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人中穴(水沟)的急救作用有哪些?

人中穴(水沟)的急救作用有哪些?

时间:2020-03-21 17:17:14

相关推荐

人中穴(水沟)的急救作用有哪些?

水沟又称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上三分之一折点处,这一定位是根据《针甲乙经》所载”在鼻柱下,人中“而来。这是手、足阳明与督脉交会穴,具有醒脑开窍、升阳通气、舒筋利脊的治疗作用,常用于急性病症。

(1)醒脑开窍 对于猝然晕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神志不清、哭笑无常的病症,常取用本穴以醒脑开窍。《肘后备急方》记载,“救卒死,尸厥”,用指甲掐人中取醒。此法在群众中常用。《甲乙经》以治“癲疾互引”。《席弘赋》称“人中治癫功最高”,是指本穴适用于精神病。《针灸大成》以治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哭乍喜、中风口噤、牙关不开等症。临床常用于中风“闭证”昏迷、癜痫抽搐、晕厥、癔病发作等。本穴位于口鼻之间,督脉“从巅入络脑”,故主通窍络而清神志。此外,本穴还用于面部浮肿、歪僻、鼻塞、呼吸不利等症,这也属于通利窍络的作用。

(2)升阳通气 在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搏沉细、呼吸微弱的情况下,可用本穴来升阳通气,临床上有用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等。据动物实验,针刺本穴能暂时地使呼吸增强,当动物呼吸暂停时,常可使呼吸恢复。针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人中组在失血时血压的降落比对照组缓慢,进入休克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失血量。失血停止后,针刺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死亡时间延长。假如予以输血来使血压恢复正常,则针刺组所需要的输液量远较对照组少。也有人报道,针刺人中对血压正常的动物也具有明显的加压效应。从而认为,反复刺激人中之所以能急救昏迷、卒倒,不仅由于它的加压效应能使大脑血流得以改善,还可能由于“人中”的传入兴奋能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从而使大脑活动得到加强。上述资料提示,针刺人中确实具有预防和治疗休克的作用。(上海针灸杂志,1982年第2期)

(3)舒筋利脊 本穴对于急性的闪腰、落枕等症,还具有舒筋利脊作用。《通玄指要赋》:“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玉龙歌》说:“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指闪挫所致的脊背强痛、腰酸、屈伸不利,均可用人中治疗。这从督脉的分布来说,也是循经远道取穴。督脉与其旁的足太阳、手太阳脉气相通,在治疗头项、腰脊不利时可根据病痛部位辨证选穴,互相配合。如手太阳经的后溪足太阳经的委中等均具有舒筋利脊的作用。项强配取后溪,闪腰配取委中,针时嘱患者多作屈伸转动,能起“伛者立伸,偻者起”的效果。《针灸大成》曾有“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之说。所说“伛”即指急性损腰,能屈不能伸而言。《玉龙赋》所说的“人中、曲池,可治其偻伛”:“人中、委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均同此意。

以上说明,本穴在急症的应用中主要分三个方面,其作用原理则是相通的。因其位于口鼻之间,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阳明经布于面部,督脉上巅、入络脑,旁合于手足太阳,行于脊背之中,故本穴的作用,近则能醒脑开窍,远则能舒筋利脊,大则能升阳通气,总的都离不开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杨继洲列人中为督脉要穴,说:“人病脊膂强痛、癫痫、背心热、狂走鬼邪(精神病)、目痛、大椎骨酸疼,斯乃督脉起于下极,并脊上行风府,下起尾闾,而生是病,可刺督脉人中穴,鼻柱下近孔陷中。针四分,灸亦可,不及针,昏晕及癫狂者甚效。”此说概括了人中的主治要点。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如果觉得《人中穴(水沟)的急救作用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