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文学与影像 | 电影人系列沙龙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文学与影像 | 电影人系列沙龙

时间:2023-12-04 15:37:54

相关推荐

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文学与影像 | 电影人系列沙龙

阅读电影·时代的晚上

Vol.2 一笔一画

文学与影像

1902年,乔治·梅里爱吸收了凡尔纳与威尔逊的小说中的奇思,转化为银幕上充满幻想的动态影像,《月球旅行记》就此打开了电影中戏剧性表现的可能。

1前,文学便开始启发电影创作,时至今日,文学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为电影输送着养分。

但在文学与电影长达百余年的关系中,电影并不纯粹只是接纳与受益的身份。随着电影艺术步步成熟,影像与多媒体占据了时代文化的重心,文学表达同样也在不断地重塑自身,而电影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最初文学到电影的单向流动,到如今越发频繁的双向互动。

剧情片在将文学戏剧化的部分进行提取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文学作品原有特质的捕捉呈现,也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试图由纪实影像的角度出发观照文学的底蕴与精神。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与SKP RENDEZ-VOUS书店联合推出的“阅读电影·时代的晚上”系列沙龙,希冀通过对当下电影现象的探讨,将思考扩展到电影、文学及其他相关的文化领域。本场沙龙活动,便以“一笔一画”为主题,邀请到编剧黄石(《不成问题的问题》)、编辑黄昕(《掬水月在手》衍生同名书籍)、纪录片导演张新伟(凹凸镜DOC 联合创始人)作为嘉宾,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李穗作为主持,探讨当代华语电影环境下,文学与影像之间的相互映照。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穗、张新伟、黄昕、黄石

文学与影像:1+1>2

文学与电影的交汇,及两者融合所拓宽的艺术表现力,从各个时代的电影创作实践中体现出来。

张新伟由中国第五代导演谈起,提出了他对文学与影像关系的理解。“第五代导演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文学的传承,比如最早张艺谋的《红高粱》、《活着》分别起源于莫言、余华的小说,在柏林与戛纳电影节都斩获奖项。这批导演的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汲取了中国文学的营养。”

导演 张新伟

“文学和纪录片的关系也很有意思,文学富有想象力,但纪录片的影像则很具象。最近的《掬水月在手》、贾樟柯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张同道老师的《文学的故乡》和《文学的日常》都是将文学和纪录片影像粘合在一起。我觉得文学和电影是相融的,并且能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由具体的一部作品来看,同样能发现这样的效应。

《掬水月在手》的导演曾经说,如果在120分钟里面完整展现一个女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她的生命长河跨越一个世纪的长度。但黄昕认为《掬水月在手》达到了另外一种准确,“它把握到了精髓,选择了一种类似诗或词的表现方法,虽然篇幅很小,但以‘少即是多’为关键,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编辑 黄昕

老舍先生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本身带有讽刺意味,且文中三个人物对应了三个阶层,形成符号化的隐喻。这对于小说来讲是成立的,可是改编为电影以后要将他们变成三个活生生的人。所以黄石在参与改编的过程中,更多采取的是“添加”的思路,添一些戏让这个人物看上去更像真实的人物,或者多加一些其余的人物进来,让他们的世界变得可信和真实,并以此找到原书的写意和电影的写实之间的“中道”。

编剧 黄石

电影创作,回归剧作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本身就包含着文学的特性,一部具体的电影作品,同样也是由文学层面的剧本创作逐步孵化成形。对新导演创作状态的关注,是电影节尤其重视的一个方面。

李穗作为电影节工作者,深知由最初的剧本到最终的电影作品,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可能。“有一些项目剧本完成度很高,但是影片最后呈现上有一个弱化的角度;还有的项目可能它的剧本文字很简单,但是后来影片完成度是远超当时看剧本时的预期。”

假如把目光投在当下整体青年电影人宏观的创作状态,他们从文字走到影像的创作过程当中有什么共性的问题?

