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实还有下半句 道出了现实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实还有下半句 道出了现实

时间:2019-06-15 19:50:37

相关推荐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实还有下半句 道出了现实

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还有下半句,道出了现实

文/历史手术刀

中华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辛勤的民族,在劳动中创造文化,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中国文化都是能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化。

俗语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来源于民间。作为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相比于官方正统文化来说更加通俗易懂。很多俗语都能历经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就比如现在我们经常都会听到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俗语。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七情六欲。孔子提倡“性善论”,他觉得人性本善。人们对弱者有怜悯之心,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看到街边乞讨的乞丐,亦或是身体有任何残疾的人都会有恻隐之心。

怜悯是人类非常高尚的情感,但有时仁慈也会给自己招致祸端。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农夫见到路边快要被冻死的蛇,心生怜悯,将其救起。不顾天气寒冷用自己的胸膛来温暖它,谁料最后落得一个被蛇咬的下场。本意为善,却奈何善意错付。

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乞讨的人,他们衣着破烂不堪,拖着瘦弱甚至是残缺的身体,让人不禁心生怜悯。有不少人都会拿出身上的零钱施舍给他们。积少成多,这些钱也足够维持他们的生活开支。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富裕的钱。对于乞讨者来说,他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不仅仅止步于维持温饱。这就引起了很多歹人的注意,他们利用大众的同情心,将一些年幼的儿童、妇女、残障人士控制起来,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性的乞讨,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时如果你面对正在乞讨的人施舍金钱,那就不是帮助他们了,反而是助纣为虐。更有甚者明明有劳动力可以依靠自身生存,却偏偏慵懒成性单纯依靠乞讨过活。这种人用当今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寄生虫,永远只能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榨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综上所述可怜的人都有可恨之处,这句俗语言之有理。

俗语下半句是“可恨之人,亦有可悲之苦”,这也很好理解。方仲永的事迹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解释。一方面我们痛恨他没有珍惜自己的天分,勤奋的学习,致使后来变得和一个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另一方面我们也对他的遭遇感到可悲,幼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分却没有得到细心的栽培,只能成为父母炫耀的工具,最终耗尽天分只能变回一个平庸之才。可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无论是“可怜”还是“可恨”都不可从表面现象去判断,必须深究事情的本质原因,才能够得出最正确的判断。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见解呢?

如果觉得《俗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实还有下半句 道出了现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