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李白·《上阳台帖》:文采风流六百年 空余翰墨化云烟

李白·《上阳台帖》:文采风流六百年 空余翰墨化云烟

时间:2019-08-09 13:55:01

相关推荐

李白·《上阳台帖》:文采风流六百年 空余翰墨化云烟

诗仙李白素来以其诗之盛名为人口口相传,其诗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豪放狂傲,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磅礴浪漫。

与之同时代的杜甫评价他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当代学者余光中也同样不掩盛赞: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在诗方面,李太白的“谪仙人”之名绝非虚传,而其实在书法方面,李白亦曾留下一份传世真迹——《上阳台帖》。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上阳台帖》系天宝三载时,李白所作草书作品。

赏析《上阳台帖》前,还应从李白的草书流派及风格说起——所谓草书,最初是不过节省笔画,书写潦草而兴,后反倒慢慢形成书写风格,并于汉朝自成一派,进而才划为章草、今草、狂草等细分。到了唐时,狂草一脉出了两位大家:张旭与怀素。

张旭狂草师法自然,狂逸多变。北大教授李志敏评之为:“张旭草书如龙蚪腾宵,雄强而不失于清雅”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怀素狂草瘦劲灵动,颇得禅意。北大教授李志敏则评之为:“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

不过李太白恰恰沿袭了张旭一脉,并深得其中奥义。

李白其人自幼便有“神童”之称,五岁就识六甲,未及弱冠便多见诗作,果然年少成名,后去乡远游,广交天下之友,收万千河山于心。

通常而言,有才之士亦有志,李白也如此。他与万千踌躇满志的才子一般怀抱仕途之梦,这才有了后来的献赋谋仕。然而黑暗宦海始终难是堂堂诗仙所能同流之所,此后沉浮的际遇又赋予李白越发豪放不羁的处世风格。这种不羁流淌在李白的诗作中,也流淌在《上阳台帖》的字里行间。

是以,当初现代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在品鉴《上阳台帖》时下了这样的定义:“用笔不循故常,天马行空,吻合于李白诗风豪迈不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上阳台帖》系一首四言诗,原文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据考,本帖作于天宝三载。那时,李白与杜甫、高适相约共游阳台观,本欲探访旧友司马承祯,却不想才惊闻司马承祯已然羽化登仙。李白睹画思人,有感而发,遂挥笔写下这一份《上阳台帖》。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说起这桩旧事中的主角司马承祯,他为唐朝道人,自幼便无心仕途,只一心笃学向道,后曾游历天下名山,并隐居于天台山玉霄峰。论道,司马承祯道行高洁;论书画辞章,他亦颇有美名,与当时名士如陈子昂、卢藏用、贺知章等人来往颇密,并称“仙宗十友”。

李白也是这“仙宗十友”之一,许是因着命中道缘,《上阳台帖》中又隐隐有一丝仙气萦绕其中。

“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宇得物外之妙。”(元·张晏)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宏观书法之美,在其章法之美。所谓章法即排布整幅作品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呼应,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通常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以及一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都要处理得当。在《上阳台帖》中,章法之美集中体现在参差变化、牵丝映带之上。

· 参差变化

在书法中,章法的参差变化主要依靠布白展开,落到《上阳台帖》中,单字大小看似无序,实则错落有致;线条粗细流畅,并合理变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在现存真迹中,“水长”“物象”四字字迹残缺暂且按下不提。就以第2行为例,“千”字小而“万”字大,“非”、“有”二字小,而“老”字大。大字小字穿插排列,既避免了大字过多而显拥挤,又不至过多留白,整体极富韵律美感。

· 牵丝映带

牵丝映带在草书中同样是不可忽略的技法之一,落到《上阳台帖》中,最显着的连带就是“壮可穷”三字。浓墨的“清”字之下,一笔连带“壮可穷”,恍惚间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既视感。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草书,尤其狂草乍听之下自带狂傲与恣意,但其实愈是如此,章法在其中的地位则愈发重要。《上阳台帖》之妙少不了其章法得宜,使太白的精气神贯穿始终,灵气跃然。

书法中还有另一课题尤为重要,那便是“着墨”。或浓或淡,或燥或润皆有学问。在草书中,墨法的运用相较其他书法更为丰富。

· 浓墨为主

在《上阳台帖》中,李白着笔主要以浓墨为主,浓墨衬布白,墨色分明,更凸显整帖气度。在书法赏析中,浓墨也被视为最能够凸显书法精神的墨法。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 涨墨修饰

于字的点画的起始处,《上阳台帖》可偶见涨墨的运用。涨墨起笔作为修饰,生生为扁平的字添了丝丝立体感,灵动之感自不必说。其运用犹如画龙点睛般让《上阳台帖》又多了几分意趣。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 淡墨小字

至于错落的小字,《上阳台帖》则以淡墨作为处理。在浓墨与涨墨间,穿插些许淡墨小字,舒缓了大片墨意所带来的压迫感。清朗的小字,飘飘然而欲仙使整幅作品都带了一缕仙气。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上阳台帖》之妙亦于着墨间,精妙的章法、点画有意趣墨法相辅方得相成。

时至今日,《上阳台帖》之上的印跋也是其不可分割的特色。引首处引入眼帘为清乾隆所题的“青莲逸翰”,然历代品鉴家多有共识:“青莲逸翰”此四大字题于《上阳台帖》犹缺和谐之美,喧宾夺主,几近败笔。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反而徽宗在帖前隔水上所题的瘦金书 “唐李太白上阳台”,清瘦劲朗,既不过分夺目,又足以为其添一处风景。此外,元代书法大家张晏与欧阳玄二人亦分别以跋文、诗对《上阳台帖》之奥妙略作点评。

除却题字,卷前后及隔水上还多印宋、元、明、清、近代等数位名家鉴藏印。多方印跋加持下,《上阳台帖》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不愧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

如今,这份真迹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如果觉得《李白·《上阳台帖》:文采风流六百年 空余翰墨化云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