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论语》“一以贯之”与“忠恕”原来是这个意思!

《论语》“一以贯之”与“忠恕”原来是这个意思!

时间:2019-12-02 13:17:33

相关推荐

《论语》“一以贯之”与“忠恕”原来是这个意思!

《里仁篇》第15章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我所说的道就是用‘一’来贯穿它的运用。”曾子迅速回答说:“我明白老师的意思。”孔子说完就出去了。弟子们围过来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老师所说的道,尽心竭力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就好了。”

注释:

(1)参,曾子的名。

(2)道,这里指形而上的那个道,也就是“仁”之体。

(3)一,《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即最初,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为天和地,演化为万事万物。本章的“一”就是指“道”的本体道演化成万物的过程。

(4)贯,《尔雅·释诂》:“贯,事也。”即事、事例。《尔雅·释诂》:“贯,习也。”即熟悉、熟练。《说文》:“贯,钱贝之贯也。”即贯穿钱贝的绳索。本义是穿钱所用的绳索。本章指穿连、贯通、贯穿。

(5)唯,《说文》:“唯,诺也。”即回答之辞,是指急速回答之声。

(6)门人,孔子弟子皆称门人。

(7)何谓也,什么意思呢?

(8)忠,《说文》:“忠,敬也。”即敬仰并遵从。本义是忠诚无私,尽心竭力。本章指尽心竭力。

(9)恕,《说文》:“恕,仁也。”即仁。区别于“仁”称“恕”,意在表达仁为体,恕为用。本章指仁的运用。

(10)已,完成、完毕。

解读:

本章是《论语》中被认为最难懂又最著名的内容之一,古往今来解读者可谓五花八门,张三说张三的道理,李四说李四的道理,到底谁的注解更接近孔子的本意呢?一位认真研究过《论语》几十个解读版本,自称他的注解是国内最好的,在我看来其对本章的理解连皮毛都没有沾上。为什么呢?在对佛教的评价时说,他去过寺院呆了三天并认真观察了出家的修行人,说商业化严重并对佛教进行否定。其实,这位解读者最缺乏的就是宗教精神。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其心同,其理同。所以,南怀瑾先生对本章的解释是别出心裁。有人曾说,在解读《论语》的时候,不应把道家和佛家的理论放进来解说,我却不这样认为,究其实东西方的圣贤很多都是相通的。如果没有宗教的精神,本章的“道”是什么?儒家和道家都是源于《易》,它们的文化之根是一样的。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都应该是来自《易》之道。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老子的学问,还是孔子的学问,都应该以《易》作为根本,然后儒道互解方能找到准确完整的答案。还有本章的“一以贯之”和“忠恕”之说,若离开根本,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直接开口,告诉了曾子,“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这句话,被后人搞成了一个千古公案。孔子的话可分为两部分,我们逐一来了解。第一是“吾道”,第二是“一以贯之”。孔子在《里仁篇》谈“道”,我们已经明白在第八章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就是悟道,这个 “道”是那个形而上的道,是本体。接下来一直谈“道”的外用。到了这一章,孔子该总结了。所以直接说“吾道”,意思是,我讲给你们的“道”。一以贯之,应为“以一贯之”。以,用。贯,贯通、贯穿。之,代指前面的“吾道”。这句话问题就出在这个“一”是指什么。《说文》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就是说,最初,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为天和地,演化为万事万物。显然,这个“一”就是个代号,于本章的语境有关,代指的就是“道”。用“一”来做代号,不是孔子的专利,老子也使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在这里说的“道”,就是本章孔子所说的“道”。“道”如何会“生一”呢?这个作用不可说。这一“生”就从形而上的道,成为形而下的器。道是体,一就是用。有了能用的“一”,就生出“二”。二,就是阴、阳二气。这个“气”是无形的,所以必须生三。三是什么?后人多不讲,我认为老子在这里说的是“天、地、人”三才。有了三才,万物才生出来。孔子在《易·系辞传上》这样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就是老子所说的“一”,两仪就是“二”,四象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就是“三”,八卦代表万物,也是老子所说的“万物”。足见,两位圣人所说的“道”以及“道”之“用”,用“一”来代替,意思是相同的,因为他们的文化是同根,都是源于《易》。再回来来看孔子跟曾参说的话,意思是:我所讲的“道”,用“一”贯穿道的作用。很显然,孔子所讲的“道”,讲不出来的就是“道”,能讲出来的能运用的就是“一”。这个“一”在本章有具体所指吗?当然有,那就是“道”的外用“仁”。孔子没有直说,弟子们只有曾参明白了,回答“唯”。曾参的回答不是一般的“是”,“老师,我明白了”,而是急速回答,说明曾参明白了老师所说的话而激动。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孔子说完,就出去了。我们常说《论语》的很多章是可以编写成剧本的。孔子得到了满意的回答,随后就出去了。透过简单的几行文字,孔子,曾子,还有周围的人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门人,指在场的弟子们。后人也有认为孔子来到了曾子的住处,这里的门人是指曾子的弟子。但是,仅仅从“子出”来判断是在曾子的住处,理由是不充分的。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皆称门人。孔子一走,弟子们围过来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呀?后人说曾子得了孔子的心法真传。我们读曾子的《大学》,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谈到了“近道”,在谈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前提是要“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谈到了“正心”。显然,曾子的确是得了孔老夫子关于“道”的心法。但是,在本章孔子所讲的“道”,曾参听明白了,是孔子的心法吗?也就是说是指儒家学问的“性命学”吗?我们看看曾子下面的回答也就明白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明白了老师的话,就是“吾道一以贯之”,在他解释给别人的时候,是和老师所讲应该是一致的。夫子之道,老师所说的道,就是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而已矣”。后人对曾子之言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杨伯峻的理解为,曾子道:“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其对“忠恕”的注解为,“恕”,孔子自己下的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钱穆的理解为,曾子说:“先生之道,只忠恕二字便完了。”其对“忠恕”的注解,采用朱熹的观点,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谓之恕。南怀瑾认为,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曾参讲的对不对呢?有问题!那不叫“一以贯之”,该“二”以贯之了,因为一个忠,一个恕,岂不是二贯?明明孔子告诉他“一以贯之”,为什么他变出两个——忠恕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认为,南怀瑾先生提出的曾子回答的“忠”和“恕”,和孔子所讲的“一以贯之”的“一”有矛盾,但是并没有找出原因来。其实,古今诸家,都是陷入古人对“忠恕”的错误理解,把“忠”和“恕”作为两个并列的概念。要想弄清楚“忠恕”的含义,我们完全可以从先秦的典籍中找到答案。

