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苏轼的记梦诗文|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苏轼的记梦诗文|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时间:2020-08-07 20:01:25

相关推荐

苏轼的记梦诗文|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白居易在《自咏》中慨叹:“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在《西江月·平山堂》中化用了其中的一句,写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梦似乎与苏轼的诗词文紧密相连。他在另一首《西江月》写“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如果这些诗词中的“梦”只是一种慨叹,叹人生的不可捉摸,那么苏轼还有另一种形式写梦的诗词文,那就是记梦。

现代心理学家N.克莱特曼在《梦的模式》中指出:“做梦是一种基本生理过程,某种数量的梦是必须的,梦的内容不论是清楚的或隐蔽的,确实有着内在的兴趣。”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的梦,都存在着它的现实根源与心理依据,一位大诗人的梦,脱不了我们普通人的底子,但诗人却能将其升华为一种普遍的情感。

崔寔在《政论》中写:“昼则思之,夜则梦焉”,就如同我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苏轼的梦中有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今天读来依然情真意切;有美景,有美人,还有诗人的情绪流动,这些诗文隔着时空依然熠熠生辉。

让我们随着他的诗文走入苏轼的梦境!

壹:亲情

苏轼的记梦诗中,关于亲情出现最多的人便是他的弟弟苏辙。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科考,一起中进士,成为当时的美谈。

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一个情节,当小公爷齐衡第一次会试落榜后,大家说科考如何之难,不是人人都如苏家兄弟。

剧中所说的苏家兄弟便是指苏轼和苏辙。“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可见考取进士之难。但是苏轼21岁以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苏辙当时19岁也是榜上有名。

两个别人家的孩子,考中之后,几年后为官,便天各一方。两人用书信交流情感,现在保留下来的书信就有几百封。

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就是怀念弟弟写下的。因为思念,弟弟进入他的梦境也是最多的。

《华阴寄子由》中有“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写梦中与弟弟还家的情景;《纪梦》组诗的序言写“梦与弟游南山,出诗数十首”。

和子由相聚,与子由分别;怀子由,梦子由,这样的主题经常在苏轼的诗词文中读到,现实生活中兄弟二人也互相扶持,共度难关,苏轼在一次次被贬,辗转各地时,家眷也多由苏辙照顾。

苏轼、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一起被后人合称为“三苏”,他们的文学成就斐然。《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其中“苏老泉”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属于大器晚成型,他不是27岁开始读书,是27岁想要求取功名,可是一直不顺利,后来儿子们都考上了,他也不好意思再考。不过他的文章得到时人认可,其中《六国论》到现在我们还耳熟能详。

苏洵性格嫉恶如仇,这直接影响到了儿子苏轼。老苏写《辨奸论》时,骂当时人王安石,连他两个儿子都认为过分了。不过老苏对两个儿子是悉心教育,父子感情很深。

苏轼性格受父亲影响较大,对父亲也非常敬重,父亲去世后他常常怀念。《东坡志林》中有一篇文章叫《梦南轩》。

元祐八年八月十一日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縠行宅,遍历蔬圃中。已而坐于南轩,见庄客数人方运土塞小池,土中得两芦菔根,客喜食之。予取笔作一篇文,有数句云:“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既觉,惘然思之。南轩,先君名之曰“来风”者也。

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此时距离苏轼父亲去世已经27年了。八月十一日苏轼准备去上朝的时候,看看时间还早,就小睡了一会。

梦见回到了縠行的宅邸里,在菜圃中游览。看到美景、故人,坐在南轩即兴作文。醒来后怅然若失,回想起这个梦和梦中的南轩。“南轩”,他的父亲曾题名为“来风轩”。

梦回故乡,诗人思念父亲了!只是那时候人们感情普遍含蓄,尤其对尊长还得有所忌讳,所以苏轼写得比较收敛。

这篇小文,让我想起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旧的时光,旧的人,总会在我们的人生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着,年龄越长越怀旧。就在这一年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去世了,八年后苏轼的生命也走向尽头。

