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_中医冬季养生法

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_中医冬季养生法

时间:2020-02-11 15:04:48

相关推荐

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_中医冬季养生法

中医认为饮食的养生调理作用,绝非专指奇珍美味,也不完全等同于“营养素”,而是根据患者的病证、病位、病性和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类型及四季天时、地理因素,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的理论,来分析并选择食物的宜与忌。那么,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

皮肤瘙痒病少吃韭菜。“生发类发物”指具有生发性的食物,如韭菜、春笋、香椿、香菇、香菜等,易诱发皮肤疮痒及发疹,所以有这类病的人要少吃。

肝火旺别吃公鸡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这些发物多为热性阳性食品,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高血压、肝阳上亢、头风痛及癫痫病人不宜食。

易过敏少吃海鲜。“风性发物”指风性窜动但不升阳的食物,如海鲜鱼虾蟹等。此类发物对过敏性疾患,如荨麻疹、过敏性哮喘有诱发及加重作用,另外,因含有嘌呤类,所以痛风患者也不宜食。

中风要禁热性鱼。“动火动血类发物”指阳性及热性食物,如狗肉、鹿肉、酒、胡椒、大蒜,热性鱼,如黄鳝、泥鳅、草鱼、胖头鱼、白鲢鱼。因有助火动血作用,所以皮肤疮痒、眼疾、中风等患者皆不能食用。

呼吸系统疾病忌羊肉。“助湿生痰类发物”指有腥膻味的肉类,如羊肉、牛肉等,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不宜多食。

口腔溃疡少吃香菇腐乳。“芳香类发物”气味芳香,如香菇、香菜,发酵后食物如腐乳,因其气性走窜,易引发皮肤病、溃疡口疮,所以也应忌口。

吃发物确有发病的情况,但吃发物不一定发病,关键在于食物搭配。比如生痰性发物,如牛、羊肉,配上萝卜利湿化痰,就可以不至于发病。动火动血类发物,如狗肉、黄鳝,如能配上寒凉的豆腐、茼蒿、白菜,就可制约其热性,那么有热疾病的人也可食用。

2中医怎么帮助老人安排饮食

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人体本身是—个完整的有机体,其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在功能活动上是密切协调的,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的,决不可只看局部,不看整体。

比如,在生理上,肝开窍于目,瞳仁却属肾:而肝肾同源,肾水能滋肝木。在功能上,肝藏血,肾藏精,目得血而能视。中医理论认为,肝肾不足容易形成目暗雀盲。所以,当出现夜盲雀目、视物昏花时,宜吃具有补益肝肾,养肝明目作用的猪肝、鸡肝、桑椹、枸杞子、首乌粉、黑芝麻等食品,而忌吃辛辣香燥,助火伤阴的刺激性食物。

第二层含义是,人与自然界同为一个整体,人体的内环境时时处处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又叫做“天人相应”观。具体地说,人受到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东南西北地理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状况、饮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在饮食宜忌方面,同样也要综合考虑,因时因地制宜。

比如,炎夏之季,适宜服食清凉,生津、止渴、除烦、解署的食物,忌吃温热上火、辛辣肥腻、香燥损阴食品。到了寒冷的冬季,又宜多吃温补助阳之物,忌吃生冷大寒之品。北方天寒,宜吃温暖:南方多火,宜吃清淡。这些都属于饮食宜忌的整体观。

辨证论治

所谓辨证论治,是指既要了解食物的性味归经及功用,又要考虑到自己身体素质、性别年龄、疾病属性,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饮食的宜忌。举例来说:

凡属阴虚体质者,宜吃具有滋阴生津作用的清补食物,忌吃香燥温热的上火温补食品:而阳虚体质者,适宜吃温热补火的温补食物,忌吃大寒生冷的损阳食品。

健康女性在月经期间切忌服食寒性凉性食物和各种冷饮。

男性阳痿之人又适宜吃些温补壮阳之品。

感冒患者,若属风寒感冒,则适宜吃些辛温散寒的生姜、葱白、红糖、紫苏等食物,属风热感冒时适宜吃些绿豆、薄荷、菊花脑,荷叶、金银花等凉性食品。

饮食的宜与忌,也只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宜食之物,就可以狂饮暴食,也应有节制。可以说,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完全可以作为人们饮食宜忌的指导理论。

其次,还要注意一些传统的忌口,例如一般人参不与萝卜和茶叶同吃。祖国医学认为,人参是补气药物,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两者合用会抵消人参的补益效果。茶叶虽然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茶叶中又含有大量的鞣酸,它能与补益药食中含有的生物碱相结合,产生沉淀物而不能被人体吸收,影响补益效果。

还需要提一下饮酒的问题。酒本身既是调料、饮料,同样又是药物。健康人喝少量酒,可以使血液循环流畅,食欲增加。中医认为,酒有活血化瘀、通利血脉的作用。为了提高有些药物的活血散瘀功效,有时就用酒来炮制,也是酒的这种功用。

但是酒精对人体各器官是一种有损害作用的毒物。进入体内的酒精大部分在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和肝硬化。另一方面,酒精可以影响高级神经系统,过量饮酒可使人反应迟钝、智力降低。此外酒精还可刺激消化道黏膜,使溃疡加重。大量饮酒又会损害心脏功能,使血管痉挛,血压上升。

据统计,长期过量饮酒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达59%。所以在调补期间要尽可能少饮酒,即使少量饮酒,也应该是选择低浓度的优质酒,否则会降低调补的效果。

3中医早、中、晚养生时间安排

早晨养生宜“练”

一夜安眠,早晨六七点起床后锻炼身体,可以快速振奋精神,有利于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最好在中等强度以内。中医认为,卯时(5-7 时)阳气升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最高,此时锻炼有利于“储能”和调动“内气”的运行,提高人体的防病能力。

中午养生宜“休”

中午不管多忙,都应该休息一会儿。古人的子午觉,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午时是11 时至13 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合阳”需要小寐,如果没有条件睡觉,可以“入静”,使身体平衡过渡。

晚上养生宜“松”

在晚上,人们应该轻松、愉快,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子时是23 时至第二天1 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睡眠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好。因此,人们最好在23 时之前入睡,而且睡觉前不宜剧烈运动。这是因为运动可振发阳气,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太过,有可能导致“阳不入阴”,表现为难以入睡。

4中医冬季养生法

1、宜适当锻炼,切忌大汗淋漓。中医认为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应“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冬季养生适宜进行室外的锻炼,这样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

2、宜勤健脚板,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更应该常保持脚的清洁与干燥, 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并且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季注意脚的保暖十分重要。中医认为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

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这是因为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那除了白天注意要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也是非常好的做法。

3、宜保暖防犯病,保护呼吸道。冬季气温较低比较寒冷,非常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病复发或加重, 冬天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很多疾病都是从感冒、咳嗽开始的。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

颈部保暖很重要。气管炎和肺炎都是从呼吸道感染开始的。背部的保暖也要重视。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 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冬季更适合进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体质的营养素进行适当的补充,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必不可少的中医养生秘诀

1.坚持几个“少”:

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

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

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

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

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

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

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

如果觉得《中医治病饮食有哪些禁忌_中医冬季养生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