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黄庭坚的一首诗 语言质朴 却饱含理趣 令人咀嚼不尽

黄庭坚的一首诗 语言质朴 却饱含理趣 令人咀嚼不尽

时间:2024-07-14 02:29:03

相关推荐

黄庭坚的一首诗 语言质朴 却饱含理趣 令人咀嚼不尽

北宋诗人黄庭坚一生宦海沉浮,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他不仅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卓越的诗人,同时也奠定了江西诗派的基础,创作了无数优秀的作品。黄庭坚和北宋的理学家交往甚密,而且喜欢思考和钻研,很多诗作极富理趣,读之发人深省。比如“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还有“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等等,都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下面这首诗语言质朴,却饱含理趣,令人咀嚼不尽。

题阳关图北宋:黄庭坚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黄庭坚提倡养心寡过、注重根本,这种修身思想很符合理学家对仁人君子的要求。他对诗歌抒情方式的主张与理学家“发乎情、止乎礼”的思想也相一致。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主张效仿杜甫,并用心琢磨杜甫诗歌的创作方法。黄山谷评价杜甫时说,“老杜善陈时事,句律精深,忠义之气,感发而然。”他认为,以有闲时间和有限人才,去追寻无限的诗意,就要讲求方法。

之所以黄庭坚如此看重杜甫,绝非一时冲动。请看杜甫的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还有“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都是极有理趣,所以深受山谷的喜爱。再如杜甫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还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等,这些诗让黄庭坚爱不释手,也促使他不断地揣摩诗圣的创作特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首《题阳关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宋诗经常以说理取胜,所谓理趣,即用诗说理,寄理于象外、求之于诗中,让人无穷回味。当时有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号龙眠居士,他根据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创作了阳关图。黄庭坚与李公麟交往过密,看见这幅画后深有感触,于是即兴题诗,抒发了自己的感想。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这两句的大意是,人事多有不顺利处,又以别离最为令人惆怅;龙眠居士却别出心裁,画出了王维这首断肠诗的诗意。艺术创作不是无根之草,而是有规律可循。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本来就高人一筹。而画家又反过来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凝聚成线条和墨痕,也是一次再认识和再加工的过程。黄庭坚从中体会到,艺术家笔下的离情别绪,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唯有深入生活,才能创造出上佳作品。

第三句非常含蓄,“渭城柳色关何事?”龙眠图中的渭城无知之柳,与人间离情别绪又有何关系呢?自古送别时都是折柳相送,看似杨柳依依,不过是离人多情。黄庭坚从画中感悟到,“自是离人作许悲”, 杨柳无情,人自有意,诗人将离情迁移于物,见到杨柳就引起离愁别怨,于是便潸然落泪。

这首诗语言浅显,却析理入微,涉笔成趣。作者匠心独运,不愧为北宋的大文豪。细细品来,“渭城柳色关何事”,这一句足以让人深思。五代词人李煜、唐代诗人李商隐,还有清代的才子纳兰性德都是多愁善感,他们的作品中经常描写落花流水、春花秋雨,以及芭蕉梧桐等意象,表达内心的惆怅和悲伤,令人感受不已。如今我们终于明白,“自是离人作许悲”,读者阅读时可不要太过用情。

如果觉得《黄庭坚的一首诗 语言质朴 却饱含理趣 令人咀嚼不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