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浅易诗律第3话:辨四声 识平仄

浅易诗律第3话:辨四声 识平仄

时间:2021-11-06 13:56:07

相关推荐

浅易诗律第3话:辨四声 识平仄

关于近体诗律的系列文章,既然冠以“浅易”之名,自然是希望让更多以前从未接触过诗律,特别是对近体诗律一无所知的朋友,能够从开始就对于近体诗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读近体诗或者学习创作近体诗的时候,不至于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上产生更多的疑惑。

之所以如此按部就班地讲声韵平仄,至少应该可以让本身自认为文化程度不足以学习诗词的朋友明白,即便无法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文学底蕴,也同样可以借助清晰的诗律知识和较为取巧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甚至江浙、两广等地的朋友还会发现,自己学习诗韵比北方的朋友要轻松不少。也许我们无法成为大儒大家,却同样可以写下一篇悦己悦人的诗词作品。

此前的诗律系列文章中也有提及四声和平仄,但重点是讲述韵和用韵的问题,今天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详细介绍四声,以及平仄,以期让更多朋友对于古音与今音的区别有个清晰的认知,同时对于平仄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原来声调可不仅仅是非平即仄而已。

一、古代的“四声”

由于古代与今天的语音有了极大的差别,同时很多字词的声调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读古诗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不是很谐和,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诗,我们都能够很清楚地“读”出这个问题,这是古音与今音的差别。远的不说,先来看一下这样一首乐府诗:

唐·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这首诗以前也做过多次介绍,并且从它的多个方面进行过阐述,虽然这是一首乐府题,却实实在在是一首律绝,关于这一点也许以后还会专门作介绍,现在先看它的用韵,韵脚字“期”、“儿”,在如今这2个字用普通话读是无论如何也是读不和谐的。

我们查看韵书可以知道,“期”和“儿”在上平四支部,但这2个字终究是今天读不到一个韵的,怎么读?在传统音韵学中,舌音的舌头音有“端、透、定、泥”,这个舌头音中的“泥”字,和今天吴语中的“儿”发音极为相似,“泥”字虽然在上平八齐部,但和“期”用今天的韵母来分析却是一样的,这就能够解释“期”和“儿”的读音是否和谐的问题。大概也因此,很多北方的朋友现在能够理解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等人批驳切韵为“吴音”的原因了,只不过周德清等人的批驳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过,不再赘述。

因此,如果你也是江浙人,那么在品读近体诗的时候,遇到韵脚字用普通话读不顺口的时候,不妨试试用本地方言来读,或者你可以通篇用你的方言来读,虽然未必所有字词都与吴语字字相应,但一定可以让你发现往常不曾发现的一些现象。就像这首诗,虽然是乐府题,但确实也是用律句写成的律绝,但你用普通话读就会发现本诗首句就出现了“大拗”,第2字当为仄声,在这里用普通话读出来的却是平声。

这个问题并不大,你用吴语来读它,它就成为了仄声,而且还是一个入声,普通话里早已消失的入声。提到了入声,就要了解古代的四声,古代四声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韵书中看到上平声和下平声,并非平声还分为2种,而只是因为韵目虽然不太多,但平声的字相比其它3个声部却着实多了点,故而分成了2部分。由于我们要对古音与今音进行对比,因此相关声调的说明放在接下来的小节中。

二、古今四声的异同

古代的四声,应当是平声为中平调,上声为升调,去声则是一个降调,入声则是一个短调。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共同构成我们语言的声调,每一个人都明白,我们的语音高低、升降或长短造成近似的发音变成不同的意义,或者我们可以直观的理解,声调不同,用来表示语音的字自然会不同(或者相同的字由于声调的不同而意义有所不同)。

今天的普通话的四声,没有了入声——实际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北京地区入声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我们可以从中追溯出部分消失或分化的声调去了哪里。

古代的平声到了今天,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也就是说,我们在诗韵中看到的平声字,读音有了一点变化。阴平、阳平我们又称之为第一声和第二声,也有人称之为上平和下平,虽然通常情况下你也可以这样表达,但不要和韵书中所谓上平声部和下平声部搞混。我们且不管它们是高平调还是中声调,最终都是“平”声,与古代的平声对应。

