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治疗三叉神经痛宜重视镇静安神

治疗三叉神经痛宜重视镇静安神

时间:2020-03-27 18:27:31

相关推荐

治疗三叉神经痛宜重视镇静安神

大家都有过这种感受吧,就是抵抗力下降以后,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的,因此我们大家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特别是三叉神经痛的出现会照成很大的麻烦,那么,今天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人中,神门问答

图钉问:

三叉神经疼痛特别疼 怎么使快速缓解痛??

答:

你的症状很像是神经性疼痛、病因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可以口服调节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谷维素、腺苷B12、布洛芬片等。

2治疗三叉神经痛宜重视镇静安神

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故临床治疗的重点是止痛,同时还要兼顾理气镇静安神。局部选穴合循经远取穴进行针刺,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人中、神门、劳宫等穴都是镇静安神的要穴。

人中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督脉上行入脑,脑为元神之府,取之可以调督脉,健脑醒神;本穴针感异常灵敏,能迅速走向头脑,醒神作用强大;本穴交会于手足阳明经脉等三条阳经相交处,兼具清热消肿作用。

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具有显著的镇静宁心,安神定志的作用,是治疗心神疾患的要穴。心主血脉,凡与心有关的血液运行障碍所致的病变,均可选用本穴,针刺后施以适当的手法可发挥镇静安神、理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火穴,心包行使心令,故劳宫清心泻热的作用很强,临床常用于治疗口疮、口臭、牙龈糜烂之类病症。心为君火,其华在面,素有面痛皆属火盛之说,故取劳宫针刺以清心泻热,镇静安神。

3针灸兼镇静安神法可缓解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的范畴,其病位在面,病因多为风邪夹寒或夹热上攻,病机特点是面部阳明经脉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针灸治疗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在此基础上加用镇静安神之法,可取得显著效果。

针灸取穴:分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患侧局部取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痛,多取攒竹、丝竹空、鱼腰等穴;第二支痛,多取颧髎、巨髎、四白等穴;第三支痛多取颊车、下关、夹承浆等穴;双侧远端取合谷和内庭。手法:攒竹、丝竹空、鱼腰、巨髎、四白、颊车、夹承浆浅刺0.3~0.4寸,行雀啄刺;颧髎、下关直刺1~1.5寸,合谷直刺1寸,内庭直刺0.5寸,得气后施于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在此基础上,另取人中、双侧神门、劳宫以镇静安神,神门、劳宫直刺0.5寸,人中向上斜刺0.5寸,得气后亦施于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疗程:10次为1疗程,第1疗程每日1次,第2疗程隔日1次。

经脉气血的运行与心神有关。心主血脉,神能导气,气畅脉通,百病不生,反之则会发生病痛,故有百病之始皆本于神之说。故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既要分部近取和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以消除病因,改善气血运行,又要兼以治神,以神导气。

4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疗法

三叉神经痛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痛等范畴,风、寒、湿、淤互相客于脑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缓解症状。

寒湿闭阻型

中药: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tuLaOshi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风寒湿共阻于脑络

中药: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疏经通络。

湿痰互凝,瘀阻于络

中药: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如果觉得《治疗三叉神经痛宜重视镇静安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