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曹植简介 曹植是怎么死的

曹植简介 曹植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4-04-13 16:03:15

相关推荐

曹植简介 曹植是怎么死的

曹植简介,曹植是怎么死的

曹植是三国时期三曹之一,文采极高,在曹魏文人雅士中,曹植的文采是最高的,为领军人物,曹植最为出名的则是七步成诗,那么曹植简介,曹植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黄初三年(2)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透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睿,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过于冷静理智的曹睿却心如古井,不起微澜,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因为自己的性格没有得到重用,之后想立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但是却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最后郁郁而死,也是无奈的感觉吧。

如果觉得《曹植简介 曹植是怎么死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