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高考议论文辩证分析三法

高考议论文辩证分析三法

时间:2023-11-10 20:23:47

相关推荐

高考议论文辩证分析三法

写高考议论文,应该运用辩证分析,这样才能提高作文的得分率。“辩证性”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只有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才有可能得出比较中肯的结论。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可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

事物往往有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绩,有问题;有长处,有短处。 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 甚至几个方面。 说理议论时,应该做到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或比较和其他事物的异同,或从侧面与全面、正面与反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或者只抓住其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都会犯片面性的毛病。 因此,我们要养成全面说理的能力,只有整体把握事物,全面分析问题,才能避免说理 的片面性、绝对化。请看下面的文字:

面对汹涌的洪水,到底该用堵还是疏?大禹治水已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面对专利被侵权的现状,是共同富裕还是粗暴制止?小羽也给了我们智慧的选择。面对人生的成长,是堵其兴趣爱好还是任其自由发展?社会生活让我们有了明智的选择。

“堵”与“疏”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堵”是矛盾的积累,延缓问题的爆发,结果麻烦越来越大;“疏”是矛盾的化解,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堵”常意味着蛮干,往往得不偿失,而“疏”则透露着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往往事半功倍。

“疏”“堵”有道,何时何处疏,何时何处堵,是一个人、一个社会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疏堵”之道,见之于水利,亦可用之于国家和个人。“疏堵”得好,才能事业亨通,人生顺利;才能家兴国旺,风调雨顺。

(高考作文《“疏”“堵”有道》)

这段论述文字紧扣“面对专利被侵权的现状,是共同富裕还是粗暴制止”的问题,以一分为二的观点阐述了小羽在选择上的生活智慧。作者首先肯定“堵”与“疏”蕴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然后分析“堵”与“疏”的本质,以及“堵”之害,“疏”之利。此后再用一段文字阐明:“何时何处疏,何时何处堵”确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于家于国都适用。从而突出了小羽选择上的智慧,完成了对问题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

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 只有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质。 例如下面的文段:

贪从何来? 康德说:“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事物无止境的欲望。” 一个“无止境”,道出了贪者的心理源头对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们正常的内心需要,正如饥饿者渴望能够饱餐一顿、贫穷者渴望得到一笔财富一样,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个饥饿者在享受一顿美餐之后,还想要一座银山,贫穷者在得到一笔财富之后,还想要一座金山,这便是“贪”了,因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变成无休止的奢望了不要小看这种欲望, 它包罗万象、名目繁多:有人贪色, 有人贪财,有人贪酒……凡是沾上这种习气的,小则毁了自己,大则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唐后主李煜,贪恋绝色佳人,最终落得“垂泪对宫娥”、“北面为臣虏” 的可悲结局。

(高考作文《戒贪养廉》)

这段议论文字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有着浓郁的辩证色彩,作者紧紧围绕一个“贪”字,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分析原因,论说结果,既纵深挖掘了“贪”的思想根源,又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贪”的种种表现,揭示出“贪”字对个人和社会的恶劣影响。作者选取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和典型事例为论据,进行说理论证,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剖析深刻透彻,议论周密严谨而富有警世作用。

三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 只有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向作出正确的推断,从而体现出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 请看下面的文段: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 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高考作文《进步与退步》)

这段议论文字着眼于如何看待孩子从分数多少上体现出来的进步与退步的问题,运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进步”,并从家长的角度以质变量变的观点进行辩证说理,进而论证了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的道理。论证中由于运用了变化发展的观点,使得说理更加充分,逻辑更加严密有力。

满分作文:

从“看他人”到“看自己”

一考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微信”“朋友圈”几乎时时刻刻占据着人们的视线。我们越来越喜欢在评价他人的生活的过程中来找寻自己的定位。(开篇扣住论题:“他人”“自己”。)

