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黄金的成色 纯度与鉴别鉴定方法 兼谈K金的成分

黄金的成色 纯度与鉴别鉴定方法 兼谈K金的成分

时间:2019-05-16 11:59:22

相关推荐

黄金的成色 纯度与鉴别鉴定方法 兼谈K金的成分

黄金,这种美丽而珍贵的金属,已经被人们利用了万年以上。几千年前,人们对于分辨黄金的纯度,已经很有经验了。它的美丽与珍贵,驱使着一代代人淘金、探险、扩张,引发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故事。

最近我搜索14K金的成分,竟然发现中文网页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所以我根据本人了解的情况,综合一些英文网站的资料,在此对黄金的成色、纯度、密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古人云,金无足赤。而有些古代的金条为了表示其纯度高,会在上面打印“十足赤金”字样。实际上从商业角度说(不谈科研领域),所有的实物金的纯度都有限。市面上常见的金条和金币,经常是千足金,或者万足金,也就是纯度分别达到99.9%和99.99%。最纯的金币是加拿大的某一种,达到99.999%。而更早些的纯金条,也有99.1%或99.5%纯度的。对于99%以上的黄金,其纯度越高,价格也越高,但价格与纯度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99%以下的黄金,其价格大致与含金量成正比。天然的金砂或金块,其成色一般在85%到95%之间,剩下的部分一般是银。

因为纯金太软,无论是制作钱币还是首饰都容易磨损。因此人们在黄金中掺入其他金属,来增加硬度,改变色泽,或仅仅使首饰变得更便宜。现在社会上通用的是24K系统,其中K是Karat的缩写,与钻石等宝石的重量单位Carat(克拉)同源,原义是单位重量。24K是纯金,18K的意思是某物中含金的重量是总重量的18/24,也就是75%。需要注意K数表示的是重量百分比,而不是体积百分比。除了18K之外,常用的还有22K,14K和10K。K数越高,说明含金越多,单价也就越高。10K以下一般就不被认为属于金饰品了。

不同纯度的黄金颜色不同。中国古代的经验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所以最纯的金叫做赤金。这一系列说法描述的是金银合金,实际上紫和赤的感觉只有长期从事金银加工的工匠才有体会,一般人看来都是黄的。但“七青”的描述很准确,因为往金中掺入一部分银,其色调会变成黄绿色,而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变成淡黄。而另一方面,往黄金中掺入铜,会带来红色调,形成玫瑰金。市面上的18K金和14K金为了达到与纯金比较相似的色调,消除白银带来的绿或铜带来的红,一般掺入一部分银,一部分铜。此外还会加入一小部分锌,以增加硬度。偶尔还会添加钴、镍、铱、铂等金属,以微调合金的性质。比如有一个14K金的成分配方如下:58.65%的金,11.5%到25%的银,11.85%到23.35%的铜,2%到7%的锌,这一合金颜色很好看。

图1,金银铜合金的颜色变化表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14K、18K等规格,只是规定了含金的重量百分比,并不限制其他合金金属的种类和配比。银的密度是10.49,铜是8.96,锌更低。所以同是14K金,其密度可以低至13左右,也可以高到14点多。不同K数的黄金密度范围彼此之间有重叠,所以很难单独用密度来确定含金量。

对于纯金和K金的鉴别,方法很多,有初级的也有高级的。目前据说出现了掺铱的假金,不太好鉴别,这种有可能需要到珠宝玉石鉴定中心,进行某种形式的元素含量测定了。对于一般的首饰或者金块,大致有以下的几种方法来判定。

测密度。这种方法属于无损检测,不会对物品产生任何影响。你需要有一个珠宝秤,最好能精确到0.01克,否则测不准。先测出金饰品的重量,再接一小杯水放在秤上,归零;然后用细线将珠宝吊起来,整体放入水中,保持悬浮,读出此时的读数,这个读数就等于饰品的体积。用金饰品的重量除以体积,就能得到其密度。纯金的密度是19.3克/cm3,K金密度较低,但一般都会大于12.而银的密度只有10.49,铅的密度是11.3,铜大约是9.如果不考虑铱、铂等稀贵金属,唯一能与K金密度相比的是汞,但是没有听说过用汞合金制作假黄金的。因此测密度法虽然不能百分百地肯定其是否含金,但能给人很好的参考。

