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归脾汤 心脾同治方 思虑过甚 健忘怔忡 气短自汗 烦躁不寐。

归脾汤 心脾同治方 思虑过甚 健忘怔忡 气短自汗 烦躁不寐。

时间:2020-05-20 19:05:16

相关推荐

归脾汤 心脾同治方 思虑过甚 健忘怔忡 气短自汗 烦躁不寐。

归脾汤来自宋代《济生方》。处方组成以,人参3g 木香2g 白茯神6g 黄 芪3g(炙)远志3g归身3g 龙眼肉十个 枣仁(炒)3g白术(土炒)3g炙甘草2g姜枣为引煎服。

此方乃严用和所造,但原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己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其对证则二阳之病发于心脾也。罗谦甫曰∶方中龙眼枣仁当归,所以补心也;参芪术苓草,所以补脾也。薛己加入远志,又以肾药之通乎心者补之,是两经兼肾合治矣。而特名归脾何也?夫心藏神,其用为思;脾藏智,其出为意,见神智思意火土合德者也。心以经营之久而伤,脾以意虑之郁而伤,则母病必传之子,子又能令母虚,所必然也。其病则健忘怔忡,怵惕不安之征见于心也;饮食倦怠不能运输,手足无力,耳目昏 既之证见于脾也。故脾阳苟不运,心肾必不交,彼黄婆者,若不为之媒合,则已不能摄肾气归心,而心阴何所赖以养?此取坎填离者,所以必归之脾也。其药一滋心阴,一养脾阳,取乎健者,以壮子益母。然恐脾郁之久,思意不通,故少取木香之辛且散者,以畅气醒脾,使能速通脾气,以上行心阴。脾之所归,正在斯耳。景岳先生云∶此汤之用木香,特因郁结疼痛者设,如无痛郁等症,必须除去木香,以燥,岂不于气虚血动者为尤善乎?又远志味辛,气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热者,亦宜酌用。

吾总结先贤之验,此归脾汤实为心脾同治方,以脾藏意而统血,心藏神而主血脉,思虑太过则两脏受伤。有脾血不足者,有嗜睡而少食,体倦而肢痛,不能统血遂致妄行,甚则气郁而心脾作痛。而有血不归经,心血不足者,以健忘、怔忡,惊悸而不寐。本方则重点在于脾,脾旺则中气旺,中气旺则气血生化有源,乃名为归脾,意在于此;虽着重于补气,而本方实也气血双补,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而方中之所以加木香者,乃补气养血药中佐以理气醒脾,补而不滞也。故张璐曰: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

归脾汤加减可有如下,以肺燥而肾水亏虚者,伍麦冬五味;以怫郁而起,则加柴胡丹栀类。如非二阳之病至怔忡,则去木香加枸杞麦味之属;如有梦遗者,配五味莲心内金白芍龙牡之味;如怔忡而挟包络有余之痰火者,用黄连生地贝母以清之;梦遗而挟相火者,以知柏麦冬以清之。惟脾虚久泻者,方留木香以醒脾;脾虚挟寒者,虽肉果、桂附皆可加也!

如果觉得《归脾汤 心脾同治方 思虑过甚 健忘怔忡 气短自汗 烦躁不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