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长城汽车自诊生死存亡问题 魏建军为何坦陈“命悬一线”

长城汽车自诊生死存亡问题 魏建军为何坦陈“命悬一线”

时间:2023-07-29 02:46:24

相关推荐

长城汽车自诊生死存亡问题 魏建军为何坦陈“命悬一线”

1990-2000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造车三十年。而立之际,魏建军突然公开放话,长城有可能“挺不过明年”,是危言耸听,还是为下一步行动大造声势?

7月11日,长城汽车向媒体发出邀请函,声称要发起一场“关乎长城汽车生死的思辨”,引发热议。虽然长城汽车面临的困难不少,但对于处在艰难窘境中的汽车行业而言,并非最糟。几天前,长城汽车刚刚发布,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395,097辆,同比下降19.95%,略低于大盘。但是长城近一段时间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发布,强力推行海外业务,亮点不少。究竟为什么把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呢?

7月13日上午,长城汽车通过微信群的形式组织媒体沟通,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入群。他讲到:“长城赶上了中国汽车最好的时代,过去三十年的成绩,要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红利。但现如今,全球经济下行、红利将尽,加上外资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合围,我们真的有决胜未来的杀手锏吗?我看未必。甚至可以说是命悬一线。”

魏建军还录制了一段视频片,他在片中谈及不能过分依赖三十年的成功,要着眼于未来。“如果我们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

其实,今天“老魏”所讲的内容,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而是一段预告。他提到,对于未来并不是毫无准备,7月20日,将有下一步的行动。

对于车企领袖而言,居安思危的话,并非没有说过。李书福多次强调,未来汽车行业可能只剩两三家,传统汽车公司自己要提早醒悟。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何小鹏、李想等人也多次提及残酷的淘汰赛提前到来。然而,如魏建军这般“向死而生”的表态,并不多见。行业中有不少企业,真的已到生死关头,反倒百般否认。对于长城而言,“命悬一线”的判断,即使是作为内部口径,能够公开对外讲出,也属罕见。笔者此前曾有文章分析,长城对外表态,和营销事件的尺度,与企业相对保守的作风并不一致,相信是出自于魏建军本人的决定。

从WEY品牌创立开始,魏建军这几年中一改低调形象,多次出镜,为企业形象代言,塑造了实干、执着的形象。而此次的现身说法,姿态很低,危机感十足,绝非一般意义的营销活动,如果届时公布的内容浅尝辄止,恐怕难掩舆论之口。笔者预估,只有涉及到底层的大规模变革,才能与预告中的“生死”之别相应。

的确,以长城汽车的江湖地位,能深刻认识问题,确实需要勇气。笔者一个多月前,曾经写过长篇分析文章《成为中国丰田还是沦为二流 长城还能修到何方》,从海外战略、产品构成、对新四化的理解、人才观念,以及企业家思维等多个角度分析长城面临的风险。特别是针对魏建军作为长城的核心决策者来说,如果不能意识到企业家的局限为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天花板,则长城有可能受制于格局,从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逐步沦为二流,“大而无当”是长城最有可能面临的危险。

文章特别提到,疫情加速了车企优胜劣汰的进程,让车企开始提前直面下半场”的竞争。长城在决定命运的时刻,应该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心态,跨出束缚,企业家也应该从善如流,拿出改革的勇气。

如今长城即将施行的举动,恰与笔者此前的文章暗合。这也体现出,魏建军作为掌舵人,并未故步自封,而是有所行动。对于长城这种体量的企业来说,任何深层次的改革,必将触及灵魂,也可能伤筋动骨。笔者之前在论及车企数字化转型的文章中曾经提到,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技术,企业要做到的,绝不能是表面功夫。而是由一把手亲抓实干,进行组织变革,打破利益格局,不纠结于短期效应,做好长期艰苦的准备。

正如魏建军所说,每一个成功的过去,都可能把未来绊住。对于长城来说,最需要改革的,很有可能是长城之前最成功的地方。长城到底将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再过一周即可见分晓。

如果觉得《长城汽车自诊生死存亡问题 魏建军为何坦陈“命悬一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