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海棠飘香】海棠·秀色

【海棠飘香】海棠·秀色

时间:2020-02-14 17:03:11

相关推荐

【海棠飘香】海棠·秀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大足,古称“昌州”,因其海棠独香而享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唐宋时期就形成了以赏海棠、品海棠为核心的海棠文化,较之周边地区,可谓盛极一时,成为当时我国海棠文化发展的代表性地区。海棠文化在大足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

海棠文化的无穷魅力

【海棠飘香】海棠·秀色

_

海棠·秀色

_

海棠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娇艳动人,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及“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的美称,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海棠代表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吉祥。秋海棠又象征苦恋,当人们的爱情受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称海棠为断肠花,借花抒发男女离别的悲伤情感,花语便有了“苦恋”。

海棠在我国古代被统称为柰

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卫风·木瓜》有记载

西晋着名的富豪石崇见着海棠

感叹道:“若使海棠能香,当铸金屋以藏。”

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史上杨玉环、苏轼、陆游、周恩来、张大千等名人与海棠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杨贵妃姿色艳丽,在酒醉下更加妩媚动人,可不就像雨后的海棠花嘛!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关于杨贵妃的川剧。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为相,着《百花谱》,书中誉海棠为“花中神仙”。此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宋代达到顶峰,出现研究海棠的专着《海棠记》和《海棠谱》。曾经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做过四川洪雅县令的沈立(1007—1078年)在《海棠记》中记载:“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独步于西州矣。”

书中还详细地叙述了海棠的形态,种植技术和分布状况。南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月26日)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云:“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陆游还在《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中写道:“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为了爱惜名花,可以达到舍命痴狂的程度。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海棠花的无比喜爱,想象奇幻,感情真挚。

宋代刘子翠(1101-1147年)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似娴静的淑女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北宋苏轼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诗中说“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写出海棠的高雅名贵,海棠在竹篱间盛开,满山的桃李花都显得粗俗不堪了。

宋朝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作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明代文人王象晋(1561~1653年)在《群芳谱》中分别记述了柰、林檎、苹果、海棠。其中海棠有四品: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

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王安石也提到:“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总之,杜甫为何不吟海棠备受文人猜疑。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

元明清三代海棠成为文人常用的意象,歌咏海棠的诗词多有流传。金元时期,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云“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好问写未开的海棠,海棠花深藏在花蕾中,因为爱惜自己的美好容颜,不想轻易表露,作者是告诫儿辈,要学习海棠的含蓄低调,谦虚处世。

宋代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虽然花开终有花落时,但是苏东坡还是不舍得它离开,怕它深夜走了,凋谢了,所以点起高高的蜡烛,守护着它的艳丽。

明朝唐伯虎《题海棠美人图》:“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近现代喜爱海棠的名人也大有人在,朱自清在散文《看花》中写到:“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更是直接命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海棠是周恩来总理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电视剧《海棠依旧》,讲述从1949年到1976年,周总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感人事迹,生动地呈现周总理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海棠花是贯穿全剧的意象。

邓颖超说:“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因此,选择西花厅的海棠作为电视剧最主要的意象具有深刻的含义。漫天飞舞的海棠花代表着生机和活力。海棠花于春天盛开,香气氤氲,引来彩蝶纷飞、蜜蜂忙碌,象征着欣欣向荣和盎然生机,是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依旧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电视剧中多次出现海棠花飘落的场景,人们在一次次对海棠花的凝视中孕育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尘埃落定之时,海棠花次第飘落,带给观众沉静的美感、坚定的信念。

1998年2月,当代诗人、作家雷抒雁在周恩来诞辰百周年之际,写诗《海棠飘香的夜晚》:

这样的夜晚,

周恩来和邓颖超

总爱手挽手漫步在西花厅前的小院里。

久久,久久……

又是这阳春三月的季节,

又是这海棠飘香的时候,

仿佛他们的身影又在漫步,

依然肩并着肩,依然手挽着手。

几十年相亲相爱的伴侣,

几十年生死与共的战友;

..................

静静相依,信步漫走,

一段闲情,是人生难得的一次享受;

.........

曾经别在地北,遣一束海棠问候!

爱好似山高水长流,

..........

爱好似天长地更久,

弯弯小路,依依偎偎到白头!

又是这阳春三月的季节,

又是这海棠飘香的时候。

等那一双心心相印的身影,

今夜,且让我们在这花丛悄悄守候!

……

冰心曾写了一篇文章《海棠花》,描述和叶圣陶老人一起观赏海棠花的事情,回忆和叶老的相见。

梁实秋先生也钟爱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来描写,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西府海棠,他写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对于西府独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说“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历代名贤、诗人,对海棠的讴歌

不仅仅是对海棠花的赞美

实际上还融合了他们所处年代的

社会、人文、文学、思想、精神等诸多元素

因此,给海棠注入了灵魂

孕育出了光彩夺目的海棠文化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dztz606

如果觉得《【海棠飘香】海棠·秀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