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涟水实践·乡村振兴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涟水实践·乡村振兴篇

时间:2022-11-22 00:35:17

相关推荐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涟水实践·乡村振兴篇

深夜三点,保滩街道厉渡村党总支书记齐云洋已经和两名村干部将一车香菇运往市区批发市场;凌晨5点,就着微亮天光,陈师街道百药园内,工人们已经在田里忙开了;早上6点,涟城街道季庵村张罗食用菌富民产业园内,工人已经陆续上岗,采摘新鲜香菇;上午9点,红窑镇夏楼村金鸡坨乡村旅游示范区,千亩荷花竞相绽放,游人已经来来往往;傍晚8点,高沟镇许庄村淮海琴书说唱队唱起了自编自演的节目,得到观众和游客的一致好评……这是近日记者采访一天内看到的景象,人们忙碌又充实,折射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满满的活力。近年来,我县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淮上明珠”焕发出生机与光芒。

产业支撑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在南集镇新合村羊肚菌富民壮村产业园,水下的龙虾隐约可见。“最后一茬羊肚菌采摘完毕后,放水漫灌,虾苗放下去30多天。”村党总支书记陈爱仁说,“不歇茬来养龙虾,既提高产出率还能漫灌杀菌,为秋季羊肚菌种植做准备。”该村去年一期30亩羊肚菌种植一举成功,今年上马二期170亩,村集体、能人大户、低收入农户三方联动,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带动低收入农户30多户增收,曾经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今年向40万元冲刺,快步奔小康。

除了菌菇,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休闲农业5条产业链条也越拉越长,食用菌、中药材、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也越来越红火。立足“一廊一路”战略布局,坚持“培强”和“培优”并重,百花园、百药园、百果园、百菇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风生水起,成为富民增收的“强引擎”。

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关键。我县还借助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等新业态,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积极推动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实现订单式生产、网络化销售、直供型配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生态宜居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好环境,美好乡愁离不开充满魅力的新农村。“要做好‘宜居’文章,打造绿色生态‘新天地’,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在大大小小的专题会、推进会、调研中,县委书记王向红说话掷地有声。

“太好了,做梦都没想到80岁还能住在这么好的新房子里,每家还能分到一分小菜地,好啊!”在成集镇条河村王梦先家,老人拉着记者的手满心欢喜地说。一幢幢白墙黛瓦、江淮风貌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村民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百姓广场等一应俱全。

农房改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对此,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按照省市要求,优先引导有能力的农民进城入镇落户,优先改善低收入农户。截至目前,累计改造完成1519户低收入农户以及贫困户、残疾户的危房,启动实施了肖渡谷嘴东区、朱码柴市三期农房改善等项目13个。在此基础上创新开展“‘爱满屋’——1+X关爱行动”,为他们购置家具、锅灶等日常生活用品,让老百姓不仅住上“安心房”,还能住上“幸福房”。

有好房子更要有好环境,农民的生活才能更有品质。我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做好农村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等硬件建设,推进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向农村延伸。绵延21.3公里的南六塘河再现绿水清波,“诗与远方”般的田园生活就在眼前。

文明新风 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的外在之美,更要有具备吸引力和助推力的文明之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要有“乡愁记忆”。

“在这里,可以拉家常,几个老伙计可以凑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衣服还能送来洗,很好!”在梁岔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王爷爷笑呵呵地说。截至6月底,我县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小康路上我当先锋”“邻里一家亲”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老百姓的业余生活由在家打麻将变成到这儿下下棋、看看书、听听戏,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让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让农村真正成为农民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县创新开展“庭院美、环境美、家风美、风尚美”的“四美”在农家创评活动,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相继新建了文化馆、好人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积极支持涟水籍在外文化名人回乡创建工作室,这些已经成为老百姓守住精神家园、守望乡愁记忆的好去处。同时,我县还打造了红窑镇云锦、高沟镇琴书、南集镇戏曲、石湖镇民俗等10个“特色文化小镇”,申报非遗项目50多个,新建各类非遗传承基地20多个。县淮剧团打造的“新时代农村三部曲”,广受好评,屡获大奖。关于大学生村官的一部戏《鸡村蛋事》,获得了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以农民致富为题材的《留守村长留守鹅》,获江苏省文华大奖,女配角还获得了白玉兰大奖。

我县还通过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好人文化,重塑乡村文化内涵。建立包括223人的乡贤名录,通过举办乡贤文化节、建设乡贤文化广场等,引领好人风尚,同时按季度评选涟水好人。截至目前,7人获评“中国好人”、15人获评“江苏好人”。各类先进榜样成为引领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如果觉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涟水实践·乡村振兴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