听声音。这一方法近于无损检测,除非摔得太用力。因为纯金较软,弹性模量小,因此在外力打击下振幅衰减快,发不出高频率的清脆叮当声。将纯金戒指扔到桌上,听到的声音比较沉闷,类似于扑嗒声。而K金一般硬度稍高,所以能发出较为清脆的声音,因此听声音不太容易判断K金的真假。在此插一句题外话,过去人们判断银币的真假时,经常捏着它的中心,对侧面猛吹一口气,听它的嗡嗡声。很多人以为听到嗡嗡声了就是真的,实际上这是误解。无论何种金属做成同样大小的硬币,都能吹出声音来,银币与假银币的区别在于,银币的嗡嗡声的音高较低,假币的声音高而尖。同样是因为银的弹性模量小,振动的固有频率低。

看形态。这里主要关注的,一是颜色,二是外表。对于颜色前面已经说过,偏青、偏红比较严重的要多加注意,纯金的颜色是很闪耀的黄,K金也一般都比较暖。看外表,第一要看金饰品的棱角、转折、接合部等处,因为黄金较软,这些部分一般都是钝的。其他材料模仿的假金,这些位置一般比较尖锐、割手。第二,对于二手的金饰品,不管多么精心保管佩戴,上面都会有细小的印记、磨痕、坑洼,呈现出一定的深度或者说立体感,用放大镜看尤其清楚。仿品即使有磨痕也较浅,更适合被称为划痕。如果透过划痕看出内部的颜色与表面不同,那这肯定是镀金的饰品了。很多人会用牙咬黄金,能被咬出痕迹的就是真的。这个方法可行,但会对物品的品相造成影响,而且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前面也提到过K金的硬度稍高,所以K金的咬痕会更浅。

化学方法。以上的几种方法更加类似于日常经验,都不能百分百地判断出金子的真假,也不能确定含金量。当然有经验的金匠有可能一上手就说得出金子的真假和纯度,但这种技巧是长年累月历练出来的,一般人做不到。比较方便的鉴定黄金的准确方法就是酸试法,一般回收金银的地方都可以做,只是会对金饰品产生微小的磨损。具体做法是,在一块磨平的细砂岩或粗陶瓷片(叫做试金石)上用要测的金饰品划出一小片金色痕迹,在上面滴一点稀硝酸。因为银、铜、锌、铝等等其他金属都溶于稀硝酸,而黄金不溶,所以过几秒钟观察一下就能看出含金量了。纯金还是原样;K金中的其他成分会溶掉,只留下黄金部分,K数越高的,残留黄金越多。当然这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掺入其他铂等稀贵金属的金饰。在过去假黄金较少的时候,银行回收黄金时只是在试金石上划一道,再用自己的各规格标准成色金条划几道,通过对比颜色确定其含金量。

用考古和收藏的眼光综合判断。这一方法讲究的是眼光,必须是在收藏方面有经验的朋友才可能运用自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骗子专门向老年人兜售假的银元宝、金条,无论是造型还是包浆甚至上面的文字都与真品相差甚远。如果有一定的文物鉴定知识,了解古代和近代的金条、银锭的形态,就不可能上当。对于出土文物来说,“铜变绿,银变黑,黄金永远不变色”。哪怕在地下埋了千年,只要是含金纯度较高的物品,都不会有任何锈蚀,某些情况下出土金饰可能带有一点暖红色调,但也只是表面的极薄一层,若隐若现。而铜的锈色不仅是绿,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会有各种颜色。常见的就有红、绿、蓝、紫、白、黑等色。如果某个金饰放了几年之后表面发黑,就有可能是假的。但是需要注意,铜镀金的饰品是不会发黑的,除非表面镀金层磨损了。对于古代的金条、民国的金条,上面的文字一定要符合该时代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民国或者民国之前的金条,其收藏交易价值要高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银锭也是如此。此外如果饰品上有宝石,通过对宝石的鉴定也可以侧面印证黄金的真假。很多近年来的金饰品上面会打印品牌标志、纯度,观察这些也能给我们一定的有用信息。一般足金饰品打印“24K”或“足金”,其他纯度的打印14K、18K等字样。925银饰品一般打印925,或925S。铂金一般是Pt950或Pt900.需要注意,如果出现了F字样,一般指的是Filled,即镀金或镀银。年代稍久的金银饰品,金匠自己手工打制的饰品,有时候不一定有纯度标记,但这并不说明它们是假的。

以上就是比较常用的鉴定黄金的方法。这里不推荐火烧法,因为比较危险,同时作用有限。对于家里的黄金饰品,如果有疑问可以拿去珠宝店免费咨询、检测,保存的时候只要保证不会被盗就行了,因为黄金很稳定,所以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保管方式。

来自专栏徐驰的杂货铺

如果觉得《黄金的成色 纯度与鉴别鉴定方法 兼谈K金的成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