忠,《说文》的注释是:“敬也”,即敬仰并遵从。本义是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在《论语》中,曾子在《学而篇》第四章有“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帮助别人讨论、筹划如何解决困难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这里的“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是用来表达“谋”的,“忠”不能单独表达一个意思。曾子的《本孝》中有: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是说“忠”是孝的根本。这里的孝是“敬”的意思。本章的“忠”,为尽心竭力的意思。

恕,《说文》的注释就是“仁也”。在《卫灵公篇》第24章,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恕”的解释是,恕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孟子·尽心上》有:“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不懈地推行恕,求得仁道没有比这更近的。”这里明确指出,推行恕就是求仁。这一点我们要清楚,“恕”虽然是“仁”,为什么还要用两个字呢?其原因是“仁”是仁之体,“恕”为仁之用。而“忠恕”在一起使用,还见于《中庸》第十三章。可以说是对本章的详细诠释。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里仁篇》讲“道”,本章孔子说“吾道”,曾子又说“夫子之道”,在《中庸》中的“道”,是一回事。都是在苦口婆心,为了让我们明白孔子所讲的“道”到底是什么。孔子说,道并没有远离了人,假若有人修道,因为故弄玄虚,而使得道远离了人,不可以称得上修道。接着用《诗》中的话来比喻。伐柯是干什么?砍木头。“柯”是斧柄,也是木头,木头的枝杈把它砍下来削好了以后,把它做斧头的、砍木头一个大斧头的把子。“伐柯伐柯”,白话的意思就是“砍啊!砍啊!”“其则不远”,则,是规则,就是斧柄的样式。因为心中有斧柄的样式,当举起斧头砍数枝的时候,斧柄的样子已经很近了。这诗是很有意境的,从砍伐到斧柄成型,有一个过程。接下来的解释真是太妙了。手握着斧柄砍伐树木做斧柄,斜着眼睛瞄着手中所握的斧柄,斧柄的样式好像还离得很远。儒家讲道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实用呀!所以,君子用别人存在的问题来治理人,别人如果有过错,改正了也就可以了。接下来的话,就是理解本章的“忠恕”最关键的。“忠恕”,就离道不远了。“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一个意思,凡是自己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要把它施加到别人身上去。“忠恕”离道不远,就是做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并没有把“忠”和“恕”作为并列的概念。所以,此处的“忠恕”和本章的“忠恕”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忠恕”没有第二种解释,“忠”就是尽心竭力,“恕”就是“仁”,即是尽心竭力推行仁。

现在,我们再看这一章就明白了。孔子在给曾参讲“吾道”的时候,其所说的“道”并不是形而上的那个道体,而是实用的“道”。这个“道”用“一”来代替用以贯穿整个“道”的运用过程。“一”代指什么,就是“忠恕”,就是尽心竭力推行仁。还有几个字,我们不能忽略,就是“而已矣”。矣,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而已,我们现代人对其在古汉语的用法,认为是,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若是这样解释,曾子连用了两个句末语气助词,一个表示阻止语气,一个表示完成时态。等于说曾子拉了两个意思不同的长调,简直是太啰嗦了。其实,而,连词,表示相承关系,“就”的意思。已,完成、完毕。我们在这里可理解为,做好了,就是完成夫子之道的运用。所以,曾子的回答是:老师所说的道,尽心竭力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就好了。

《论语》微信学习第六期正在报名中

每周学习一章,天天有互动学习

每年学习费用120元

参加者请加微信报名进群

微信号:yizhihua505

王宏杰带你学习更接近儒学本意的《论语》

解读者

王宏杰(玄光居士)

河北沧州人。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诗人,儒学和大乘佛法的践行者,西域文化研究学者。于天山脚下,三十年来系统学习传统文化,对儒学、佛学、道学、易学、文学、诗词皆有深入研究。

如果觉得《《论语》“一以贯之”与“忠恕”原来是这个意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