深圳”,南起罗湖站,北至笋岗路,西起上海宾馆,东至黄贝岭。

深圳就是罗湖,罗湖就是深圳。

但现在有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如今一提到罗湖,张口便是:曾经、当年、那时候……这说明罗湖对于大部分深圳人而言,已经成为一段古老的过去。即便这段记忆,仅仅只过去了十几年。这在城市历史中,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衰落、困局、遗忘.....罗湖的辉煌逝去,已然成为公认的事实。当大家把罗湖的“失宠”归咎于深圳中心的一路西移时,我们却想说,罗湖快“醒醒”!

1

罗湖的“尴尬”

从1980年开始到前,罗湖是深圳当之无愧的中心区,是深圳最早的CBD雏形,曾经创造过无数现象级事件的深圳龙兴之地。要说罗湖到底有多辉煌,只要看看片区里这三栋大楼就能理解了。

首先,是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国贸大厦,它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响彻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高楼;

其次,是见证深圳改革开放的地王大厦,代表深圳形象的中国第一高楼。“地王”并非楼名,只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拍出天价,被誉为“地中之王”;

最后,是见证罗湖改革开放的京基100大厦,城市更新史上的代表作之一,封顶时刷新了深圳的新高度;

这三栋大楼便是罗湖辉煌的缩影,在京基100封顶时,它与地王大厦、万象城组成的高端金融商圈,依然是深圳的地标级存在。

然而近十年,罗湖渐渐在深圳人的视野里“消失”了。

首先在深圳各区的GDP榜单上,罗湖的成绩已经跌落到第六,仅有南山GDP的1/3,还被新兴的龙华实现了反超,妥妥的第二梯度“垫底”。即便这是因为南山的面积比罗湖大了近一倍,但罗湖跟同样面积的福田比,依然是福田的一半而已。

再说产业,罗湖的“失势”就更加明显。要知道30年前,内地有三大金融中心,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深圳罗湖蔡屋围。当时深交所还在罗湖,各个证券部也都在罗湖驻点,这里集中了大批企业以及炒股者。如今时光荏苒,前两个依旧地位卓然,然而罗湖却被福田取代了。

金融比不了福田,科技比不了南山,旅游比不了大鹏,罗湖难免有些尴尬。放眼深圳,南山有自贸区和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福田是“深港科技特别合作区”,而罗湖最擅长的消费领域,却被隔壁的盐田抢先做了个“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成功卡位概念入口。

去年,罗湖的朋友就曾经跟圳长开玩笑说:“现在开车去南山上班,从深南路往西一直开,从华强北开始车辆才会渐渐多起来,早高峰的罗湖几乎不塞车了。”

现在来看,罗湖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2

罗湖的“情怀”

其实,在圳长身边还是有很多人有不忘初心的“ 罗湖情结”,认为罗湖才是代表了最初的“深圳精神”。但是,市场不吃情怀,在利益面前,大家都是用脚投票的。

最直接了当的例子,就是房价。

罗湖的房价,一度代表着深圳最高的水平。在80年代,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深圳最早的别墅区怡景花园,内地楼市最早的样板房,均诞生于罗湖。90年代末,当南山福田房价进阶到4000-6000元/平,彼时的罗湖8000元/平已经不足为奇。

此时罗湖的“高房价”,是罗湖人骄傲的一种低调体现。

现在我们通过贝壳深圳的数据来看,最能代表罗湖豪宅的幸福里,均价9.6W/平,比较新的豪宅如中海天钻,10W/平。但反观“关外”的龙华汇龙湾,均价高达11W/平;宝中的熙龙湾,更达到了13W/平。

这只是单个项目,如果以片区来划分,将罗湖地王商圈、宝安中心、龙华红山三个区域的房价进行对比,会发现老大哥罗湖完全被小弟们碾压了。

写到这,想必很多老罗湖人已经开始不满了——

没错,罗湖拥有着全市最完备的生活配套。尤其是地铁、学校、医疗、商业、公园等优势,不是“关外”新崛起的地区随随便便能比的。就曾有罗湖朋友这么教育圳长说:“罗湖的烟火气,罗湖的夜生活,罗湖的生活氛围,是买不到的,你们不懂!”

但是罗湖的业主们心知肚明,所谓的“低房价”并没有成为罗湖的竞争力,生活氛围也没为罗湖吸引来多少精英人士。因为在这座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城市,年轻人只会往产业集聚、充满创新活力的地方走。

时代在变,深圳在变,罗湖还开始变。区域“老龄化”,产业“空心化”。近几年,资金、企业、人才都没有在罗湖产生明显的集聚效应。即便大家都不否认罗湖的生活“性价比高”,但这样的罗湖,无疑是在“吃老本”的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罗湖应该“醒一醒”。

3

罗湖的“新生”

以上,圳长说的是罗湖的困局,其实也是罗湖破局的钥匙。,罗湖已经“醒了”。

在去年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罗湖已经明确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全面推进罗湖振兴。

而当我们不再讨论罗湖的历史、不再讨论罗湖的情结,我们还能讨论它的什么呢?

去年,深圳被委以重任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各区根据各自的特点也有了新的担当。意料之中,南山打出了“科技”牌、福田加快建设“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光明当好高端制造的“蓄水池”、盐田与香港共建自由贸易组合港…….

在罗湖的建设“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里,提到了关键的一点是:着力建设“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格局,打造城市更新改造的国际样板。

被迫营业的罗湖,正在将“吃老本”变成先行示范的优势,这个“老本”就是城市更新,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旧改”。

要想打破罗湖的困局,就要先从源头开始解剖。土地空间是制约罗湖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在已经无地可用的背景下,罗湖有且只有通过“旧改”来实现换血。但每一次大换血,历史遗留已久的问题都会成为一定的阻力。目前来看,罗湖的蔡屋围、木头龙、湖贝村等深圳重点旧改项目,将为罗湖带来更强的产业、更完整的配套以及更现代化的生活。

从现在来看,木头龙旧改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湖贝也将在今年全面动工。近期,罗湖更是发布了蔡屋围新围片区房屋征收提示,这被外界视为罗湖加速旧改,重新崛起的关键跳板。

我们以蔡屋围为例,从目前已知的规划上看,蔡屋围无疑是罗湖乃至深圳含金量最高的旧改。城市更新后的蔡屋围片区,定位为罗湖金融、商贸、文化核心区,将是比肩曼哈顿华尔街、伦敦金丝雀、巴黎拉德芳斯、香港中环等世界级城市中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焦点。

也有小部分人会担心这样的旧改会“破坏罗湖的烟火气”吗?当然不会,例如更新后的蔡屋围将立足于金融、文化产业的创新,同时高质量民生居住环境的建设,将特别新增医院、老人活动中心、社康中心、公交首末站,同时扩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生活配套。

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将原有的生活指数级的提升。这才是属于老罗湖的优势,也是罗湖重新回归深圳C位的独门秘诀。

罗湖起了大早,但不能赶个晚集。尤其是站在深圳这片“风口”上,没有一个区域存在“没落”一说。

当年的罗湖,是深圳这座尚未开化的冰山最先融化的一角。这个地方最先喝上可乐,最早吃到麦当劳,有了最早的万元户村……如今这种融化在土地上的开明与先进,成了罗湖重获新生的养分。

罗湖情结,不应只是怀旧,而更加需要向阳而生。

如果觉得《我要去深圳!我要去罗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