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禁欲的悲剧:精神分析法解读《巴黎圣母院》与《红字》中的男主角

禁欲的悲剧:精神分析法解读《巴黎圣母院》与《红字》中的男主角

时间:2022-12-24 08:34:49

相关推荐

禁欲的悲剧:精神分析法解读《巴黎圣母院》与《红字》中的男主角

在西方小说中,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神父形象,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他们从小就接受神学教育,修身禁欲,并且都曾受到万众景仰。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肉体凡胎,一旦心中的女神出现在身边,他们便压制不住内心的情欲,最终酿成了悲剧。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理论依据,尝试解析这两位男主角的悲剧成因。

1

1895年,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后,提出了精神分析法。

他的精神分析法包括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欲学说等理论。在人格结构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是一种内部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由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遵循着“快乐原则”;

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它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在于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

只有处理好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才不会发生异常。

2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中世纪的法国巴黎为背景,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冲突与剧情,使其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在小说中,克洛德副主教是一个最重要的人物。

克洛德出生于一个中等门第家庭,父母希望他出人头地,培养他做一名教士。他自幼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学习、祷告、禁欲。

靠着聪明与自律,他掌握了各种教会的知识,并且精通了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天文、地理及医学。凭借着出众的才华,20岁时他就当上了神父。

他自觉地奉行禁欲主义,每当他听到女人衣裙发出的簌簌声响,就会马上把风帽拉下来遮住自己的眼睛。他还向主教提出,不应该允许任何女人进入修道院。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发表于1850年,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小说中的男主角丁斯梅代尔是一位牧师,与克洛德相似,他勤奋好学,严于律己,时常彻夜不眠地施行祈祷和斋戒,凭借雄辩的口才、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名声,他成为了一名受人景仰的牧师。

他们两人都因宗教放弃了婚姻,克洛德信奉天主教,丁梅斯代尔信奉新教。虽然《圣经》是倡导婚姻的,但在中世纪后期,独身主义与禁欲主义在教徒中大为推崇。在旧时的天主教中,神父不能结婚,16世纪宗教改革后,新教从天主教中分离,新教规定牧师都可以结婚。

丁梅斯代尔本来不必单身,但是清教徒严格的教规,迫使他独身与禁欲。

可以看出,克洛德和丁梅斯代尔两人在年轻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味地压制本我,追求超我。

但是,本我并不会因此消失,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欲的萌发,只会一天天壮大,他们只能靠不断地学习和工作抑制本我。

3

然而,他们被压制的本我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如洪水一般冲破堤防,一泻千里。

当美丽的少女艾丝美拉达出现在克洛德的眼前时,她魔鬼般的身材、迷人的舞姿、销魄的歌声,令他神魂颠倒,他曾坚定不移奉行的禁欲主义瞬间土崩瓦解。曾经厌恶女人的他,突然间理解了本能的性欲是多么美妙。

在经历了内心的煎熬后,他控制不住自己 :“我再也无法摆脱你了,假如你是从地狱里出来的,我要同你一起回去。”

为了艾丝美拉达,他抛弃了上帝、身份、地位、荣誉。他指使卡西莫多劫持了她,然后刺杀了情敌弗比斯,最后还嫁祸于艾丝美拉达,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

克洛德对艾丝美拉达有爱吗?当然有,但是这种爱是疯狂的、病态的,是在本我受到严重压抑后的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完全隐藏于无意识中,大部分的本我冲动与性有关。事实上,人们常常无法察觉到本我。

可以看出,对于克洛德来说,艾丝美拉达不过是本我性欲的投射,他只想通过控制、占有来满足他压抑已久的性欲,因此,他是误将性欲理解为爱情。

《红字》中,在森林中时,少妇海丝特点燃了丁梅斯代尔沉寂已久的欲望:“他每走一步,都想做一件奇怪、邪恶、狂野的事情。”丁梅斯代尔为禁欲所做的努力在顷刻间冰消瓦解,超我最终臣服于本我,与海丝特成了一对地下恋人,并与她有了孩子。

但是,丁梅斯代尔和克洛德又有所不同。

克洛德是疯狂的,他心中的本我完全释放,抛弃了自己信奉的理论,成了一个变态的恶魔。

丁梅斯代尔内心是矛盾的,他一面憧憬着幸福的爱情,一面不敢公开自己的“罪恶”,他不敢背弃教会,仍然做着人们心中的精神领袖。海丝特常劝他逃离,他却总是拒绝。

因此,进退维谷的他,常被痛苦的内心矛盾折磨得夜不能寐,他在密室中挥舞着鞭子抽打自己,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这一切,正是丁梅斯代尔的内心世界,超我与本我在不断地进行着斗争的反映。最终,超我终于战胜了本我,他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心力交瘁死在了刑台上。

4

根据精神分析法,人是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一个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外部世界,遵循着超我的原则;一个是人遵循本我的内心世界。这两个世界既有紧密联系,又充满矛盾斗争。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与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当外部世界以其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冲击人的内心世界时,势必会造成人的内心世界的分裂。

在教会中,克洛德、丁梅斯代尔必须是忠于职守的教士,不能违背神圣的誓言,必须保持灵魂与肉体的纯洁 ;而在艾斯梅拉达、海斯特面前,他们又很想拥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做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

在这种冲突下,他们的人格开始分裂,最终酿成了人性与爱情的悲剧,这既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让人扼腕叹息。

如果觉得《禁欲的悲剧:精神分析法解读《巴黎圣母院》与《红字》中的男主角》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