贰:爱情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他们结婚时,苏轼19岁,王弗16岁。婚后育有一子——苏迈。27岁,王弗因病亡故。十年后,苏轼写下了一首《江城子》,也是一首记梦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乙卯年,即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为官。王弗在时,可以助他识人,王弗离开,苏轼仕途一直坎坷。

在王弗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月明之夜他又梦到了她。梦中王弗对着小轩窗梳妆,一如当年。四目相对时,彼此无言,一任泪水长流。

正如柳永在《雨霖铃》中所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到深处已无言,柳永与情人是生离,尚且如此;苏轼与王弗是死别,那种悲痛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

叁:友情

苏轼一生,敌人多,朋友也多。其中闾公显就是他的一位朋友。

闾丘孝终,字公显,曾经任黄州太守。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闾公显作为他的顶头上司并没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闾公显非常敬重苏轼的才华,宴饮时常常邀请他,这使得苏轼在黄州的日子没那么艰难。

闾公显在黄州修建了栖霞楼,是当时的名胜。不过他后来辞官回了苏州。

元丰五年,在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的正月十七日,他梦见自己驾一叶扁舟渡江,在河中流回望,只见楼中有人歌乐,舟中的人说:“公显方会客也。”醒来写下了一首《水龙吟》,那时候闾公显时已经辞官回了在苏州。

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上片记梦,写自己梦中看见闾丘孝终在栖霞楼宴客,才子佳人,宴会气氛非常热烈,朋友风姿依旧。下片抒情,写自己对空江明月而思故人,更进一步想象故人在梦中来见自己,这种移情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对友人思念之深。

人在顺境中结识朋友是很自然的事情,当深处逆境时,曾经的“朋友”远离你,唯恐避之不及。这时候有人能主动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恐怕是要一生记住的吧?就如同闾公显对苏轼,千年后,公显因苏轼而扬名。

肆:美景和美人

如同李白梦天姥山一样,苏轼的梦中也经常有美景。

他在《答钱塘主簿陈师仲书》中写到“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为官,36岁做通判,54岁做了知州。西湖也是他梦里常回的地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对西湖是挚爱的,现在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还和苏轼有关系。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修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所到之处,很快就会喜欢上当地的美景、美食。其中西湖是个让他梦魂牵绕的地方。

除了妻子,还有一个美人也曾入得苏轼的梦,那便是关盼盼,不过与爱情无关。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少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徐州(古称彭城)燕子楼,相传是唐代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建封死后,关盼盼怀念旧人,独居燕子楼十多年不嫁。

苏轼在1077年4月到1079年3月,任徐州太守。不是升任,依然是遭中央集团成员排挤,所以他来到徐州任职,内心是寂寞的。一如当年的关盼盼。

临古地,梦古人,他写一位女子,也写他自己。开头三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每次读都想象出空灵清澈的意境。因这首诗,给自己起网名“好风似水”,换一个字只是为了避免与人雷同。

“美人”在古典诗词中,早已成为了一种符号。战国时期屈原的诗中,美人或指君王,或代理想。苏轼后来写的《赤壁赋》中也有“望美人兮天一方”,包括戴望舒的现代诗歌《雨巷》中那个丁香般的姑娘,也是诗人理想的化身。

所以当满腹才华的诗人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后,慨叹“佳人何在”。“不忘初心”需要坚持,还需要勇气。最后诗人发出“古今如梦”的感叹。

上面所举的诗词文都与梦有关,但是诗人并不是梦幻的自然主义式的记录,而是进行了完整意义上的创作加工,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种创作加工需要诗人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敏感的创作体验。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说,文与可之所以能画好竹子是因为“渭滨千亩在胸中”,可见持续的积累是诗人能写出好诗文的基础,苏轼自身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没有放弃用自己的方式努力。

苏轼能够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神一样存在的人物,被人们敬仰,喜爱,就是因为他一生与世界龃龉,但不妥协,在逆境中放达自解,用自己的才华与这个世界对话。记梦诗只是其众多成就的一小部分。

参考书籍:

①徐中玉编《苏东坡文集》(中国国际出版社1月出版)

②苏轼著《东坡志林》(万卷出版公司6月出版)

如果觉得《苏轼的记梦诗文|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