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针灸界的“万金油”?高血压 面瘫 失眠......一招解决各种不适

针灸界的“万金油”?高血压 面瘫 失眠......一招解决各种不适

时间:2022-11-15 17:29:56

相关推荐

针灸界的“万金油”?高血压 面瘫 失眠......一招解决各种不适

“开四关”这一古老针阵,以其主治广,疗效高,见效快,取穴方便的特点,为历代针灸医家所常用。下面,便从历史渊源到当今应用,探一探“开四关”究竟有多好用。

“四关”之源

“四关”之名,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

这里的“四关”主要是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没有具体指何穴。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首次提出“开四关”之名,原义是指治疗寒热痹痛性病证时当针刺肘膝以下的腧穴。

张介宾曰:“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

张志聪认为:“四关者,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行者也。”

这里的四关主要指肘、膝、腋、髋等大关节,亦没有明确穴位。

直至明初,徐凤《针灸大全》才将“四关”注释为“太冲、合谷是也”。杨继洲承之,所注《标幽赋》与徐氏同,明确指出“四关四穴,太冲、合谷是也”

。后人袭之,所谓开四关即作用相应手法于合谷、太冲两穴。

“四关”之由

合谷、太冲穴,分列于四肢歧骨之间,犹如把关之将士,故称之为“四关”。明·吴昆《针方六集》曰:“四关乃十二经别走之路,为阳明表里交通险塞之地,在于四末,如往来之关隘,故曰四关。言为寒,为热,为痹,为痛,皆四关闭塞所致,宜开通四关而已之。”

从经络理论来看

合谷、太冲为手阳明、足厥阴之原穴,是大肠经及肝经之原气所经过和留止的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察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提示原穴概括了十二经脉,并且根据经络的标本,气街等理论,合谷、太冲两穴正是经脉的本部所在,通过经气的运行与脏腑及“标”部发生密切联系,因此两穴相配常可达到治疗脏腑、四肢及全身性的疾病的作用。

从五行生克制化来看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金,太冲属肝经之原穴,肝属木,肺金得肝木之疏泄则宣降有度,肝木得肺金之布散精微则柔和调达。故临床有“金得木以宣之,木赖金以养之”的说法。

从解剖生理知识来看

合谷之所在,由浅入深,布有桡神经浅支,第一骨间背侧肌,斜侧有拇长伸肌腱,拇收肌,支配该部位的神经节段均起自脊髓颈6至胸1。

太冲之所在,由浅入深,布有足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足拇短伸肌腱、腓深神经、第一趾背动、静脉、第一骨间背侧肌,支配该部位的神经节均起自腰5至骶2。

两穴之所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并在生理上均担负着繁复、精细的功能活动,因而该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域比其它部位广泛,所以“开四关”能够调整大脑皮质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四关”之用

在历代针灸医籍中有不少运用开四关的记载。如《杂病穴法歌》:“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

之说。这是开四关以治五官病的例子。又如《席弘赋》:“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

。这是开四关治四肢病的载述。再如《针灸大成》:“四关者,太冲、合谷是也,寒热疼痛若能开四关者,两手两足刺之”

采用开四关为主穴并选配一定的局部穴以运用于临床,对消化系统疾病(如呃逆、胃炎)、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头面部疾病(如顽固性面瘫、面肌痉挛、痤疮、过敏性鼻炎)、情志类疾病(如脑卒中后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

等病,均能见收获良效。下举几例,以见“开四关”之临证应用思路。

高血压

本病可归属祖国医学“头痛”、“眩晕”之范畴。肝之经脉上巅络脑,肝主升发,肝气易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而发头痛、眩晕。正如《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治以泻亢阳为主,兼顾肝肾阳虚之本,开泄四关法即为泻亢阳。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同名相通,同为多气多血之乡,关乎十二经气血的盛衰,故泻合谷以泻阳明,进而泻全身偏盛之气的目的;太冲之“冲”即要冲之意,此处气血冲盛,泻此穴能直泻亢盛的肝阳而清头目、降血压,因而此穴有“龙胆泻肝汤”之誉。

合谷与太冲相配,开通气血、上疏下导、整体与局部并重,使气血复归平衡,则头痛眩晕自除,血压恢复。临床时亦会同时配合血海穴,其有“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

之说,使降压有道可循,减少血瘀脉中,或溢于脉外成为中风的风险。

此外,根据具体临床症状表现,辨证偏重,选取配穴。如肝肾阴虚明显者,配太溪,体肥痰浊壅盛者,配丰隆;头胀痛明显者,配头维、百会;颈项强痛者,配风池,眩晕耳鸣、失眠明显者,配太阳、神门宜之。

患者,男,73岁。自诉近两日来头额胀痛,颈项强直,夜间尤甚,难以入睡,伴头昏目胀,视物旋转,心悸烦燥,口干口苦,腿膝酸软,大便硬结,小便灼热。素有血压偏高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压25.4/16.8kpa。证属肝阳上亢,肝气上逆。治疗:开四关,配合平补平泻风池、内关,2个疗程。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血压降至20~21/11~12kpa,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冯国湘)

失眠不寐

失眠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其病理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合谷与太冲分别为手阳明、足厥阴之原穴,二者分别属阳主气、属阴主血,一上一下、一阴一阳,合而用之,可调节阴阳,使神内藏。

合谷主阳属气,位居于上,具有清热解表、通降胃肠等作用,主要作用于体表、头面和上肢部。太冲属阴主血,位居于下,可调和气血,平肝潜阳、舒肝解郁。临证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神门等益气通络,和血舒肝;配合百会、四神聪安神定志,如此则气血调合,脏腑安宁而眠自安。

