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成都IFS爬墙大熊猫IP营销:多维度持续打造I AM HERE超级品牌符号

成都IFS爬墙大熊猫IP营销:多维度持续打造I AM HERE超级品牌符号

时间:2022-12-08 11:27:33

相关推荐

成都IFS爬墙大熊猫IP营销:多维度持续打造I AM HERE超级品牌符号

【背景与目标】

1、作为全国业绩排名前10,与西南首个年销售超100亿的标杆商业项目,成都IFS年销售额的约70%来自于本地市场,约30%来自其他省市,因此在成都以外地区,积极开展品牌影响力建设,对成都IFS有效吸引外地游客,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至关重要。

2、位于春熙路都市级商圈核心位置,成都IFS不仅是成都繁荣商业的代表形象,更是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力量,成都IFS面临着与不同文化背景客群沟通、吸引多元类型游客到访城市CBD的营销挑战。

3、从消费者需求偏好来看,当前崛起的年轻一代消费者,除了产品本身之外,也越来越关注品牌背后的内涵,他们更愿意为有故事、有情感共鸣的品牌买单。

目标:

以时尚、艺术、文化赋能地标性景观,多维度持续打造“I AM HERE”超级品牌符号,扩大品牌影响力,强化“城市地标”的地位。

【洞察与策略】

成都IFS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立体活化IP熊猫形象,通过社交平台与公众保持互动,引发情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线下一系列城中盛事打造城市独家记忆,不断强化城市名片形象。持续的线上线下组合发力,已经完成IP熊猫从传统扁平化的形象,到立体鲜活的品牌资产升级,实现品牌价值和艺术价值相互赋能,为城市贡献价值,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场景。

【创意阐述】

1、国宝大熊猫在全球范围深受大众喜爱,四川成都地区是其主要栖息地。成都IFS早在开业之初,以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开创性地将艺术装置融入商业空间,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劳伦斯·亚振兹(Lawrence Argent)为项目打造巨型大熊猫户外艺术装置 I AM HERE,以幽默“爬墙”的姿势呈现于林立高楼之间,已经成为极具项目辨识度甚至城市名片式的独家地标。

2、“I AM HERE”既是熊猫艺术装置的名称,也完美契合了成都IFS的品牌态度与理念,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协同区域发展愿景,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成为连接世界、城市与个体的重要纽带。

【结果与影响】

1、IP营销激发海量品牌曝光、极大提升品牌认知:

-大熊猫I AM HERE艺术装置共计吸引央视新华等主流媒体报道3000余次,获得超过4.2亿次的观看浏览。其中36%的报道是由媒体主动提出的专题拍摄或采访需求。

-谷歌平台共计监测到1700万提及“I AM HERE”雕塑的页面和图片,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两倍。

-百度平台上可以搜索到500万提及“I AM HERE”雕塑的页面和图片,且中国最大的生活方式应用“大众点评”上有4000条用户笔记提及“I AM HERE”,让这一品牌IP成为中国网络搜索中最受欢迎的成都主题之一。

-公关传播叙事“熊猫吃西瓜”在中国三大社媒平台上共计引发了27000多个讨论话题和600万浏览量。

-这一大熊猫雕塑已成为头部KOL和明星大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拍和打卡的必去之地。

2、高品牌认知成功助力业绩销售:

-,在2100万到访成都IFS的线下客流中,有65%是专程来观看位于购物中心7楼顶层露台的“I AM HERE”大熊猫雕塑。

-大熊猫雕塑和西瓜艺术装置同框的标志性画面成为了“西瓜宇宙”沉浸艺术展的核心视觉内容,在短短七周的时间内便帮助吸引230万线下访客并实现高达1.33亿美元的零售业绩。与活动相关的1366篇媒体报道合计吸引1.88亿次浏览,与同期的“I AM HERE”大型营销活动相比大幅提升129%。

-根据成都IFS的访客调查,74%的访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与“I AM HERE”有关的图片和内容,进一步增强了更多潜在访客的参观欲望。

-第四季度,“I AM HERE”成为了成都IFS官方社交推文的必备元素,帮助购物中心实现25%的粉丝增长。

3、城市明星IP获得官方及主流媒体认可:

包括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在内的多家省级市级官方媒体在社评文章中均将“I AM HERE”雕塑描述为“来成都必看的第二只大熊猫”,充分证明了这一成都IFS独家品牌IP对拉动旅游、刺激四川及成都经济贡献的重要影响力。

如果觉得《成都IFS爬墙大熊猫IP营销:多维度持续打造I AM HERE超级品牌符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