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七绝圣手”王昌龄 将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写出了中晚唐的味道

“七绝圣手”王昌龄 将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写出了中晚唐的味道

时间:2023-07-17 23:17:13

相关推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将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写出了中晚唐的味道

提起“王昌龄”,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出自其招牌诗歌《出塞》。

据统计,流传下来的盛唐诗歌,单以“七言绝句”一种体例来说,大概只有472首,而其中的七十四首出自王昌龄,占了六分之一左右。王昌龄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有180首左右,七绝一体也占据了三分之一还多。

极高的质量,也使得王昌龄在盛唐诗坛乃至之后的时代里被人极为推崇,甚至给出了“七绝圣手”等美誉。

与众不同的“边塞”风格,有着超越时代的远见

说起“边塞”这个题材,其实起源很早。《诗经·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被传唱了非常久,《大秦帝国》系列的电视剧里也经常演唱。

但是,这个题材在唐代之前几乎都是“古风”作品,用新体格律诗的形式来写边塞,还是从唐代逐渐流传的。

自“初唐四杰”之后,诗坛上几乎就见不到几首高质量的边塞诗了,直到唐玄宗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后,盛唐之下又出现了文人对于杀敌建功的渴求,这才又掀起了一股“边塞”诗风。

但是,这时候的“边塞”作品几乎都是长篇古风,比如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其成名的都是古风。

而比他们稍早一点成名的王昌龄,却主要是用“七绝”的体例来写的边塞,所以有人称王昌龄才是后世边塞诗的创始者和领路人。

但是,王昌龄的“七绝”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却和当时的主流观点不太一样。

在高、岑等人的笔下,甚至是李白的很多作品中,边塞诗往往写的是对杀敌建功的渴求,整体处于一种非常昂扬的状态。即使岑参、高适等人的边塞诗歌有所批判,但也只不过是将矛头对准了边塞苦寒和将帅无能。

换言之,这些边塞诗人都是热衷于“战争”的,认为通过战争能为国效力,取得功名。

王昌龄不一样,他的关注点有时候会在底层将士的身上,批判的是穷兵黩武,同情的是戍卒的个人命运。

比如其代表作七首《从军行》中,有一些句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于战争的厌倦: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羌笛”、“边愁”、“长城”、“烽火”、“闺愁”等等意象连在一起,营造出来的往往是戍边士卒的凄凉,而不是建功立业的渴望

这种情绪出现在盛唐时期是不常见的,多见于中唐和晚唐时代。

虽然这种视角是在中晚唐盛行,但却并不代表在盛唐时期就没有此等社会现实,只不过是诗人的着眼点不在于此罢了。

由此来看,王昌龄的七绝边塞诗显得更为清醒,洗去了对“战争”的狂热,越过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求,更多地关注于个人在其中的苦痛,进而开始反思战争的危害性。

事实证明,唐代边塞诗风的发展,确实是按照王昌龄的路子走下去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他站在了一起,对曾经的狂热进行着深刻的反思。

那么,王昌龄的七绝好在哪里,竟被称为“七绝圣手”呢?

独特的七绝写法,非大家不可为

对于“诗歌”来说,别看绝句篇幅短小,但创作起来的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其他形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考验诗人的功底。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文学形式来说,铺垫都是极为重要的。

比如在《诗经》时期,很多诗歌在歌咏主题之前都会“起兴”,这也是一种铺垫,能让读者有一个心理准备,更好地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从这一点来说,篇幅较长的作品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进行铺垫,使得整体更为完整和顺畅。

然而,对于绝句来讲,主要形式是四句,即使篇幅长一点的也不过六句,留给作者铺垫的空间极小。

所以,对于很多诗人来说,绝句开篇的一、二句就是起到铺垫的作用,从第三句开始,就必须要翻新意、辟新境了。

通常情况下,一首绝句的质量是由第三句决定的,而名句的出现也往往就在这一处转折上。

比如有一个故事,说两个自大的书生去找欧阳修切磋诗歌,却不知道身边跟着的那个人就是欧阳修。路上见到一颗枯树,两人吟诗说“路旁一枯树,两股大桠杈。”在无法接续的时候,欧阳修在后面说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细想一下就能知道,这种“续写诗歌”的故事,一般情况下都是从第三句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所以,开篇写得越好,后面的转折就越难接续,这种情况下都能完全驾驭的,必然是诗家圣手。

比如在诗歌的开篇上,曹植敢写“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杜甫敢写“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李白敢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恰巧,王昌龄也是此道的爱好者,他的七绝诗歌也不走寻常路,在起句上敢于用高险之调。

还是拿其著名的《从军行》的起句来说: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在七绝开篇用这般大气的诗句勾勒出壮阔的景象,营造出雄浑的意境,实际上是对后文的一个考验,没有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是无法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的。

七绝开篇虽然先声夺人,但第三句如果不能翻新出奇,就会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这短短的四句诗也难以成为一个整体,必然会显得支离破碎。

用极小的篇幅来做语意丰富的铺垫,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更别说还要兼顾意境,更是非大家不能了。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绝句流传下来的数量远远不如律诗等形式多的原因,即使是李白、杜甫等人,相对来说创作的绝句也不多。

如此一来,王昌龄能在诗坛上以“绝句”成名,力压众多诗家,获得“七绝圣手”的称号,其功力之深就可以想见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待晓儿

空城计是曹操的,草船借箭是孙权的,这些说法就真的可信吗?

如果觉得《“七绝圣手”王昌龄 将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写出了中晚唐的味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