患者,女,38岁。近2月以来,患者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入睡困难,眠轻易醒,自觉似睡非睡,伴心烦急躁、胸闷不舒,夜间多梦,白天神疲,工作效率下降,纳食不香,大便2~3日一行,月经规律、量可、色暗。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既往体健。证属肝阳上亢、心神不宁。治疗:以针灸四神方与开四关法镇静安神、平肝潜阳。取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合谷、太冲、内关、太溪等穴。针刺3次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12次后,夜眠安、白天神健、纳食馨、大便日一行。(刘慧林)

郁证

郁证的病机不外乎七情所伤,忧愁思虑,气结于胸中久之生痰、化火、生瘀而致损伤神明,则发为郁证,正如《古今医统·郁证门》中:“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病变多端。”

根据先贤之理论,《丹溪心法·六郁》中“肝气怫郁,诸病生焉”

及《证治汇补·郁证》中“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

的理论,治疗以调肝、顺气为主。故取四关穴疏肝理气开郁,再配合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等安神定志,加之背腧穴等调节心、脾、肝胆等脏腑功能,以益气行血、宽中解郁。如此内治脏腑,外疏经络,使气血畅通,肝气调和,身心自和。

患者,女,70岁,诉半日前接电话后突然出现左侧肩部疼痛难忍,不能运动,且伴胸闷、悲恸欲哭、甚则欲死。神清,精神差,情绪低落,舌质暗,苔白腻,脉弦。证属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治疗:针刺四关穴,并缓慢行捻转泄法,行针过程中,患者诉胸中有开阔之感,肩部疼痛感明显缓解。每穴行针约1min,留针10min,再次行针后出针。出针后嘱患者尝试活动左肩,患者主动渐渐活动左侧上肢,发现左肩稍能活动,遂喜露于面。(王佳宁)

肢体痹痛

“四关”是气血阴阳出入的要道,若受外邪侵袭则要道阻塞,气血运行障碍,闭阻不通而为痹。《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肢体痹痛为气血闭阻凝滞不行之病,风性善行数变壅闭经络,表现为疼痛游走不定。

四关分别在手阳明、足厥阴二经脉的“本部”,为经脉之要道,不能闭塞或阻滞,必须开通使气血流通。针刺合谷、太冲可通达气血,使关道畅通无阻。

痹症因所兼外邪不同而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均可刺四关穴通经活络、消炎止痛。临床上凡肩背、腰胁及四肢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全身游走性关节痛,见于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只要属痹症范畴的疾病多以四关穴为首选要穴,既可补气又可补血,鼓舞营卫之气循行不息,风寒湿邪无处稽留。

皮肤疮疹

皮肤瘙痒、痤疮、荨麻疹、缠腰火丹等皮肤疾患多由感受外邪所致,四关穴调理气血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合谷穴疏散风邪、消疹止痒,太冲穴行气活血、驱邪泻毒,用开四关之法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肤病,收效颇验。

痤疮多见于青春期,好发于颜面部及胸背部,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通过针刺经穴调整经络,激发气血运行,借以协调脏腑、濡养面部皮肤。合谷为泄热要穴,手阳明经脉循行上至头面部,针刺可祛肺经风热,宣通头面部气血。因肺主皮毛,肺热得消,肺郁得舒,肺司宣肃而毛窍开合有常,周身皮肤痤疮得治。

带状疱疹以排列如带状的集簇性水疱为主症,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缓慢均匀提插捻转。合谷穴以疏导阳明经气、清解邪毒,太冲穴以清泻肝胆火盛,配合病灶局部围刺以通病所之气。

面瘫

手阳明经上达头面,合谷主“调气”而清热祛风;足厥阴经循行颊里,太冲主“调血”而息风镇逆,两穴协调应用主治头面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面瘫以疏通面部经络为主,针刺双侧合谷、太冲能够有效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激发多条经脉的气血运行,使面部筋脉得养而发挥其正常功能。面肌痉挛在双侧合谷、太冲进针后施以强刺激手法,增大提插捻转角度,加快提插捻转频率,针感以往上传导为佳,使气血上循至面部,增强针灸治疗效果,缩短时间,减少面肌痉挛的发作次数。针刺“四关”穴能改善面部及脑内血液循环,降低面部肌肉和神经的异常兴奋,起到缓解面肌痉挛的作用。

患者,男,31岁。平素工作压力大,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口眼歪斜,伸舌居中,无恶寒发热,无听觉过敏,无舌前2/3味觉减退,无外耳道疱疹及耳后乳突区压痛。舌体胖,苔白腻,边有齿痕,大便干稀不调,脉弦紧。证属肝郁困脾,风寒痹阻。治疗:因患者为急性期,暂以远端取穴为主,选取双侧合谷、太冲、足三里,合谷、太冲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用捻转补法,每穴均行针1min,休息10min再行针,如此行针3次后出针,并配合足三里艾条悬灸20min。静止期则加用面瘫常规用穴,针刺手法同前,并配合患侧中药熨烫治疗,每疗程治疗5日休息2日,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痊愈。(王佳宁)

总之,四关穴为针灸临床证治之要穴,其主治广,功效显着,临证中可以根据合谷与太冲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

,以及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为用

的关系,使升降协调,阴阳顺接

,共奏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通达气血、平肝熄风、祛风止痛之功效。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查阅

◆ 未脱单先脱发!中医如何拯救当代年轻人的“置顶”危机?

◆ 临床少用?教科书不载?祝味菊、徐小圃、陈苏生都用这个不寐治法

◆经霜三年甘蔗、原配蟋蟀、平地木……这些药引真为庸医误人?

版权声明

如果觉得《针灸界的“万金油”?高血压 面瘫 失眠......一招解决各种不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