黄石通过自己参与国内电影节创投工作的经验,发现现阶段的青年电影创作者往往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一些新导演会说我的成片跟我的剧本差别很大,会觉得有遗憾。但其实他们的遗憾,基本都在创作层面。现在越来越多年轻创作者可能都在这个路上,他们觉得:‘我现在做吧,不用想那么清楚’,于是什么都拍了,然后把所有的压力都推到后期,让剪辑去剪出一个全新结构甚至全新的电影。”

“他们更多地认为写剧本是写剧本,而拍电影是拍电影。但其实这是一码事,写和拍并不是两件事,写剧本是把你脑中已经有的那个电影像建筑工地的图纸一样落在这个纸上而已,它不只是文学工作。”

“很多电影为什么失败?原因是就是这样。它可以有酷炫的转场、酷炫的电影技术,但是如果它的剧本不行,它的文学方面是弱势的话,观众都不会记住。现在很多人以为‘IP+流量明星=一部好电影’,但其中编剧没有自主度,这是很悲伤的事情。”张新伟从行业观察的角度,同样也强调了剧本核心的位置。“我认为所谓的‘影像照应文学’就是这样,我们有好的电影,有好电影的原因就是有好的剧本,好的剧本很重要!”

导演 张新伟

文学的“现代性”

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电影则是诞生于现代的媒介,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为何能够历久弥新?并通过影像的方式焕发新生?

黄石提到,梅峰导演最初选择《不成问题的问题》进行改编,是因为他特别喜欢这篇小说。这篇小说虽然写于四十年代,但是他觉得非常有现代性,因为这三个人物在现在的中国依然可以找到对标的人,他认为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寓言。

编剧 黄石

“老舍先生在四十年代写的小说,改编为电影,发现它到现在还能再绽放,这真的是太神奇了,有一种文学穿越了时空的感觉。”张新伟对于此有着同样的想法。“我的最大感触是,‘现代性’这个词,不只是‘借古讽今’,更多的是一种映照。《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内核能够延续至今,就是因为映照了当下的东西。”

不仅仅近代小说有着这样的特质,黄昕认为古诗词也同样具备“现代性”。“通常我们认为古诗七言七律是非常古典的文学形式,但是叶老师在讲杜甫的七律时,就提到杜甫的七律非常具有现代性。这个现代性指的是什么?是指他能够把原来七律的平仄破坏掉,破坏以后形成一种新的美感。现代性不光存在现代,只是我们有‘现代性’这个词,但是在历史上一些很有创作力的诗人和作家身上,他们不断突破的能力一直都在。”

编辑 黄昕

电影反哺文学

对谈的话题由文学影响下的电影创作扩展开来,又最终落回到了电影对文学的反向影响之上。电影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蓬勃生长,使得它对文学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方面。

中国第一部关于文学家的纪录片是《鲁迅生平》。张新伟由此介绍了鲁迅对电影的热爱,“他在上海时平均一星期去一次电影院,最喜欢好莱坞和俄罗斯电影。那时鲁迅会通过电影汲取自己的营养。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通过文学得到给养,拍出了优秀作品。比如,《活着》里有个经典的贯穿影片的符号——皮影戏,在小说里不是特有的,但是电影用这个意向性符号把一个人的人生通过皮影串连起来,这很高明。文学的营养比电影丰厚,但是电影同时给文学增加了一些东西,对文学有促进作用,我觉得这是好的改编。”

“因此,电影作品会影响到文学,影响到报告文学、各种文学,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有一定共通性,而留到现在的真的都是经典。”

张爱玲是众人熟知的作家,但她作为编剧也极其出色,在四十年代先后和桑弧一起合作了《不了情》和《太太万岁》,以及没有署名的《哀乐中年》。在黄石看来,张爱玲对电影的商业性和戏剧性有天然的敏锐性。“她在这两个频道转换得完全自如,她把她小说里看待世界、看待人性残忍的内涵,放在一个特别好看的戏剧性外壳下面,虽然那个底色和她文学作品里的荒凉共通,但是外表上是好看的,所以她知道电影要的好看的东西是什么。”

“电影诞生之后,反过头来会去影响文学,作家们不自觉地把电影的手段用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里面,这两个媒介可能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先有电影,再有相应出版物的案例也在近年来不断增多。《掬水月在手》是一部传记电影,而后落实到书上成为一个非虚构写作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相关电影素材与资料的编辑整理,黄昕希望,即使以后这部电影不在院线上映了,但是这本书依然可以保留电影的灵魂,并能够把电影背后更多的难以用电影语言解释的东西,通过文字的方式流传下来。

《掬水月在手》

对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来说,只有百余年历史的电影是青涩的。但电影对各种艺术的综合运用,又使得电影像文学的一面透镜,它能够透过其媒介的作用,将包含历史底蕴与情理哲思的文学力量进一步放大,同时,电影也依靠自身的艺术特异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学表达的演化革新。二者的互利共生,仍会在将来不断地延续下去。

原标题:《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文学与影像 | 电影人系列沙龙》

如果觉得《当代华语电影中的文学与影像 | 电影人系列沙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