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类中风的分类诊治【中医总论笔记3】

类中风的分类诊治【中医总论笔记3】

时间:2019-01-03 21:12:37

相关推荐

类中风的分类诊治【中医总论笔记3】

类中风分为七类:1 虚中 ;2 中暑, 3 寒中 ,4 气中 ,5 中恶 ,6 湿中 ,7 食中。

。食中。吃得过饱而引发,治法当用吐法,如炒盐探吐等等。

。湿中。湿气阻塞了经脉,导致筋骨活动不灵活。

湿中又分外中和内中。外中指湿邪从外而来,如长期在水上工作,常着湿衣,经常游泳、泡在水中的人,皆易湿中。湿中严重者,也会手足或半身或全身瘫痪。这类用“羌活除湿汤”治疗。

内中。往往由于喝水等太多,常喝酒,或热病打点滴等,皆易内中湿。由于喝水湿中的,用“白术除湿汤”;由于打点滴湿中的,可用“渗湿汤”。之后,还须要在身体各处进行总清除湿,以免留下后患。这个还有许多利湿除湿之法,需做分门别类,如“导水茯苓汤”。除胃水湿的“胃苓汤”,胃中湿热的“加减正气散”,湿停肌肤的“防己黄芪汤”,等。

外中湿多有表症,但内中湿则不一定有。内中湿大多表现在大便黏腻不畅。

。中恶。所谓中恶,就是染上尸腐菌的各种不适。如清明扫墓时不慎染上等,通常用“苏合香丸”,有时也可以用它装在香袋里配在身上以辟邪。由中恶导致的上吐下泻,可以用“胃苓汤”;因一冷一热导致的上吐下泻,则应该用“藿香正气散”。

。气中。由于生气而导致的肝气上逆,常用“五磨饮子”,“四磨汤”。

。中暑。暑邪伤元气,气大耗,昏扑不识人,脸色苍白,全身冰冷。因被热暑所伤,故胃气上到肺时,即被暑邪耗尽,气不足一下沉至足太阳经(祥参气循环图),足太阳经缺少气,人就昏迷不已。

既然是气耗竭尽,就必须让水能化气,注意这里的操作,不是将病人移动到阴凉处,而是将其置于阳光之下,还要盖上棉被,或者着厚衣,不准将病人放于阴冷的地方,要保持其的体温和热量,让其冰冷的身体温化。然后温热水,最好加大蒜,慢慢地灌下去,让其身发汗,让身体回温。

如果病人昏死过去,则取路边土,围着他的肚脐,然后取人尿淋在上面,注意这尿必须是刚刚下的,温热的尿,因为要温化其身。为什么要人的尿呢?因为人尿是人的下行之气。这样人就可以慢慢苏醒过来了。当病人苏醒后,当用“人参白虎汤”,解除病人的属热;也可以吃西瓜,因为西瓜甘而性大寒(甚至某草本称之为“天生的白虎汤”),也能解暑;(所以夏至之前不应吃西瓜) 之后,用“清暑益气汤”,补足病人元气;如果热邪在经络里,还须要用“清络饮”继续清理病人的暑邪。

伏暑。指夏天中的暑,却不发病,等到秋天或者冬天,受寒凉之气激发,而产生的中暑现象。伏暑的治法与中暑相同。

。寒中。天气寒冷受冻,或者人被冻昏迷了,如登山客常被冻晕的,这就是寒中。寒中发生时,一定要给病人灌烈酒,并且这酒也必须是五谷酿成的,其他如水果酒都无效。这类烈酒能在人体内发出高温,将寒气从内里逼出体外。

还有,冬天不要吃姜母鸭,为什么?因为姜母鸭会打开人的毛孔散发元气,又会让寒邪顺着毛孔长驱直入,而得中寒,所以很危险。

。虚中。就是元气虚,中气不足造成的。可用“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房事虚损者,用“生脉补精汤”。

如果觉得《类中风的分类诊治【中医总论笔记3】》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