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神奇的孙式太极“周身无处不重心 周身无处不支点”

神奇的孙式太极“周身无处不重心 周身无处不支点”

时间:2024-01-08 16:13:05

相关推荐

神奇的孙式太极“周身无处不重心 周身无处不支点”

孙禄堂先生在讲解孙氏拳时曾言:“我虽外形丝毫不动,然而周身各处皆可以变化为重心,因我身体重心可随意而变化。”

孙禄堂先生不仅这么讲,而且设计并示范了身体外形不动,但重心能随意而变的一个检验方法,这就是将身体某一侧的肩和足一起贴靠在直立的墙面,同时将身体另一侧,即外侧的脚抬离地面一段时间,这时靠在墙面上身体里侧的肩和足仍贴靠在墙上,则说明开始进入到身体外形不变而重心能随意而变的境地。能完成这个动作,以后才能逐渐达到在身体外形不变时身体各处皆可随意成为重心的境界。

孙禄堂先生并没有把上述这种境界作为拳学的最高境界,而是作为衡量内劲修为是否达到动静合一的一个标准。如果你还达不到这个境地,说明内劲的作用范围还处于窄浅的层面。

但是,有练家却把意思理解错了,他们改为“我周身各处都可以作为支点”。如是,意思大变,当代任何一个优秀的专业体操、杂技或街舞选手都可以通过身体的变化,让自己身体各处作为平衡的支点。这个意思与孙禄堂先生讲的“形不变重心随意而变”的意思完全不搭界。所以说,要重视考据,不要轻易改变前人原话的意思,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解。

周身各处都可以作为支点,这的确也是源自孙氏拳的理论,但其含义有三个层面,而非只有一个。其一是指运动层面,就是指在运动中乃至在倒地的情况下,周身各处都可以作为支点支撑身体各处发挥技击之能,其核心技能是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作为周身骨系对榫的支点。其二是指彼此接触时,相互接触点就是支点,这个支点不是通过力来支撑的支点,而是相互接触时意的支点,周身劲势、气势据此支点包裹对方的中心乃至神意,如巨浪翻卷,又如天网恢恢。其三是指在身形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意轴在身体的重心、形心与意心之间的自如转化。孙剑云老师和支一峰师兄对重心、形心、意心、神心等曾有阐述:重心是实的,在身体内,形心、意心都是虚的,在身体外,形心是当下点,意心是将去点。至于神心,身体练到空化,才能体味,此时意轴能身不变而轴变,我身随时可以化为空,所谓移形换影。神之所照处,皆可为神心,随时可现我身,又称身外有身。至此,则神气浩然,变化虚灵,劲意闪战,开合自如,沛然莫御。以上三者是对周身各处皆可作为支点的浅显解释。

所以,孙氏太极拳有控形制意与控意制形两种用法。控形制意,是以实制虚,打法用在将去处。控意制形,是以虚制实,打法用在当下之时,不得丝毫犹疑。孙氏太极拳不仅是运用身体本身来技击,而且讲究运用体外之势参与技击,体外之势有内外两圈,内圈是我与对手之间相互作用的可控空间,外圈是我可以移动变化的空间。在这内外空间的范围里,作用与变化皆不失浑圆一气之意,故孙氏太极拳对敌有泰山压顶之效,虽未触敌,已令其精神颓败。根由之一就是运用虚空之势所发挥的作用。五心取势为孙氏太极拳独有之研究。

十多年前我介绍五心理论时,知者极少,更不能明其意,包括我本人。如今五心理论已经被其他门派一些有名或无名的拳师所择取,并吸收进他们的拳术理论中,同时作为实践也已不是无门能入了。尽管他们在文字中不提五心理论,但是对比他们拳派在此前后的理论建构,其迹象是可寻的。

作者拳照

如果觉得《神奇的孙式太极“周身无处不重心 周身无处不支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