诗韵中的上声我们用普通话的上声来辨别,很多都是可以辨别出来的,而其中一部分则由上声分化为去声,这个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语言中都是可以得到验证的,比如“父”,已经不光是普通话读为去声,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读为去声了。

至于去声,则可能除了由其它声部“转移”过来的,原先的去声并没有太多跑偏,基本上到今天还是读为去声。真正令人难以理解,或者说真正令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难以理解的,是入声。

北方的入声字都已经分化为平声、上声或去声,但江浙、湖广等地仍然保留了古音的入声。比如“十”,在韵书中是入声,在普通话里是阳平声,在吴语中仍然是入声,发音近似于“斯鄂”2字连读,但发音极为短促;“一”也同样是入声,在普通话里变为平仄两读,为阴平或去声。这样一来,对北方朋友是个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不妨来了解下如何辨别古音的声调。

三、声调的辨别

要辨别声调,这里我们需要对前面的2个小节做个简单的总结。原来的平声无论是不是分化为阴平或阳平,都在平声,因此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辨别的;上声中依然保留了下来原来的部分,只是有部分分化为去声,也是需要我们去甄别的;去声基本上没有变动;入声在普通话中消失,分化为平、上、去的情况都有。与今天的语音声调相较,显然我们需要留意的是上声中分化为去声的部分,以及入声字。

我们学习辨别古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品读古诗,特别是唐代的近体诗,只有将那些诗尽可能还原为原来的样子,我们才不至于错失本来的美好,更不至于产生误读。读唐诗,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韵脚字与今天的用韵情形相去甚远,有不少诗的韵脚字直到今天都是可以使用的。

就拿我们极为熟悉的杜甫绝句来说,“一行白鹭上青天”和“门泊东吴万里船”,“天”和“船”都在上平一先部,在普通话里也是相同韵母,同样押韵,这就是平声还在今天的平声的情形。但要注意的是,并非押韵字与今天一般,整首诗的情形就可以完全参照今天的普通话读音,正如这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泊”字,今天读是平声,但了解了诗律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字必须是仄声,事实是这个字在古代读入声。

另外,还有一个字平仄两读的问题,以及古人“古文用字,随意定音”的问题,与上面的结论似乎又存在一些相悖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属于可“兼容”的,而且更是可以自己在创作的时候运用的。相关现象在我的免费圈子“诗词文学交流圈”中也有过文章专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去看一下。

对于大多数北方朋友而言,上声分化为去声的一些字我在随后的文章中作一个介绍之后,相信也会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辨识效果;入声的辨别无疑较为令人头疼,在这一问题上,我能做的除了介绍一些相关入声字分化入平上去声的情形外,想要细读唐诗的朋友,可能还是要将韵书中的入声字熟记一番。

四、结语

看起来四声的辨别似乎只需要记得——平声的字和平声以外的字就可以了,即平声和仄声,读诗写诗也只不过要分个平仄而已,实际上初次接触近体诗分平声和仄声就可以,但你确定你的诗律格局将仅此而已?

我算是个浪漫主义者,但在写诗上,却是个极为现实的实用主义者,我更为推崇的是一首诗好在它并非天成,而应当是通过作者不断地推敲打磨,最终成为一首佳作,毕竟七步成诗这种事情只属于极少数才情惊世的文人。

随着之后我们介绍的内容的逐步深入,再加之写诗能力的不断进步与提升,我们将会发现一首近体诗特别是唐诗,不光讲平仄,句中还要讲声韵谐和,同时,平上去入在每一句中的交替运用,都是有着讲究的。这,对初学的朋友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些内容,有些并非格律所要求,并没有任何强行规定要求遵守,但我们可以发现,从初唐五律定型时起,直到盛唐杜甫等近体诗作大家,他们的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这些规则,虽然初学者现在接触这些反而会增添一些困扰,但这些规则却是客观存在于诗作中的,因此,了解了四声的问题,在以后学习相关近体诗或者部分古体诗的时候,将会有很大的助益。

如果觉得《浅易诗律第3话:辨四声 识平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