这样的发展其实是一种必然。首先,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网”的形成。轻松点击屏幕、上传照片,生活细节就无所遗漏地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有了展示,也就有了对比,自然也就引发评论。其次,群众的心里在时代潮流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中提到现代人普遍具有“历史虚无感”,这样的虚无让我们一时之间无法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而生活中的人们又急于为这样一种生活赋予意义,所以更倾向于在评价他人生活的过程中或是找到“我比他人过得好”的满足感,或是找到“我也要这么生活”的未来目标。(分析评价他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运用了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这是一种必然而非偶然。“首先”“其次”的运用,使论证思路、层次清楚。)

评价他人的生活,好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我们不再是孤单生活的群众组成的群体,而是与相识的或不相识的群众组成的群体。如此便能为整天忙于繁杂事务的现代人找到一些心理慰藉。但其中却也隐藏着诸多弊端。去评价他人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与他人价值观的碰撞和交锋。如果说一个人的评价还不能激起什么浪花的话,那么一群人指向一致的评价一定会对被评价者的生活产生影响。若是顺从他人的评价,被评价者的价值观将可能被改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由此被固化,身处其中的个人便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和活力。而如果坚持自己,也可能激起矛盾冲突,走向另一个极端。(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评价他人的利与弊,侧重分析弊。同时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爱默生说:“人们似乎没有懂得,他们对于世界的见解其实也是他们品格的自白。”因此,现代人在评价他人生活之前,尤其要先“看自己”。只有把“自己”看透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评价合理公正,也才能使现代人自身摆脱对于他人评价的依赖。在顾城生活的时代,诗人们经常咏叹“一代人”这样宏大的背景和主题,而唯独他是睁着大眼睛渴望和知道花籽生日的树熊,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中。有了自己沉浸其中的世界,便不会轻易地评价他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明白时代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选择。有了自己的世界,也便不会被他人一时的指责和批评所动摇。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他人的评价才会显得有力度。(论证推进一层,从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评价他人生活之前,尤其要先“看自己”。论证不乏普遍联系、主观与客观的哲理因素。)

但这并不是叫人们“与世隔绝”,而是要以自己为基础,建立由己及人的评价过程。同时,在评价时也要注意言辞的合理性,用分析和建议代替愤怒的指责,用理性的褒奖代替狂热的追捧附庸。这样才能为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活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强调要用理性的褒奖代替狂热的追捧附庸,将观点补充完备。)

毋庸置疑,评论他人生活已成为社会的风气和个人的习惯,我们很难对其进行迅速地扭转与改变。要摆脱他人的看法,摆脱社会潮流的桎梏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可以做的是先由看自己出发,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总结全文,再次亮明文章的观点)

【特色点评】

这是高考上海卷的一篇满分作文,其突出特色如下:

1.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为了论证先由看自己出发,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的观点,考生综合运用了一分为二、变化发展和普遍联系等辩证观点,对如何“评价他人的生活”和怎样对待别人的评价等展开深入浅出的阐述、论证,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2.论据恰切,论证透辟。文章贴切、准确地运用了中外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开合自如的论证,论证深刻透辟,主题鲜明,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3.语辞中肯,言简意赅。无论是引用或化用的名人名言,还是考生提炼的、富有哲理的句子,都言简意赅,寓意丰厚,都有较强的表现力。

【误区警示】

一是偏重一面。许多关系表面看是对立的,而实际上却是对立统一的。 如果仅仅从一个方面去论述,就有可能得出偏颇的结论。因此,不能仅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谈问题,以免导致论述的片面化和绝对化。

二是态度骑墙。辩证分析并不反对论点鲜明,辩证思维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文章论点的正确与鲜明上,观点不能含混不清。如果观点模糊,态度不明朗,含混不清,似是而非,就不是真正的辩证分析。

三是话太绝对。论证中不可把话说死了,说得太绝对了,或把人看扁了。否则,就很有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无路可退,论证更加苍白无力。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如果觉得《高考议论文辩证分析三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