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新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新技术

时间:2023-05-02 00:09:21

相关推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新技术

1病原学

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P1europeumoniae,APP)。因分离的年代和时间不同,曾称为副溶血嗜血杆菌(H.parahaemolyticus)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leuropneumoniae)。APP是革兰氏阴性,有荚膜的多形性小球杆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呈不透明扁平的圆形菌落,其大小为1~1.5mm,周围呈β溶血,用白金耳触之有粘性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增强其溶血性(CAMP实验阳性),兼性厌氧,无运动力,生长需要V因子。迄今已发现两个生物型共15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型中的1、5、9、10、11五种血清型致病力最强。生物Ⅱ型(13和14)分布于欧洲及美国,其致病性比生物Ⅰ型要弱。

目前该病已广泛分布于各主要养殖国,且多数国家为复合型感染。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发现或流行的血清型有1、2、3、4、5、7、8、9、10等型,但以1、3、7型为主。免疫学研究证明,主要血清型间缺乏交叉免疫性,这给本病的诊断及疫苗防治带来困难。

2流行病学

APP是一种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肺部和扁桃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气温剧变、潮湿、通风不良、饲养密集、管理不善等条件下多发,一般无明显季节性。研究表明,细菌在4周龄便可定居在猪的上呼吸道,而发病一般在6~12周龄之后的生长育肥猪,尤其是在应激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同一猪群可同时感染几种血清型。

本病的感染途径是呼吸道,即通过咳嗽、喷嚏喷出的分泌物和渗出物而传播,而接触传播可能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外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猪患呼吸系统疾病时,容易发生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如本病与猪伪狂犬、兰耳病、多杀性巴氏杆菌、肺炎霉形体、嗜血杆菌等病原的混合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发病率视各地的管理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同,但一般较高(8.5~100%),死亡率根据环境和菌株毒力不同,可在0.4%~100%之间。据近几年各地的发病情况分析,哺乳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而生长育肥猪死亡率并不高,仅略高于正常死亡率。

本菌在外界环境生存时间较短,一般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3主要致病因子

APP引起猪致病有很多毒力因子,包括溶血毒素、荚膜多糖、脂多糖、蛋白酶、转铁结合蛋白、通透因子及外膜蛋白等。通过对上述毒力因子及其免疫原性成分的分析,发现溶血毒素、荚膜多糖、脂多糖在胸膜肺炎发生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也是主要的免疫原性物质。

4主要临床症状

本病的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种。

最急性型:猪群中1头或几头突然发病,并可在无明显征兆下死亡。随后,疫情发展很快,病猪体温升高达41.5℃以上;精神萎顿、食欲明显减退或废食,张口伸舌,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带血性的炮沫样分泌物,鼻端、耳及上肢末端皮肤发绀,可于24~36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

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40.5

如果觉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新技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