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明朝:历代传统的科举考试 为什么到朱元璋手里却变了个样子

明朝:历代传统的科举考试 为什么到朱元璋手里却变了个样子

时间:2021-05-11 07:47:49

相关推荐

明朝:历代传统的科举考试 为什么到朱元璋手里却变了个样子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产生于隋唐时期,在这之后,它就成为了历代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渠道,但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曾做过这样一件违背考试规则的事情。这件事发生在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当时朱元璋一反常态,不以成绩为收取人才的标准,反而搞了一个区分南北地区的考试。他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为什么呢?

在洪武三十年的这次考试本来是进行得很顺利的,但是在发榜的这一天却发生了骚乱,而骚乱的原因是这次上榜的所有才子都是南方人,居然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在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里,落选到北方才子们成群结队的涌向负责科举考试的吏部衙门。这些士子们要求内部的官员对考试的结果做出一个好的解释,他们认为这次主考官也是南方人,所以这些考官们在这次考试的成绩上做了很多手脚,弄虚作假,故意偏袒了南方士子。

这一下子,京城里就乱成了一团,南方人和北方人本来是互不认识的,见了面也好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京城里还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的事件。负责维护京城治安的一些官员卫兵想方设法的平息下这件事,但是他们以暴制暴的行为,非但没有阻止这件事,反而更加加剧了他们北方士子的激烈情绪。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朱元璋皇帝的耳朵里,朱元璋马上派人去安抚那些闹事的北方士子。向他们保证,一定要彻底的调查清楚这件事,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答复。情绪激愤北方士子们这才慢慢散去。

后来朱元璋就找来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刘三吾了解这件事的情况。原来刘三吾并没有在这次考试试卷上做什么手脚,士子们的考试成绩也都是非常真实的,南方的士子确实考的比北方人要好很多,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一向刚正不阿不是徇私枉法的人,而且也相信刘三吾对考试成绩的判定是正确的,但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情绪,朱元璋要求刘三吾从北方士子中悬拔出来一些人进行上榜。但是不料刘三吾这个人太过倔强,他认为自己的评判是公正无私的,没有任何一点错,所以他拒绝朱元璋的提议。朱元璋听了以后大发雷霆,认为刘三吾不识时务,不识抬举,气的把刘三吾赶了出去。并且把其他几个考官的职位也给撤了。北方的士子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都非常激动大声欢呼,让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

在不久之后,朱元璋再次派其他官员去重复审定这次考试的成绩。可是当他再次听取复审报告时,却发现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大臣,这些正直的老学究们仍然坚持北方士子的考卷确实不如南方士子。他们最后结论都和原来刘三吾的结论是一模一样的。这下朱元璋勃然大怒,他呵斥官员们互相包庇,有意蒙骗自己,所以在一气之下,把这些官员都撤职了而且关进了大牢里,进行严加拷问,结果这件事情越闹越大,这些无辜的官员最后定罪的时候竟然和十年前发生的胡惟庸案件联系在了一起,全部被处以死刑的。

后来朱元璋亲自组织重新举办了一次考试,这次的考试结果与前一次是截然相反的,入选的60多名士子中全是北方人。一个出身南方的人都没有,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的不平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此以后,为了避免这件事情的战再次发生,朱元璋还立下了规矩,在此后的科举考试中,南北地区分开考试,最后按南方60%,北方40%的比例来录取人才。用这种考试方法来达到使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官员数目大致相同。因此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并不单以成绩作为标准,而且加入了地区的因素,并且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制度。

小编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放牛娃逆袭成为皇帝,这和他本身的才能肯定是分不开的。同时朱元璋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自我意识的人。无论是在军事和政治上,他都非常的有建树,唯独一点是过于极端了,他自我意识太强烈,甚至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其实并不好哦,你们觉得呢

如果觉得《明朝:历代传统的科举考试 为什么到朱元璋手里却变了个样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