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儿童舞蹈教学方法分析:舞蹈表演教学研究

儿童舞蹈教学方法分析:舞蹈表演教学研究

时间:2021-03-16 20:52:29

相关推荐

儿童舞蹈教学方法分析:舞蹈表演教学研究

引言:舞蹈艺术特殊的本体特点,决定了与表演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重训练轻表演,或混淆训练与表舞蹈的现状,忽视了表演于舞蹈决定性的价值与意义。艺术与技术应同时体现在形象上,风格也凝结在形象上,而形象的突出无疑要靠表演来实现。舞蹈的表演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表演,归根结底要从舞蹈本体特征上着手,以及从学术理论基础、本体化教学模式、整体性实践上探讨与把握。

一、舞蹈表演学引论

1.1舞蹈与表演的关系

如果说周公制礼乐是舞蹈教育的原点,那么舞蹈教育的表演性成分就很令人质疑。因为周公倡导跳舞的目的只不过是让学舞者明白等级、遵法统,那些规训化舞蹈的表演性除了教师只有天知道。

后来,各艺术门类渐次出台.各舞蹈形式竞相献艺,原来意义上的表演终于粉墨登场了。可是舞蹈的表演性仍然微不足道。就单看戏剧吧,人家有多少手段,塑造了多少人物,而我们仍旧只是一个“跳”字而已。当然有人会勃然大怒地以《天鹅湖》为例,来证明舞蹈的独立表演性,但那实际上恰好是舞蹈之童话性与苍白感的个案。再说,如果没有格林先生的那个让全世界儿童都终生难忘的小故事.那谁又看得懂《天鹅湖》呢。所以,《天鹅湖》仅仅是文学的舞蹈化而已,而其百世流芳的充分必要条件与其说是舞蹈,倒不如讲是柴可夫斯基笔下那些真正永远跳跃着的音符。

当下,声光电高新技术一统文艺江湖,舞蹈的可看性与时俱退。当然这不是舞蹈的错.而是文明本身的拣择。用可看性来反证表演性,这不能不说是辩证法在无奈之余的幽默。如果一门艺术已经发展到发愁没人看的地步,那问题就严重了。

结合上述.舞蹈本来就不是纯粹的表演.后来又因为表演方式方法的单一而日益丧失掉自己的舞台份额。于是,人们渐渐地不再把舞蹈当表演看。

艺术都要表演吗?不。绘画、雕塑是艺术,但不需要表演。音乐半需要半不需要,因为可以闭着眼睛听。要这么说戏曲也可以听,再委屈人家一些,影视、话剧乃至于音乐剧都可以只用耳朵在收音机里欣赏嘛。如是.惟一一定要非拿眼睛看的舞台艺术只有咱们舞蹈一家!或言之,真正死也离不开表演的就是舞蹈。

1.2 舞蹈与表演的关系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舞蹈与表演是什么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了。答案是:鱼和水的关系!明确了这一层利害,其他的疑点就都迎刃而解了。例如:鱼历来不研究水的问题.天历来不思考蓝色的问题,北京舞蹈学院历来没有表演课的问题.等。

如果照着上述的印象,那么以表演为本质属性的舞蹈的表演性实在是所剩无几,危在旦夕了。可是,舞蹈真的缺乏表演性吗?非也。在歌剧、话剧、戏曲、音乐剧中舞蹈历来都是绝对的看点、亮点、卖点。再看艺术体操和花样滑冰,都是在借鉴了舞蹈之后才面目一新。近来竟然连杂技也因为大胆吸收舞蹈造型而春色盎然起来。以上这些成功的实践非常雄辩地证明:舞蹈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因为舞蹈一旦加盟了他们,他门就如虎添翼,大大地加强了艺术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可是一旦以纯舞蹈面世,其表演性就大打折扣,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如果说舞蹈与表演是并列关系,那么习惯上认为的包含关系就是问题了。如果说舞蹈与表演是交叉关系,那么两者重合之处的区域就得重新划定了。如果说舞蹈与表演是递进关系,那么前后两个阶段的衔接点就需要进一步地咬合了。

二、舞蹈教学的悖论

1.1舞蹈表演性形象

我们反复强调舞蹈是艺术,我们每天条分缕析的是技术。,我们历来倡导的是个性,我们拼命维护的是规范。我们特别珍视的是风格,我们刻意追求的是发展。我们都知道舞台上最终的标尺是表演性,我们念念不忘咬住不放的是高、精、尖。

为什么我们轻视、忽视、漠视了表演对于舞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呢?因为我们从心底觉得舞蹈本来就是表演,所以根本无须专门去学。可是剧坛、影坛的同行们为什么早早地就把表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来钻研呢?就因为他们要塑造形象,而那光靠跳舞是不足以达成的。同他们相比.我们对形象的理解与把握显然是肤浅和粗糙的。

我以为,艺术和技术要中和在形象上.个性与规范要内化在形象上.风格与发展要凸现在形象上,表演性与高精尖要凝聚在形象上,一切说的和做的都要围绕着舞蹈的形象去运转!否则,还是都一样.还是缺少一种具备外化性与可塑性的对应物以供教学和研究之用,以供表演及改进之用,以供品评与完善之用。

没有一个特定的形象,方方面面的建设性意见就都没了准头儿,失了作用.看不到效果。指导性丰富.指示性匮乏。语汇上多元,形象上单一。

如果觉得《儿童舞蹈教学方法分析:舞蹈表演教学研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