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尚武精神

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尚武精神

时间:2020-11-14 20:53:27

相关推荐

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尚武精神

导语:自古以来提到文人,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手无缚鸡之力。比较流行的古代小说中文人也都是以文文弱弱的书生形象出现的。如果出现了某位文人精通武艺就会被极为推崇,被称赞文武双全,有定国安邦的才能。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文人们真的只会舞文弄墨,与勇武毫无关系吗?至少在唐朝不是这样的。唐朝的边塞诗人们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诗句展示了他们的尚武精神。

一、唐朝——边塞诗的黄金时期

边塞诗是古诗词的一大题材,内容往往涉及诗人们在边境地区的见闻与生活。边塞诗起源很早,但是发扬光大还是在唐朝时期。根据记载《全唐诗》中记录了近2000首边塞诗,远远超越其他时代。比较知名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卢纶等,就连诗仙李白也写过不少的边塞诗。

边塞诗内容大多来自于诗人们的亲身经历,或是塞外的奇特风光,如王维奉命出使时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昌龄前往陇西时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或者是战争的经历、军营的生活,如岑参在军中送别友人时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跟随封常清作战时的“汉家大将西出师”。

边塞诗人们通过自己夸张的写作手法、出神入化的笔触,表达着自己对建立军功的渴望、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保家卫国从军行为的骄傲。

二、尚武精神——边塞诗中的一大突出特质

尽管唐朝留下的边塞诗众多,表达的情感也各式各样,不一而同。但是通过对大多数边塞诗的统计后,可以发现边塞诗中或多或少地都出现了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从字面解释就是崇尚武力。崇尚武力并不是指爱好战争,而是说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绝不退缩,敢于进取,追求勇猛,像李云龙在电视剧《亮剑》中描述的那样。尚武精神在边塞诗中的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1. 轻生死、重国家的慷慨气概

边塞诗多采用了鸿雁、月、雪山、长河、大漠、孤城等意象,借用汉朝的战争典故,描绘出凄凉悲壮的景象,然后笔锋一转,通过对比表达作者不顾惜个人生死、只求家国安定的感情,使得全诗弥漫着慷慨激昂的氛围。“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就是这种轻生死、重国家的慷慨气概的最好写照。明知道边塞是苦寒之地,生活质量远远不如中原。边疆军队中的生活无非是整日的驻守孤城或者与敌人生死相搏。寒冷的夜里唯一能陪伴自己的就是凄凉的号角声和无穷无尽的思念。可诗人还是愿意选择奔赴边疆军中,就是在作战中为国力战而死,也不过是肩负了一个国家公民的责任,会得到人们对自己侠气的称赞。

诗人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想的不是端坐书斋做学问,而是看淡生死,投笔从戎,像班超一样为国家解决边塞安宁问题,担当对国家的责任。

2. 乐观勇敢的战争态度

边塞艰苦,战争凶险,但这并不能妨碍诗人们的浪漫。他们通过小的战争细节描绘表达着自己与战士们对战争的乐观勇敢态度。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开篇就写“黑云压城城欲摧”,展示了敌人数目之多,军容之盛,就像天边的乌云笼罩一样压迫着己方的城池,但是后面“提携玉龙为君死”又转折,表达了我方将士们毫不畏惧,只求勇猛作战,击退敌人报效国君的爱国之情。卢纶在《塞下曲》中刻画了于雪夜奇袭敌人的边军形象。他们根本不顾忌大雪的严寒,也不在乎敌人单于的亲临战场,一心快速袭击敌人,唯恐不能活捉敌人首领。明明是紧张的夜袭行动,却被诗人以浪漫的笔调写成了必胜的战争,诗人的乐观态度可想而知。

三、 尚武精神为何几乎成为边塞诗的标配

1.历史的传承

中国的尚武精神自古有之。最初的君子六艺中就包含着射箭、驾车,涉及到战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越国人的印象是在面对危险时毫不畏惧争先面对死亡。而血亲复仇的故事更是展现当时人们的尚武精神。遇到亲人被害不需要政府出面,自身都会利用武力报复对方。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给游侠写了一部传。游侠换到现在语境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整天佩剑,崇尚武艺与道义,看清生死,看重承诺。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的故事中季布就是个游侠。尚武精神经过千年的传承到了唐代仍未断绝。唐代与周围势力频繁冲突,尚武精神自然成了社会的主流,如“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就反映了初唐人民的态度。

