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话说南丝路 25丨五尺道水路的传奇船家②

话说南丝路 25丨五尺道水路的传奇船家②

时间:2018-12-24 08:04:50

相关推荐

话说南丝路 25丨五尺道水路的传奇船家②

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在《长江文明》一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指出,中国古人很早就对长江上游的木船作了记载,如《战国策》《华阳国志》《晋书》等文献。

唐人王周的《志峡船具诗并序》,是最早对长江上游峡江木船作系统记载的文献。宋代夏圭《长江万里图》出现了长江上游较早的木船图绘。元明时期,陆游《入蜀记》、王士性《广志绎》、宋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清代陈明申《夔行纪程》、吴焘《游蜀后记》、洪良品《巴船纪程》、罗笏臣《峡江救生船志》等,均有不少对川江木船的详细记载。清代谢鸣篁的《川船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专门记载川江木船的文献,文笔非常生动形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成都百花潭发现的战国铜壶上,也绘有战船图案。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四川经济月刊》刊载的《川江木船业概况》水运报告,记载了33种川江木船的形态特征和航行区域。20世纪40年代,胡成之《长江中上游的舟筏》文章里,记载了7种川江船型。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交通厅刊印了《四川内河航运史料汇集》,首次系统整理了近代对川江木船的调查材料,涉及70多种船型,内容包括名称、行驶区域、船型特征、载重量等。

邓少琴《近代川江航运史》一文介绍,一些西方人,比同时期中国人对川江木船的记载详尽得多。譬如,英国的布莱基斯顿在日记里对四川木船舱室作了描述:“所有这些四川帆船的结构都大致相同,平底、方头、翘尾,牢牢地拼装在一起,以便在穿越急流和碎石河段时抵御冲击。”

英国人盖洛相当详细地记载了他在宜宾以北所乘兵船的情况,称“只有一根桅杆,船头呈方型,船尾较高,总长约四十英尺,横梁的长度不足九英尺”,还更为详细地描述了桅杆、风帆的结构功能。

英国人立德则记载所乘船“船身长约30英尺,宽5英尺,深3英尺。

中部有船篷遮盖,我在里面刚好能坐直;船尾有篷,供舵手和厨子歇 息;船的前部有一块敞开的地方,是两个船工面向船头站着划桨之处。船上有一根桅杆,主要供拉纤用;有一张小斜桁四角帆,在风向正对船尾时才扯起来”。同时还对 “神婆子”(即辰驳子)作了详细的描述。

20世纪代,英国人蒲兰田在《峡江一瞥》一书中,也对川江木船作了较多记录,涉及木船造价、尺寸、载重、行程、船员数,还详细描述了纤夫、舵 手、厨 师、鼓手等职位情况。

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沃斯特在其《中国的船民》一书中对川江歪尾船作了详细记载,认为这种船“别具匠心”。

蓝勇还在论文《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的踏察调查及影响》写道:“西方人对川江木船商业意义上的记载和研究,始于19世纪80年代,其组织者主要是当时受西方人控制的中国旧海关的外籍职员为英国人沃斯特,他是中国旧海关总税务司副巡江事务长。他的调查报 告《长江上游的帆船与舢板》第一次系统地从造船技术层面对近代川江木船进行记载和研究,不仅记载和研究船体本身主要构件(木料、涂料、结构、尺寸、船具),还记载了帆篷、锚碇索具、活动工具等 常被忽略的附属物件,可谓历史上最早系统记载近代川江木船技术状况之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3期)。

沃斯特《长江上游的帆船与舢板》将木船进行了特色分类,如麻秧子、扒窝子、神驳子、老划秋、中元驳等船;也有按用途分类的,如红船、煤船、龙船、捕鱼船、住船、花船、渡船、盐 船、面 粉 船 等;还 有按 地 区和类别分的,如重庆划子、宜昌划子、竹筏、木筏。

中国古代传统造船业相当发达,仅就木船造船技术本身来看,中国古代比西方毫不逊色。学界早已承认中国的水密舱壁、车轮船、中线舵、橹等发明在世界造船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水密舱壁技术,早在晋代就出现,而西方在18世纪末才出现。(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话说南丝路 25丨五尺道水路的传奇船家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