2. 民族融合

唐朝时期,中国的民族主体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两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里,游牧民族的南下和政权建立深刻影响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其中就包括尚武精神。

游牧民族生产力相对落后于农耕地区,最初也没有合理的制度。他们久居边塞苦寒之地,见到的大多是沙漠、山丘、草原。为了争夺丰饶的水草,马背上的民族常常刀剑相向,好勇斗狠。拳头大的就是赢家,崇尚武力是他们一贯的民族风格。

由于从汉末开始的中原动乱一直断断续续持续到了隋唐时期,这期间几百年里无数的游牧民族南迁进入了中原地区。很多民族甚至建立了自己时间或长或短的政权。根据记载,仅仅在北魏时期迁入中原的其他民族人口就使得当时的在籍人数翻了一番。多民族的杂居自然而然导致了民族的融合。尽管后来游牧民族政权退出了中原地区,但是人民大多留了下来,经过数百年的融合之后,中原地区的民族成分已经不好辨认。而唐朝又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更是使得民族融合加深。

民族的融合使得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变化。游牧民族学会了汉族的制度、生活习惯,也给中原地带带来了不一样的习俗,给中原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胡化。而尚武精神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风气变化。部分当时的文献记载,崇尚武力的地区不只是以前接近游牧民族的陇西地区,整个北方地区,都接受了尚武的风气。燕赵之地年轻人多在谈论战争之事,整日走马饮酒,不研习孔孟之道。

3. 难以为官的科举路径与另辟蹊径的军功之路

诗人们大多接受了儒家教育。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世务。诗人们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想学而优则仕。然而,尽管有科举制的存在给读书人了做官的机会,但是科举制竞争很残酷。唐朝时期并没有大规模的录取士人,大多数读书人还是不得不通过其他途径当官,实现自己的抱负。

幸运的是,做官还有另一条路径——军功。唐朝实行积极的边境开拓政策,鼓励人们参军报国。而鼓励落到实处就是可以为官封侯。这无疑对文人们来说是一支剂量巨大的兴奋剂。既然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什么不去边塞试试运气呢?许多边塞诗人都是抱着这种想法进入了将军们的幕府,进而得到了为官的机会。高适进士及第后放弃了县尉的职务前往了哥舒翰的军中,之后一路通过军功升迁历任刺史、节度使到刑部侍郎。

4. 统治者的好大喜功

封建时代统治者的意志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国家的决策。盛世王朝的体现无非是经济富足、人民生活质量高,还有疆域辽阔,国家统一。为此,许多统治者把疆域视作自己在任的巨大政绩,屡次派遣军队对外作战。唐太宗时期军事行动就很频繁,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只多不少。

为了边境的开拓,皇帝通过厚重的奖励换取士兵与将领的作战勇猛。凡是有边功的将领往往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要职位,从边塞走进内廷,甚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军功的赏赐不限于将领,还能给到将领幕府中的属官和士兵。高仙芝、安禄山、哥舒翰等就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将领。岑参的嘉州刺史也是幕府效力获得的赏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也难怪诗人们在作品中总是掩盖不住自己对尚武精神的追求。

总结:边塞诗作为古诗中的一大流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品读。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边塞诗人们建功立业的豪情,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担当,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的这些特质都体现着自身的尚武精神,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尚武精神的盛行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这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的融合与游牧民族的对中原地区的改变也促进了尚武精神的流行。统治者的鼓励征战政策与科举崎岖的仕途之路更是在鼓励诗人们前去边塞建功立业,以自己的热血换取一份通向官场的投名状。

参考文献:

《尚武风气的形成及其对盛唐边塞诗的影响》

《论王维边塞诗的尚武精神》

《盛唐边塞诗的尚武情怀及其文化精神》

如果觉得《试论唐朝边塞诗中的尚武精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